包玉刚、SAS毕业生:还要不要读国际化学校?听听00后真心话

教育   教育   2024-10-23 13:39   上海  

随着消费降级,不少家长对于是否还要孩子读国际教育的信心,动摇了。 

曾经,家长们为了给娃上优质国际学校,举家搬迁的故事还历历在目。

而现在,家长圈里的新话题却成了:要不要重新回到国内的系统,走高考道路?也有人开始疑惑,从双语学校到英美大学毕业至少300-400万人民币,这个钱花下去真的值得吗?

作为一个经历了国内公立对口小学、双语学校包玉刚和瑞士海外高中,并且已经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毕业,同时也曾是“爸爸真棒”的实习生(打工仔),我不能说国际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很高,但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这段经历确实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改变(戳👈看我的视频自述)

直到今天,我仍然记得自己听到IB中文老师说:“文学没有标准答案,而是要形成自己富有逻辑性和个性的观点”时,作为从来没有在试卷阅读理解题拿到一半分数,无法“领悟”正确答案的我,内心满是激动和欣喜。

后来,我这个曾经的语文差生,开始尝试写诗、组织诗社活动,后来还在国内最大的专业诗歌类刊物上发表了几首作品。

我也更深刻地记得,瑞士的电话费都还是去邮局交的,每个月都需要去邮局手填一封账单,要是不和当地人问清楚就会收到巨额罚单。

△交电话费填写的单子

这是除了分数和学校之外更多需要学习的东西:与人交流的能力,即时应变的能力,主动争取帮助的能力等等。

直到今天,我也并不认为,这些能力是不值得,或不重要的。

△瑞士高中去教学楼路上可能碰到一群牛

当然,一个人的观点经历总有自己的局限性。这一次,我邀请了两位曾经都是“爸爸真棒”的实习生、既读过国内中学又体验过国际化教育的小伙伴,我们中有毕业于北京公立学校国际部的,也有曾在上海外籍学校读书的,来一起讨论我们在国际化学校的真实(扎心)体验,以及国际化教育的价值

 2024真棒·名校长论坛重磅来袭! 
齐聚平和、光剑、协和、WLSA等名校!
巨变的2025择校季,如何多元选择?
11月2日,欢迎扫码预约👇


对比高考

国际教育最大的区别是“变数”

国际化学校和公立学校,国际升学体系和高考,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除去那些显而易见的模式区别以外,毕业于北京某公立国际部的C同学给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她说国际教育的变数可能会非常大,在各种方面都是。

其中感受最明显的,就是国际教育老师的上限与下限的区别会比传统教师大。

至少在公立学校,最差的老师也会把该教的课纲教完,但是国际教育的老师不是,有些糟糕的老师是根本没有下限的,执教IB多年的“专业教师”到毕业考时连课本内容都没教完是非常有可能的。

△C同学的学校合照
但与此同时,国际教育老师的上限也会比传统教师要高许多。

这其实是和整体的教学体系有关的。高考体系下,就算是文科类项目,也会非常明确的规定课纲的范围(至少就学生体验而言),例如有多少篇目是要背的。

而国际教育相对的灵活许多,甚至教师可以自行选择书目进行教学等等。

这也直接导致了国内高中教师只能在“填鸭”的框架下进行,而国际课程的老师则可以完全跳脱出条件的约束,进行“引导”式的授课。

学生也往往可以获得更多课本外的知识或是人生哲理,这会对他往后的整个人生产生影响。

我自己瑞士高中的IB中文老师是这样对比传统语文课与IB语文课的。

她说最明显的一个差异,可能是在于对于答案的接纳程度。体制内的语文课阅读理解一般会有标准答案;而IB的母语(中文,英语,日语等等的母语课都是)课程则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文学批评能力。老师不提供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读、探究、交流和反思,逐渐生成自己的个性化观点。

也就是说,尽管老师可能不认可你的观点,只要学生要是能有一套完整的、富有逻辑性的回答,他依旧可以拿到高分。

△C同学在学校做的支持LGBT的活动
同时,这种变数还存在于教师的流动性以及课程的不确定性。

一般而公立学校的老师很少会跳槽与离职,但是国际学校三年换三个物理老师也很正常。

在充满“变数”的国际化学校里,J同学说,自己提升了自我管理能力。当老师不会事无巨细来关照你,关心你。甚至,考个60分他们依旧也会跟你说声“Good Job”。所以很多事情是需要自己把控,安排自己的课表,控制自己的进度等等。

C同学怎说自己的“多线程工作的能力增强了”。在公立初中时,她唯一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是学习,或者说是如何把成绩变得更好。但是国际教育的区别就很大,由于美国大学非常看重课外活动,所以她必须在学习不落下的情况下还要同时顾及到各种各样的活动。


国际教育与传统高中之间真有巨大差异?

但如果,光从学术而言,国际高中与传统公立中学真的有那么大的差异吗?

其实也未必,这依旧是因学校而异的。

同样的国际高中,有和公立高中很像的,也有完全偏向于西式的。

就以J同学所就读的上海美国学校为例,她觉得这所坐落于上海的高中与她在美国上的中学模式都是差不多的,社团也好,制度也好……只不过中国人的面孔多了一些。

△J同学在上海操场上通宵露营,戳图片进入小程序看J同学的视频自述。

而C同学所上的某公立国际部就比较类似于是“披着国际教育皮”的体制内学校了。

她说甚至把自己丢去高考她也能习惯过来,因为他们每天早上也有升旗,课间也要做眼保健操。最有争议点的,还是学校会把考试排名整个贴出来,甚至在托福或者SAT考高分的同学的具体分数也会一并挂在荣誉榜上。

尽管这两个学校看起来是东柏林和西柏林的区别,不过我们都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国内的学校(不论是本地学校,外籍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国际部),一般都要比国外的鸡血许多。

无论是J同学还是C同学,他们学校的家长都非常重视成绩与升学。C说虽然自己的家长对升学啥的没什么期待,她感觉自己的同学们都很鸡血,家长也很愿意砸钱砸时间去给他们报课外班。

甚至这种鸡血也并不是只存在于亚洲人之间,像J同学年级第一第二的就都是美国白人。

同时,大学的排名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甚至有时候会有一种你大学排名越好,你的地位就越高的感觉。

不过这确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亚洲人对于教育的重视是根深蒂固的。

就这点看来,国内的国际学校,与本地公立学校也差不了多少。

不过,在国外的国际学校可能区别就会大不少了。

对于外国人来说,似乎他们更加看重理念与专业,或者说他们没有这么“强求”。

比如在我的高中,他们的择校原则并非排名或是未来薪水,而是更趋向于自己真正热爱的项目。

即使他们知道金融业能赚很多钱,但是他们若是不喜欢也不会去学,甚至明明与更好的大学,他们也有可能会因为专业不合或者学费问题而放弃。

我年级里成绩最好的是一个英国女生,以她的成绩完全可以去考牛剑,但是,她却选择了一个荷兰的大学,只因为英国学费太贵。

因此,就和看孩子是否适合国内教育一样,国际教育也是可以细分成很多种的,比如非常鸡血的新加坡模式,注重运动的美国模式,讲求礼仪和素养的瑞士模式,还是提前就让你考虑好未来方向的英国模式等等。

如果这个孩子天性就很活泼好动,热爱各类运动,那么去美国是再适合不过了;但是如果本来就是相对安静守规矩的人,去日本可能也是不错的选择。 

出国的选择有很多,如果不看实际情况直接扔出去,这不就变成了另一种过独木桥式的外国版的高考了?

△J同学在美国的运动会

有什么是国际教育特有的体验?

那么,除去学术、学校地理位置等因素,还有什么是国际学校里特有的体验呢?

我和J同学比较有共识的一点,就是体会到了与老师的亲近感,或者说有做“人”的感觉。

在学校里,老师与学生并没有太多不可逾越的“阶级”差异,老师也是人,学生也是人,大家都有平等相处的权利,他并不会因为自己是老师而摆架子。只要你愿意,课后也可以和老师一起约咖啡聊一聊。

△在阿姆斯特丹上大学时拍摄的风景

其实这种思维是与欧美人在社会上的相处模式是相通的。

我亲身体验过最夸张的例子是我曾经因为一些原因去联系过一间国际大拍卖行的chairwoman(约等于副总),我非常毕恭毕敬的发邮件去,生怕写错一个字引起对方不悦。

不过对方的回信却根本没有把我当一个小30岁的小辈,也一点领导架子都没有,非常和蔼可亲,甚至不希望我叫她“xx小姐”,而是叫她的名字。

除开与老师的相处,还有一点特别之处大概是“早恋”了。

十五六岁的男孩女孩,被互相吸引,然后谈一段青涩的恋爱,这本是十分浪漫的事,但是在中国却被家长和老师妖魔化了,甚至直接将其与成绩下滑挂钩。成绩一差第一反应就是问孩子:“你是不是恋爱了?

但在国际学校里,恋爱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我和J同学的高中每年都还会评选最佳cp,我毕业那年甚至是两个男生得的奖。

我认为这其实也是学习与他人相处的过程,和自己男、女朋友都不能好好交流,还怎么和同事,老板交流?或者说年纪小的时候搞不清楚状况,结婚以后才发现问题然后再后悔?

学会如何与别人正常相处,大概才是国际教育中最特别的经历。

瑞士高中宿舍外雪景

教育,并非明显可以看到回报率的投资

其实,教育并不是一种可以明确看到回报率的投资,不论是国际教育还是体制内教育。

海归们的工资不一定高,国内优秀的应届生工资也不一定低。当然,去海外读书用的钱一定比留在国内多。

除去金钱是真实花掉了以外,在海外的体验也一定是真实的。只要不是每天窝在宿舍里吃快餐打游戏,那么他一定是能学到许多东西的。

尽管我们不知道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可会用上,但是可以相信它一定是有用武之地的,这世界上没有什么努力是完全白费的,他总会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发挥作用。

或者我们可以换个方向去考虑这个问题。

中国房价很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家长要帮儿子准备一个婚房似乎也变成一个社会常态。所以说,如果把这套房子的钱,变成体验国际教育几年的学费,是不是就很好理解这个问题了?

出国留学了,房子就要靠孩子自己努力了。不论是他自己赚钱,还是租房,甚至去海外工作,都是他自己的选择。

事实上,哪有外国家长还负责自己孩子的婚房的呢?

现在中国的70后,哪个又不是靠自己打拼赚钱买房子的呢?

看似冒险,但是未来的选择却更多了。如果相信他的能力,何不让他自己试一试呢?

「 写在后面的话 」

其实,我们还讨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如果我们也有孩子,该怎么选择?”

可以说在这方面,我们三个人的意见分歧是最大的。

在经过一番反思以后,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改成:“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孩子的教育改怎么选择?”

诚然,想要获得国际教育,尤其是大学去美国的话,这简直是在烧钱。我曾经觉得40多万人民币一年的瑞士高中很贵,结果听完部分美高的学费以后,发现我的高中也不算非常贵了。


J和C的观点是如果孩子适合、或者说更喜欢国内教育模式的话,读公立学校再高考也无妨;我的想法是如果我的经济条件也负担得起,那我一定就会尽力把孩子9、10年级就送出去。

我认为一个人十五、十六岁的时候是构建世界观最好的年纪,再长大有些事情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产生改观了。

至少对于我来说,我觉得自己小时候真的像个傻瓜一样也不为过,但是去到瑞士的几年真的让我成长许多,从一个小孩变成了一个拥有国际视野的年轻人。


本期福利

想要了解某所学校真实就读体验,我们特别组建了【2024·真棒择校群】,群内将实时更新最新考试安排、就读体验、插班信息等,有兴趣的家长,请添加小助手并回复【择校】入群。



找资源、听讲座和更多牛娃故事
👇关注“爸爸真棒”探索更多👇

点赞&在看,及时收到推送哦

爸爸真棒
K12原创教育资讯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