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选后,我朋友圈里的一位KOL妈妈发了以下一段话👇
恰好,本文主人公Kenneth,26岁,经历了四种教育模式,分别是:
中国大陆(体制内高中)
中国香港和英国(港中大+UCL本科)
美国(哈佛硕士)
他在这四段不同的经历中,每一段经历他都获得了非常不一样的东西,其中有郁闷,有挣扎,也有开心和感激。
比如在体制内高中,是“无论如何,成绩第一”,每个学生都在通往高考的这条赛道上拼命奔跑,但他表示并不因为读了体制内高中而感到遗憾;
还比如香港的好处是吸收英美教育的精髓,在香港读本科的学生适应英国和美国大学都会更容易,劣势就是生活节奏快,大家普遍比较急躁,工作时间也比较长;
以及在他看来,英式教育在学术上非常精深,“就同一个专业来说,我相信剑桥肯定比哈佛学得要多,要深,要更凝练。”
但他最爱的却还是美国高校哈佛大学……
于是,我想将他的故事写出来,这对于我们“为孩子选择出国方向、目的地,比较各个教育体系的不同”等大有裨益。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经由他看见,一个人,是如何“从孩子变为成年人”的心智成熟和发展历程。
Kenneth有两个面:
一面是,他有超高智商,高考分数是当年全省顶尖,本科在UCL获得年级最高分并因此申请到了哈佛,他也是门萨俱乐部成员,哈佛数据科学硕士。
另一面,他说自己在18-25岁之间,是“重建底层”的7年,因为父母关系的原因,他认为自己是在“有些年缺失母爱,有些年缺失父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因此,大学这几年,也是一个他寻找「如何从一个学生和孩子,成为一个“男人”」的发展之路。
*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以下将采用Kenneth第一人称叙述。
高考失利,他给自己设计了一条世界名校求学路
我于2017年在江苏省某著名体制内高中参加高考。至于为何赴港读书,说来也比较俗套,因为我高考前失恋了,于是我考砸了,虽然分数依然是省理科靠前。但是按照我平日正常成绩,我应该是除了清北随便可以选的。
因为考试失利,我索性给自己设计了一条路,香港——英国——哈佛。我一定要去哈佛,因为我小时候看过一本关于“一个男孩去哈佛上学”的书,里面对哈佛大学有一些描述,这让我非常向往。
要说我的求学之路,对我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哈佛大学。
在哈佛时,我有一次去听一个关于technology philosophy(科技哲学) 的演讲,教授提到一个观点就是:
这使我灵魂受到冲击:原来我应该去做这件事呀!简而言之,哈佛对我来说,他帮助我找到了“什么是我真正感兴趣的,什么是值得去做的,以及在此基础上我人生的使命应当如何”,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我也因此慢慢确立了我的人生方向,投身到教育业是一个开始,也是其中一环。人家说,哈佛培养的是改变世界的人,确实是这样。
还有一件小事。一位关系很好的同学,在临近毕业时,获得了一个非常好的工作机会。我得知这件事后为他高兴。这是一种奇特的感受,因为之前很少有。在我为他高兴的那一刻,我意识到,在读哈佛之前漫长的20多年人生中,我一直觉得要竞争,要比别人强,最好比所有人都强。我觉得,竞争没有什么不好的,比别人强没有什么不好的,就是应该的。
然而到了哈佛之后,我体验到了重要的一点:
说到香港,英国和美国给我带来的不同,我先说说英国。
伦敦的都市范儿,繁华现代,使我这个从香港+大陆过去的年轻人大开眼界。在学术上,我觉得英式教育在学术上非常精深,教学体系也非常完善、全面和扎实。
我在UCL读完了三年本科,我觉得以我这三年的必修课的总量和扎实程度来看,我认为,就同一个专业来说,我相信剑桥肯定比哈佛学得要多,要深,要更凝练。
同时,英国的学校对于学生的关怀和支持比较少,很多需要你自己具有钻研能力。学校每节课的内容都丰富繁多,所以,上课你要集中精力地去听,下课后你又非常努力地去回顾、理解和巩固。
总而言之,英国这3年本科我学得好辛苦,因为学校的课后支持包括导师辅导非常少。多数时候要靠自己。
■ 在英国UCL毕业的Kenneth
还有一点就是,当你想转专业的时候,学校是比较严格的,它觉得你必须要在这个专业深耕,学到你应该有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学校不倾向于让学生随便转专业,即使是关联专业,学校的支持度也不高。
所以在英式的教育体系里面,我获得了两点:
相比之下,美式的教育就温柔多了。
比如,我一直觉得美国本科的孩子有一种“不识人间疾苦”的感觉,完全没有被受虐过。因为美国的大学给学生提供的资源太丰富了,各式各样,对学生可以说是极尽宠爱。你需要什么都有,你不需要的我也有。简单而言,我认为美国的大学对于迷茫,或者有很多探索热情,但是还不清晰目前想干什么的年轻人,包容度更高,支持力度更大。
■ 在美国的Kenneth
我记得有个漫画对比,一个是,考拉的妈妈亲切地抱着考拉,温柔地抚摸着他的脑袋,说,I will protect you until you're ready(我会保护你,直到你可以了)。另一个漫画是一个熊妈妈,她看到小熊差不多长大了,就一脚把他踢下山去,走吧你!
这两个漫画我觉得分别对应了美式和英式大学的区别。英式的教育我觉得适合也比较擅长的是,那种比较沉稳,自制力强,情绪稳定的好孩子。因此,我自己的总结是--
培养的是“清冷贵公子”。
培养的是,就像在加州海滩上穿着随意但是充满自信,被爱和宽容包裹的“阳光大男孩”。
我个人认为:就个人长远发展来看,美本质量最高。
再说说香港,香港的大学最近在大量扩招,就我自己的感受而言,香港有几个特点:
香港有两个可能不太好的,就是--
综上,我觉得如果有人想要去香港读本科,我觉得目前还是非常值得的。我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大二时申请了转学至英国UCL继续读本科,香港的求学经历为我顺利衔接和适应UCL的入学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觉得出国留学当然是值得的,因为你可以获得以下三个重要的东西:
很多不同的想法、价值观、肤色种族、宗教思想体系等都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大家是平等的。
因为你眼界打开之后,你会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有它珍贵的一面,所以,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精英,甚至我一般也不会谈我是哈佛的,更加不会说,因此我就怎么样怎么样。我认为我自己是一个世界公民,无论对方是谁,我都能够跟其建立沟通、对话、交流、合作。
比如说,我具有世界各地的银行账户,可以进行全球投资。同时,我在不同方面可以得到很多国家的顶级教授或者是同学/朋友的资源支持。
■ 在英国的Kenneth
有意思的是,我在当初选大学专业的时候,我首先确定了我不要学文科,然后是法律、医学、工程、物理,No, 都不要学。我觉得学文科没有什么意思,语文无非是语法、结构、写作,哎哟,没什么意思。
但是我真的没有想到,在哈佛,也是我25岁时,一个哲学演讲帮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以及,如何在这个方向上,让自己与整个社会的价值、人类福祉的提升产生关联。
所以,我才逐渐意识到,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等,都是我们人格的奠基,都是体现或者引领人类社会运行和前进的重要学科和领域。以前我没有意识到。
在我读的体制内高中,一切可以总结为八个字:无论如何,成绩第一。学校是完全以高考为导向的。但是我并不因为自己读了体系内高中而遗憾,也正因为这样,我更加感激我后来接受的海外教育,它们为我的人生和成长,弥补和添加了一些东西。
时至今日,我已经从大学毕业并开始创业,回顾这几年的光阴,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从不同角度为我提供了他们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关怀。
我经历过失恋、学业压力大、文化和社交适应,以及,我在很多时候期待父亲或者母亲能够在我身边给予支持但求之不得,因此我很痛苦,等等,即使我经历了这些,但是此刻回忆往昔,仍然发现,我母亲给了我极大的爱和安全感,我的父亲在供我寻找自己的求学和发展之路上给了我充足的金钱支持,即使他现在并不支持我创业,认为我“应该找个正经的班儿上着”......然而这一切都塑造了我,即使人生磕磕绊绊,我也在“寻找自己,成为自己,成就自己”的路上顺畅地狂奔。
「 写在后面的话 」
以上是26岁Kenneth的故事。
有一本书叫《天才如何养成:耶鲁大学广受欢迎的成长课》,作者克雷格•赖特(Craig Wrigh)教授研究了古今那些智商超群并且为人类做出非凡贡献的人,他发现并在书中列举了这些相同之处。
在书中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他说,即使是妈妈们知道要跟孩子说「孩子,尽你所能地去尝试吧,去探索吧,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妈妈没有任何想法、建议和价值观灌输,你只需要去做你想做的事,任何事都可以」这些,孩子才更容易成功,那我相信也没有多少个妈妈会这样对孩子说的,对吧?
这段话让我印象很深,我分享在这里,主要是想通过本人主人公Kenneth的故事,加上克雷格•赖特教授的话,去想明白两个问题。
所以,此刻,我想我们还是回归到「将孩子作为一个“人”来看待」,相信他将来会找到自己的方向,相信孩子会像年轻时候的我们一样,动用所有资源,发挥自己的意志力,去成长,去发展成一个更好的人。
本期福利
添加小助手,领取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奥地利等国多元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