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威胁。肾移植术后的患者因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免疫力低下,他们相比于普通人群更为易感、感染后重症风险也相对更大。因此,肾移植术后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非常重要。由于该群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特殊性,他们在疫苗接种过程中也与普通人群存在一定的区别,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疫苗接种。今天,重医附二院泌尿肾病中心将根据目前已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数据,结合本中心的临床经验,对肾移植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接种进行指引。
实体器官移植(solid organ transplant,SOT)患者是罹患新型冠
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高危人群。几项大型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SOT受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住院率在4%~78%,住院受者的机械通气率或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率为18%~31%,病死率为15%~25%。此外,有研究发现,肾移植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移植肾功能也会明显下降,严重者可导致移植肾失功。而在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后,移植患者的新冠病毒感染率、重症率和死亡率均可明显下降。因此,对于没有明显接种禁忌的器官移植患者,均应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目前,WHO认证可紧急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类型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将新冠病毒灭活,使其失去感染力但保留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刺激作用)、mRNA疫苗(将含有编码抗原蛋白的mRNA导入宿主,从而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mRNA本身不携带病毒成分)、腺病毒载体疫苗(借助腺病毒将编码抗原蛋白的基因导入人体并生成抗原蛋白,激活宿主免疫系统)和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合成具有特征性的、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蛋白结构)4种类型。
有研究表明,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用于肾移植患者的免疫效果弱于mRNA疫苗。虽然目前尚无包括肾移植患者在内的免疫功能受损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但根据既往同类型疫苗的安全性特点,推荐免疫功能受损人群接种灭活疫苗、mRNA疫苗或重组亚单位疫苗。
接种疫苗后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等局部症状及头痛、疲劳、肌痛、发热、腹泻和呕吐等全身症状。国内外多个中心的研究数据表明,肾移植患者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安全的,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主要以疲惫、接种部位疼痛为主,且症状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普通人群无显著差异。疫苗接种不会增加短期内排斥反应发生的风险。
对于术前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肾移植患者,一般建议术后3个月开始接种。但如果新冠病毒感染流行严重,可考虑在肾移植术后至少6周开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于近期使用过T细胞清除剂(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或阿仑单抗)或B细胞清除剂(利妥昔单抗)等免疫抑制药物的受者应相应延长至少3个月再行接种。如果肾移植患者在术前接种过第1剂新冠病毒疫苗,第2剂疫苗可以推迟到术后6周,以尽量减少术后早期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对疫苗免疫应答的不良影响。为获得足够的免疫应答,应至少在移植前2周接种疫苗。
肾移植患者在以下特定情况下建议推迟疫苗接种:(1)近期出现感染或者发热,应在病情稳定后接种;(2)因排斥反应接受治疗的肾移植患者,应在治疗后推迟至少1个月再接种;(3)近期服用B细胞或T细胞清除剂、或高剂量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患者,应在治疗后3~6个月再接种。
肾移植患者对新冠疫苗的应答水平低于正常人群,因此应适当增加疫苗接种次数,增强疫苗的保护效力。多项研究表明,肾移植患者在接种疫苗后对新冠病毒的免疫防御力显著低于接种同剂量疫苗的普通人群。正常人群中,在接种了2剂灭活疫苗6个月后,其体内的中和抗体水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在接种第3剂灭活疫苗后这些抗体水平则会出现迅速的升高。同样,对于初始应答反应较低的移植患者,第3剂灭活疫苗也能显著提升患者体内的中和抗体水平。因此,应适当增加疫苗接种次数来提高疫苗在肾移植患者中的保护效力。
问题1、是否建议计划进行肾移植手术的等待者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推荐意见:对于计划进行肾移植手术的等待者,应尽可能在肾移植手术前至少2周完成新冠病毒疫苗的全程接种。
问题2、活体(亲属)肾移植的供者是否建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否能接受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的供者肾脏?
推荐意见:肾移植的供者在接种疫苗后的任何时间段均可捐献器官,并且健康供者不应被排除在接种疫苗的范围之外。
资料来源:泌尿肾病中心
文字编辑:饶正胜
图文排版:何前辉 王明媛
审核:张克勤 刘玲 谭春燕
微信号|cyfey-mnsbzx
联系电话|62887643 62887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