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工作的全面开展,距离中国空间站正式投入使用又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新中国成立至今,7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老一辈科学家们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
中国航天界有这样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任新民、黄纬禄、屠守锷、梁守槃、钱学森等,这些著名科学家现在已经都不在了,日前我国航天领域又一领军人物闵桂荣院士也离开了我们。
悲痛之余,是他们留给后来人的珍贵精神,这是我们这些后人必须继承和发扬的。
近些年里,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载人航天、探测月球的"嫦娥工程"、探测火星 的"天问系列",都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我们如今取得了这些巨大的成就,更是离不开那些老一辈科学家的贡献。每一个中华儿女在庆祝祖国航天事业取得重大进步之余,更应该时刻铭记这些先驱者们的伟大事迹。
这些航天事业的先驱者中,钱学森无疑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他早年的归国经历就有着许多曲折的经历。
建国初期,世人都说钱学森能抵5个师,当时在美国工作的钱学森是为什么会被送回国呢,新中国给美国开出来怎样的筹码,让美国放他回来的呢?
1949年10月1日,一只沉睡的雄狮,苏醒在了世界的东方,这就是新中国的诞生,这个消息也第一时间传遍了全世界。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无不欢欣鼓舞,当时不到40岁的钱学森,正在美国任教,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祖国。
由于当时美国政府,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对其国内的华裔专家,有了很大的防范,所以此时的钱学森,想独立带着家人回国是不被允许的。
于是钱学森想到了自己的多年老友,现任美国海军次长的丹尼金布尔。
不久之后,钱学森带着家人,从加州的学校赶到华盛顿寻求丹尼金布尔的帮助。
而金布尔对钱学森除了有着深厚情谊之外,也对他在空气动力学上的造诣非常了解。因此,无论是从情感上,还为了美国的利益,金布尔都不愿意看到钱学森离开美国。
钱学森
于是,金布尔开始劝阻钱学森,承诺只要钱学森留在美国,可以帮助他获得更好的科研资源,更佳的职位,更多的报酬。甚至可以给钱学森的夫人蒋英女士在政府部门安排职务。
然而,无论这位老友如何劝说,钱学森都不为所动。钱学森知道,新中国刚刚成立,现在正是他这样的海外学子,回国施展才华,建设祖国的时候,他不能把这一生所学蹉跎在异域他乡。
为了让钱学森留在美国,金布尔甚至数次游说钱学森的夫人蒋英女士,试图通过夫人的影响,来让钱学森改变主意。
经过数次努力之后,金布尔发现他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因此,面对回国意志如此坚定的老友,丹尼金布尔在友谊和国家利益之间,做出了选择。
"宁可死,也不能让他走,钱学森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
没错,这句著名的话便出自丹尼金布尔之口。
金布尔选择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放弃了友谊,并且从此之后,他成了阻挠钱学森归国的"急先锋"。这句针对钱学森后来震惊世人的话语,便是他到美国移民局,对那里的官员说的。
也正因如此,美国政府开始关注钱学森一家。很快,移民局的人就来到钱学森家中,然后抄了他的家。并且在那之后的几年里,处处刁难,甚至将他们一家软禁到了太平洋上的一个荒凉岛屿,特米那岛上。
经常有人说,美国是一个崇尚民主自由的国家,但是从他们对待钱学森一家的行为上看,美国的所谓民主自由,都是胡扯的谎言。
在特米那岛上,钱学森和家人受到了囚徒一般的待遇。每天都有美国中情局的人在外面监视,不能随意走出家门,不可以和外界联系,接打电话也会受到监听。
事实上,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开始的时候钱学森一家在美国受到的这种"待遇",是非常隐秘的,世人并不知道,国内更加无从知晓。
只是当时作为以"自由国度"的美国,做事过于肆无忌惮了。他们除了对钱学森进行野蛮的迫害之外,好多中国留美的的学者、专家都受到过这样的"特殊对待"。
看到美国政府的这种行为,一些有良知的人,便把他们这些行为传播了出来。后来我们的政府也得到了这样的消息。当时的主席也非常重视,并且要求周总理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快将钱学森等人安全地接回祖国。
为此,我国的外交部多次与美国交涉,想要用正常的渠道,将钱学森等人接回国内。但是"自由"的美国,对我国的交涉和敦促视若无睹。
当然,被软禁的钱学森实际上,对当时中国政府的这些行动也是一无所知的,他并不知道周总理为了想要救他出来,回到祖国的怀抱,也已经是心急如焚了。
1954年初,钱学森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熟人的照片。
陈叔通作为新中国官员的身份,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照片,被刊登到了报纸上。
钱学森的父亲与陈叔通是好友。
早年的钱学森与这位陈叔通叔叔关系是非常亲近的。
在报纸上见到故人,而且故人还在故国的城头,自己却在大洋彼岸,受人监视。
想到这里钱学森心中五味杂陈,对美国人的蛮横更是愤懑不已。
很快,钱学森眼前却是一亮,他可以通过给这位故人写信,让中国政府想办法来接他回国。
由于受到美国特工的监视,信件不能从自己家的邮箱寄出,那些中情局的人一定会拆开看的。于是只好让夫人蒋英在外出购买生活用品的时候,将信件投入一家黑人超市的信箱里。
而且美国的邮政系统,无法把信件直接邮寄到中国,所以钱学森只能将收信地址写到了比利时友人的家中。再让比利时的朋友把信件辗转送到中国,交到陈叔通的手中。
右1(陈叔通)
最后,这封信,跨过太平洋、大西洋,从北美洲到欧洲,经过大半个地球的旅程,一路辗转的终于到了北京。
两个月后,当陈叔通看到这封署名钱学森的信笺,拆开信笺才知道,原来这位故友之子正在被美国人软禁,写信给他是想让他帮忙,请求祖国伸出援手,接他回国。
急切之下,78岁的陈叔通老人,毫无迟疑地连夜找到了周总理,并把信件交给了总理。陈叔通清楚地知道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是新中国最为需要的栋梁之才,而总理这些天也是急着想办法,如何将钱学森等人顺利接回国呢。
1954年,朝鲜战争刚刚结束不久,此时正是日内瓦会议召开之际。
在会议上,周总理拿出了钱学森的"求救信",向在场的与会国家、记者公布了这件事。
这样一来,作为世界的"道德楷模"、"自由的象征",美国人再这样软禁钱学森等人,就是"自扇耳光"了。
于是,美国的外交官,开始就这个事情与我国的外交官进行正式的交涉了,而不再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当时,因为是朝鲜战争刚刚结束,有15位美国飞行员被中国俘虏。于是中美双方,在非常友好的氛围中,达成了共识。
钱学森及其家人,由美国负责送回中国。而中国将分两批释放美国的飞行员战俘,第一批4人,第二批在钱学森回国之后释放。
可是这和之前金布尔说的"钱学森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好像有点不太匹配,毕竟5个师从人数来看,就是15个飞行员几百倍了。
美国为什么会答应这样的条件呢?
其实理由很简单,归根结底,就是在朝鲜战场上,我们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出了威名,让美国尝到了被"胖揍"的滋味。
抗美援朝,是中国建国后参与第一场大规模战争,这场战争以中朝两国军队大胜,击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联军为结果,彻底的用实力震慑了对方。
所谓"弱国无外交",有了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美国人自然更愿意坐下来跟我们谈判了。
另外,这15名飞行员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在当时他们掌握着美国空军的许多机密,美国也害怕中国通过这些俘虏之口了解到美国的军事机密。
当然,美国向世人展示出来的理由是截然不同的,而是如下两点:
一是这些美国空军飞行员,需要回到自己的家中与家人团聚,毕竟美国是一个"人性化、自由、民主"的国度;
二是中国人思想落后,就是把钱学森这样的学者送回去,也发挥不出多大的作用,所以美国可以大度地把他们送回中国,不过美国保留一旦这些人在中国受到不好的对待,向中国要求对这些人进行援助的权利。
钱学森于1955年10月回到了祖国,这对于钱学森一家来说,在经过这么多磨难之后,可以说是终于梦想成真了。
对于中国来说,钱学森的归来,则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中国在钱学森等人带领之下,在不到20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而且,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如今中国制造的卫星、航天器、月球和火星探测器等等先进的航天技术,无不站在世界的前列。
而中国航天人,通过几十年来,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终于让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认识到,中国不再是那个落后的农业大国了,昔日的"吴下阿蒙"已经成长为了他们需要仰止的巨人了。
如果那位美军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知道,钱学森回到中国能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那他一定会后悔,显然,一个钱学森在中国所发挥的作用可不仅仅是5个师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