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冷知识。
大家伙可能都听过教员的一首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的全文是这样的: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大家猜一猜,这首诗写完的时候“渡江战役”结束了么?
百万雄师跨过大江了么?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正式开始,而一直到1949年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渡江战役才算真正结束。
而教员写下这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在1949年4月23日,这刚刚是渡江战役的第三天,估计百万雄师,也就三分之一渡过了长江。
渡江战役进行的如此之快,其实是出乎国内外各方面判断的。
首先是兵力上:
从1949年4月,国民党军在宜昌至上海间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上,共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人的兵力。同时,以海军海防第2舰队和江防舰队一部计有军舰26艘、炮艇56艘分驻安庆、芜湖、镇江、上海等地的长江江面,江防舰队主力计舰艇40余艘分驻宜昌、汉口、九江等地江面,沿江巡弋;空军4个大队计飞机300余架分置于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支援陆军作战。此外,美、英等国也各有军舰停泊于上海吴淞口外海面,威胁或伺机阻挠人民解放军渡江。
其次是时间和地理上:
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江,自西向东横贯大陆中部,历来被兵家视为天堑。下游江面宽达2至10余公里,水位在每年4、5月间开始上涨,特别是5月汛期,不仅水位猛涨,而且风大浪高,影响航渡。沿江广阔地域为水网稻田地,河流湖泊较多,不利于大兵团行动。
但是即便如此,在系统研究,精心准备,周密安排,充分发动下,在有突发国外势力干涉的情况下(紫石英号),渡江战役还是以势如破竹的态势取得了胜利。
而这场战役的“快速”胜利,不仅仅奠定了解放全国的基础,更是极大的聚拢了民心,提振了信心,也极大的震慑了海外的干涉势力。
其实,任何一场战役(或者战争),最后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是整个战役的节奏,其实也很重要。
在电影《大决战》里有一段教员的台词说的很好:
“我讲过,抗日战争快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现在看来,这个话没有错,照一般规律,总兵力和装备不超过对方,绝不可进入战略决战,也不尽然,解放战争两年多,我们滚大了,我们打精了,我们积累了有利决战的条件。好比凹凸镜,向着炎炎烈日,百倍千倍的光度聚合到一点上,白热化了、冒烟了,不能不燃烧了!”
“所谓战略决战,简单说就是赌国家的命运,赌军队的命运,这个赌字很不好听,可又找不到一个更恰切的字代替它,就是这么一回事,啪的一下押上去了。正是因为如此,事情临到了面前,又禁不住心扑扑地跳,哪有这个道理,心慌地什么呢?”
“我们不怕燃烧,我们不怕白热化,我们不怕烫着这里,烫着那里。我们的手,不能发抖啊!”
解放战争拖不得,必须尽快解决,目的就是抓住窗口期(柏林危机),迅速解决问题,防止帝国主义势力干涉。
这里的帝国主义势力,除了美国,实际上也包括苏联。当时苏联事实上也是并不希望中国统一的,建议国共双方划江而治。至于原因,毕竟中国太大了,潜力太强,一个分裂的中国,更适合被外部势力掌握。
比如渡江战役,如果像俄乌那样,打个两三年,还分不出个胜负,弄不出个所以然。从“战略决战”变成了“持久战”,那么一切的外部环境都会随着战争的持续发生巨大的变化。
而错过了“战略机遇期”,即便最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那么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也是五倍,十倍于速战速决的。
从2022年3月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开始,几乎所有人都感觉日子难过了,而随着周期越来越长,大家的体感可能越“寒冷”,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问“为什么不逆周期调节?”
但是,调节也需要“时间窗口”,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具体参见《国庆后的市场会如何走?》)而终于在今年9月,美国进入了降息周期,又赶上美国总统大选的博弈关键时刻。
而,中国金融的“渡江战役”,也轰轰烈烈的开启了……
听党话,跟党走学习时间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干字当头、众志成城,充分激发全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