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 一锅浓郁鲜美的菌菇汤
别提让人有多满足
眼下正是菌菇采收上市的季节
走进滁州来安县三城镇菌菇种植基地
一排排菌菇棒整齐地排列着
菌棒上冒出了一朵朵深褐色的“小伞”
在电力喷灌设备的浇注下
小菌菇们正铆足着劲儿生长
阵阵清香从远处就能闻到
“电力喷灌设备一定要加强安全检查,开关插座要安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在来安县三城镇菌菇种植基地,国网来安县供电公司皖美共产党员服务队一边对基地用电线路设备进行检查,一边向负责人讲解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近年来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
来安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其中小蘑菇产业逐渐崭露头角
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蘑菇种植不仅充分利用了农业废弃物
减少了环境污染
还带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乡村振兴 电力先行
为了满足菌菇产业发展的用电需求
来安公司对菌菇种植基地进行线路改造
新建10千伏线路0.4千米
400伏线路1.2千米
新增40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
电网改造后
菌菇种植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种植基地全面实施了电气化改造
在基地内建起了配套标准制种室
消毒灭菌设备 储藏冷库 恒温发酵大棚
安装了高压水泵 电子喷淋系统等设施
实现了规模化 标准化和智能化
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
菌菇的产量和品质大大提升
基地还利用电商平台和冷链物流
将菌菇销往全国各地
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 提高产品附加值
“电气化种植就是方便,只要轻轻按下启动开关,水就均匀喷洒在菌棒上了,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经常来我们这里帮忙检查用电情况,遇到抢修的情况,他们比我们还着急,真是当自己家的事儿在干,用电服务可贴心了。”种植基地负责人陈吉连说。
冬日里的青菜吃来总是格外香甜
淮北市相山区杨海珍家庭农场
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内
绿油油的生菜 上海青 菊花心长势喜人
国网淮北供电公司皖美共产党员服务队
正在协助农场负责人王建
检查大棚用电线路和取暖设施
并指导种植户如何科学用电 节约用电
确保大棚冬季用电正常
杨海珍家庭农场成立于2019年4月
占地160亩地 共有130多个大棚
种植有生菜 芹菜 茼蒿等10多种蔬菜
农场内有喷灌机 智慧水肥机
暖风机 放风机等各种机械
全电自动化设备一应俱全
农场入口处的一块大屏上
温度 湿度 光照等数据一一呈现
农场各个角落都设有传感器
它们将各类数据及时传送到
农场智慧农业物联网云平台上
通过手机即可查看农场的蔬菜生长情况
“我这161亩农场,如果不采用全电自动化设备,根本忙不过来。”王建说。有了智慧化平台后,只要在手机上一点,就能实时掌握每个大棚的情况。
在杨海珍家庭农场
党员服务队队员刘道云和周磊
逐一检查了大棚的灌溉 取暖设备情况
“您这个喷灌遥控器不能放在地上,还有这个接头用绝缘胶带包裹一下,否则,下雨容易造成漏电。以后再有用电问题,就直接打我电话。”刘道云一边检查一边对王建说。
随着气温逐渐走低
蔬菜大棚种植户的保温用电需求增多
国网淮北供电公司
围绕客户差异化和个性化用电实际
制定电力保障和风险防控措施
精准适应客户需求
淮北公司用好“线上+线下”模式
积极开展“微信群+上门服务”
采取分片包区方式发放“用电服务联系卡”
公开服务电话和服务承诺
及时为蔬菜大棚种植户提供“点对点”服务
以优质电能助力“菜篮子”发展
全力确保冬季蔬菜高产稳产
初冬暖阳下
安庆市岳西县温泉镇解放村
蔬菜产业园基地迎来了丰收的喜悦
大棚内 农户们利用晴好天气忙着采摘
身穿红马甲的国网岳西县供电公司
皖美共产党员服务队细心检查着
大棚内各项用电设备和线路的运行情况
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今年5月份以来
岳西县在温泉镇解放村投资5200万元
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
打造集产业研学 科普 旅游
种植 分拣加工为一体的
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园
魏国华是温泉镇解放村的村民
自从产业园开始试种以来
她就在蔬菜大棚里上班
“供电公司的同志经常过来给我们帮忙勘察设备,还给我们普及用电小知识,有了他们,咱这蔬菜园才能这么顺利地丰收!”魏国华说。
为确保蔬菜产业园顺利投产投运
岳西公司依托“党建+”工程
共同推进基地日常巡视及保电工作
该公司先后为解放村大棚
蔬菜产业园架设线路 安装变压器
为乡村振兴建设项目落地提供便利条件
同时 岳西公司为园区供用电设备
量身定制“体检方案”
加大设备运行监测力度
通过“人巡+机巡”模式
对相关配电线路进行特巡
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岳西公司将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不断强化农村重点产业项目电力支持力度
有序推动乡村电力建设
保障电力与民生同频共振
为乡村特色产业注入“电动力”
策划:宣传部 滁州公司 淮北公司 安庆公司
供稿:徐斌 李晨 李伟 王磊 沈亮 林钟毓 武丁
责编:吴京晶 校对:疏雅慧 高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