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兰仙
读书和写作是我今生的一大爱好。跨越七十多个春秋,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的前行和自己拼搏奋斗的过程,见证了昨日,辉映了今日,记录了我的荣耀时刻,也将人生的坎坷铭刻在我的心中。
暮然回首,岁月就像列车,载着我呼啸而过,阅尽世道沧桑,尝遍酸甜苦辣,留下了串串闪光的足迹,打磨出鲜活而坚毅的品质,不负韶华,不忘初心,无愧于心!回首往事,感慨万端,不由得疏理一下,以记忆以启迪后人。
一、缘起创作 开拓视野
读书破万卷,下笔有如神。读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认识自我,扩展视野,增长见识。读书给予我们智慧与勇气。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爱读书之人也许无法一一罗列自己都看过什么书,但我们读过的所有书,却早已长成我们的骨与血,融进了身体和心灵,能在我们感到迷茫,感到疲惫时给予我们面对苦难的勇气与智慧,让我们走得更高更远。因此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也是我追求进步的精神食粮。
读书写作是我的爱好。学生时代,作文几乎篇篇贴堂,一个学期下来,简直就是我的专刊。参加工作后,我发挥特长,如饥似渴学习新知识,不辞辛苦开展调研,笔耕不辍撰写文章,“剑兰”笔名也曾享誉一时。为我的事业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实获益匪浅。
自从退休后,随之写作也退出了我的生活圈子,因为在职期间,面对自己熟悉的工作,我游刃有余,勤奋有加,通宵达旦,辛苦创作,乐此不疲,为此深受领导好评。但回归家庭后,我没了写作的素材,也没了写作的意愿,就此搁笔啦!我退休之后静下心来回忆自己的生涯,这让我非常的担忧和不安,我不希望自己老了的时候。回头看自己的人生,竟是一片空白。我在想,我要是把这种幸福和快乐记录下来。当我需要回忆的时候,我只要翻开我的文章。我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那些幸福的点点滴滴。而且脑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记忆是非常有限的。许多过去的记忆,在回忆的时候都非常不准确。所以,我就决定开始写作,来记录自己的人生。2017年6月份,我报名参加了一系列的网络写作课程。我发现写作不仅是记录和沉淀自己的人生,而且可以通过写作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古人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当我进入写作状态时,灵感不期而遇。,因为这些年,我读了好多书,诸如:历朝历代、政要纪实、天文地理、古典诗词等都是我可读的对象,而且读了好多情感类的书籍。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数年累积,一朝迸发,又燃起了写作的念头,然而写什么呢?在工作期间形成写实的手法,还是改变不了。为此,我再三思索,觉得在我们漫长的人生中经历了好多荣辱甘苦,如果经过创作,记录下来,仍可对自己的儿女孙辈有所启廸,何乐而不为呢?为此我首先给自己确立了写作方向,其一,回忆童年,倍感珍惜亲情的重要性。其二,勤奋好学,为儿女孙辈们树立楷模。其三,爱岗敬业,勤于奉献谱写人生华章。其四:书香世传,身体力行抚助后代成为栋梁之材。每当夜晚我在众星簇拥下沉浸在写作的过程中时,感觉自己又焕发了生机,那些精彩奇妙的文字召之而来,来之能战,我的文字创作像脱疆的野马一样奔腾不息。写作必须依凭于我们头脑中已知的东西,但同时又是扎根于我们已有的经验中,正因为这种信念的支撑,写作成了我的责任。
二、言之必行 付诸行动
写作是记忆的重建。我们脑中的记忆可能会消退、扭曲,也可能会重组、强化,而写作就是重新塑造它们的方式。通过写作,某些深潜在心底多年的记忆浮现,童年往事、青涩恋情、久远见闻,如被一条细藤慢慢抽出,让我重新为之唏嘘。个人记忆中的种种碎片,那些因理解而分解的一个个知识点,在我写成的一篇篇文章中初次相遇或者久别重逢,因写作而联结成网。而写作则可以把它们点燃,让它们浮现,让它们奔涌而出,让它们自己生长、壮大然后完整。如我在《始于初心,成于坚守》一文中完整地记录了我凭借勤奋进取,踏实工作,走上领导岗位的历程以及我所取得的成绩展示给后代,并结合现代金融发展的趋势为儿女们提出了新的奋斗方向。在此基础上我萌生了写《心语启迪》的念头,把脑海中某些重要的经验和知识提取岀来通过写作强化以警示后人。截止现在已经写了100多篇,对我的家族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初战告捷后,自己感受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让我感动,让我回味,让我有了进一步写作的冲动。于是我又开始了笔墨生涯。
写作是自我探索,要写自己熟悉的。通俗地说,就是不要装。我们知道就算是专业作家,也有专攻的方向,所以我首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开始,同时要求内容要真实。说实话,写作的手法其实现在已经不是太多讲究了,毕竟能写出来已经相当不易。但是,我认为好的文章,他所表达的内容也好,情感也罢,都应该是真实的,能引起读者共鸣的。
我身为晋商福地之人,但是在长达35年的金融生涯中,从没有去探讨过晋商与中国金融起源的历史。我想要补上这一课。也为从事金融事业的后辈积累点写作素材。为此我沉入史海去挖掘晋商与金融瓜结的枝枝蔓蔓,精心编写了52集《探索真谛》的文章,前25章主要写我国金融从初始到健全和发展的详细历程,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晋商的祖先就是金融起始的鼻祖。
太谷、祁县、平遥是明清时期北方票号的发祥地,从而造就了晋商在中国近现代金融汇兑业开疆拓土的奠基者地位。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一个身无分文吃不饱穿不暖,冒着生命危险跑西口的庄稼汉竟然创造了惊世骇俗的奇迹,余秋雨先生就曾在《抱愧山西》一文中写到:“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內,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們现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区,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当我殚精竭虑一次次核实资料,记录下这惊天地泣鬼神的时刻,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次洗礼,我觉得我作为生长在晋商这块福址上的后人,有责任把这些历史资料整理成章奉献给后人,我一共写了五十二集,参与金融平台投稿,获得二等奖。重要的是在美篇吸引了众多网友,每集的阅读量都在万人之上,让我看到了写作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我深深体会到,写作是一种表达思想、情感和观点的有效方式,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世界。同时写作促进主动看书学习,有利于知识储备,提高学习能力。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断与自己对话,有助于反省和提高自我,监督自己不断成长。一篇文章,不管字数多少,把作者的思路、观点详实而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作者有绝对清晰的逻辑思维和丰富的观点、材料来支撑。这就是所谓的“文字功底”。对于我来说,写作很有趣,有成就感。给我带来快乐。使生活更有意义。
写作要拓展思路,走向社会。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形势,我感到有必要拓展我的写作思路,提升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首先在于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无论是通过文章、演讲、还是社交平台上的分享,都要注重内容的质量。为此我积极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通过博客、美篇等平台,发表对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看法,特别是那些与时俱进的主题,引发广泛关注。在表达观点时,保持理性客观,同时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能够让观点既有深度又接地气,可以迅速接触到更多读者,为此我积极参加与自己领域相关的研讨会、讲座、社团活动等,获得更多灵感和写作素材。比如我写的《大数据时代考验着每个人》《数字化货币就在你身边》《尊重历史,正视现实》等文章,其读者的关注度都高于其他篇章,这也验证了读者对新形势下的敏感话题的关注度有强烈的吸引力。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名人,张志江大哥是我省工行部门领导,他集军人气质一生,工作中勤政敬业,业绩累累,退休后潜心创作,诗词歌赋,层出不穷,关爱家乡,奉献余热。著名诗人陈瑞的诗作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常常将情感融入细腻的景物描写中,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令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军人出身的老同学岳如嵩,心系蓝天,在飞机维修工作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功勋卓著。还有曾在榆社工作过的孙宝侠书记,还有才华横溢的赵锁仙、王利民,还有红色基因传承人陈耀军,这些人的事迹都成为了我写作的源泉。为时代楷模鼓与呼,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更使我感到高兴的是,在美篇创作中遇到了年逾九旬的榆社籍革命前辈周焰的妻子刘筠,我为她夫妇历经江西剿匪、抗美援朝,建国后在医药行业的人生经历所感动,亲自动手整理撰写了《军人功绩浩气长存》,并在王利民的辛苦工作下,载入榆社红色史册。
三、与时俱进 再创新高
写作在于积累。华罗庚有一句名言:“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古今中外善为文者,大都注重积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平时积累,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要搞好写作积累,应知道积累什么?写作积累的内容很丰富,有思想、情感、材料、技巧、经验、语言等方面的东西。但在写作实践中,最为重要的积累有三种:①写作材料的积累,②写作技巧的积累,③写作情感的积累。当这三种融合在一起,往往一发而成文。
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一个人的写作能力由三“力”构成:语言驾驭力、心灵感受力和现象思辨力。三足鼎立。但要做到,只有通过书籍,我们可以探索不同的文化、历史、哲学、科学和人类思想。无论是文学作品、历史记载还是学术论文,书籍帮助我们构建知识框架,提升认知水平。它使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更深远的问题。
提升思维能力。写作需要对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和组织。这个过程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增强沟通技巧。写作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无论是书面还是口头,写作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学会如何用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与他人交流,从而提高我们的沟通技巧。
培养耐心与毅力。写作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任务。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学会坚持,培养耐心和毅力。
回首这些年的写作历程,我深感这是一次心灵的修行。它让我更加坚定地面对生活中的起伏,也让我在晚年依然保持对生命的热情。在此,我也想鼓励更多的朋友,特别是像我一样步入晚年的老朋友们,不要轻言放弃。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愿我们都能在文字中找到那份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共同走向更广阔的精神世界。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学生优秀习作等均在征稿之列,择优发表纸质媒体。
3.来稿文责自负,字体格式为宋体5号,首行不空两格,以word文档形式 投稿,不接收链接或PDF格式稿件。来稿请注姓名(笔名)、200字以内作者简介、个人照片,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
4.稿件面向榆社籍作者及所有热衷榆社文化研究者。
投稿邮箱:1144569744@qq.com
榆社文学微信公众号平台
本期主编:水银月亮
声 明: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品均属原创,未经授权允许不得转载。
扫码关注榆社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