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的常见问题》是我的一个口述视频系列视频,主要是针对伤口的专业知识进行科普。我会将临床上患者问得比较多的一些问题逐一进行解答,每期回答一个常见问题。希望这个系列不仅能解答大家的困惑,还可以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文字版方便大家检索和快速浏览。
索 引
(11)伤口能不能碰水?
(12)有了伤口,要不要吃抗生素?
(13)痂皮一掉,伤口就好了吗?
(14)伤口愈合过程中,医生在做什么?
(15)孕期及哺乳期烫伤如何用药?
(16)为什么伤口一直长不好?
(17)抗疤痕治疗需要持之以恒
(18)疤痕治疗的误区
(19)为什么包扎的纱布要非常厚?
(20)伤口是否需要透气?
(11)伤口能不能碰水?
1)浅的伤口可以干性愈合,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暂时不建议碰水。
2)超过一周没有愈合的浅度伤口,建议转为湿性愈合,需要碰水——洗澡、上药膏、包扎,不然感染概率会很高。
3)如果确实想坚持使用干性疗法保留痂皮,建议碰水以后,用吹风机吹干伤口。
4)深度伤口一开始就要使用湿性愈合,防止表面形成痂皮,急性期过去后就可以碰水,但是可能会有疼痛刺激,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碰水时间。
5)已经感染的伤口,必须要洗澡,同时必须转为湿性愈合。
6)超过3周没有愈合的伤口,已经是慢性伤口,必须要洗澡。
7)伤口愈合以后,必须要及时洗澡,不然会出现湿疹。
(12)有了伤口,要不要吃抗生素?
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伤口是不需要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的,只需要局部使用一些抗菌药物就可以了。
需要口服或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情况:
1)感染较重:大面积外伤创面,铁钉扎伤;
2)深度较深:热水袋烫伤,电击伤;
3)炎性反应较强,红肿、流脓;
4)感染性疾病:如丹毒、疖、痈、糖尿病足。
(13)痂皮一掉,伤口就好了吗?
门诊时很多病友都会问我:“我的伤口,结了痂,痂皮一掉,是不是就好了?”
这种最自然的愈合方式叫干性愈合,生活中大部分的伤口都是这么愈合的,因为比较轻,所以只要极少地干预,就能愈合。
但是对于比较深的伤口,或者已经感染的伤口,就不能这么晾着了。因为就算痂皮自己掉了,底下往往是一包脓,后面还会形成新的痂皮。
我们建议使用湿性愈合,也就是上药后包扎的方式来处理深度创面。
湿性愈合不会有痂皮出现,自然也就谈不上痂皮脱落的问题。
(14)伤口愈合过程中,医生在做什么?
伤口的愈合,都是靠患者体内细胞的增生完成的,并不是靠外用的药物和敷料填充起来的。
所以,医生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更像是建造大楼的设计师,通过调配各种资源,帮助伤口适应受伤后的内、外部环境,使伤口愈合得更顺利。
因此,用的药物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贵越好。就像当我们感冒的时候,并不是把所有的感冒药都吃下去,身体就能康复。有时候,就算什么药都不吃,也能好起来。
不同的伤口,需要不同的策略和不同的药物。有些伤口,什么都不用就是最好的方法,有些伤口,用什么药都不管用,需要尽快手术才行。
这也是为什么每一个伤口都需要医生用心去对待的原因。
(15)孕期及哺乳期烫伤如何用药?
很多哺乳期妈妈和准妈妈不小心被烫伤后,都会担心用药的问题,怕药物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用药前,大家可以仔细阅读药物的说明书,是否明确指出“孕期和哺乳期”禁止使用。
如果是外用药物,如果说明书里没有明确注明“孕期及哺乳期禁用”,同时,它的成分中也没有含有遗传毒性的物质,那么一般是可以使用的。
这是因为外用药物在创面上很少会被身体吸收,相对比较安全。
如果实在不放心,也可以选择高级医用耗材,这类敷料一般都采用物理特性引流,很少含有可被吸收的化学药物,比较适合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使用。
(16)为什么伤口一直长不好?
伤口长时间无法愈合,原因有很多。
有时候是伤口处理的问题;有时候是患者全身情况的问题;还有些时候,是自然规律。
具体的情况,需要医生去仔细分析,对症下药。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伤口比较深:热水袋、艾灸的低温烫伤、电击伤、化学灼伤,口子小、空腔大的窦道或者空腔伤口,比如压疮;
2)伤口发生了感染,会经历炎性反应的过程,影响愈合速度;
3)处理方法不正确,使用了错误的药物。
伤口经历一个月之后,就会变为慢性伤口,伤口的愈合速度会变慢,因为身体的防御机制默认这个伤口很难长好,不愿意再投入资源。另外,伤口上的细菌非常适合这个环境了,细菌繁殖比较旺盛,更加难愈合。
(17)抗疤痕治疗需要持之以恒
有个比较常见的误解,就是抗疤痕治疗和伤口治疗类似,用对一种药,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其实,抗疤痕治疗和伤口治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过程。伤口愈合是生理过程,只要稍加辅助就能顺利愈合;而疤痕增生也是生理过程,要逆转这个过程,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应该说,抗疤痕治疗需要的不仅仅是正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耐心。如果没有这样的决心,即使有最好的药物,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18)疤痕治疗的误区
很多人对于疤痕的认识是错误的,以为主要靠药物抑制疤痕增生。
实际上,是否留疤取决于很多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伤口的治疗方法,伤口治疗的越好,留疤的可能性就越小。
疤痕并非一种“全或无”的体征。留疤是一种程度或者可能性,并非开关式的。
对于深度伤口而言,留疤几乎不可避免,但是通过正确的治疗,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把范围和程度都控制在社交距离看不出来的水平。
防疤药不能在刚受伤时就使用,需要在伤口愈合后使用。具体的使用方法,需要医生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判断。
(19)为什么包扎的纱布要非常厚?
创面需要一定厚度的敷料覆盖,如果使用纱布的话,要确保最外层不被渗透。
很多人觉得包扎得薄一点,有利于伤口透气,其实是不正确的。
纱布的原理,是通过比较厚的层数,来引流渗液。
太薄的纱布覆盖,往往会导致干透后黏连创面,下次换药时,会造成更加严重的二次伤害。
另外,一旦外层被渗透,外界的细菌或病原体就会顺着纱布的液体往里走。
现在的泡沫敷料,也是有一定厚度的,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储存住水分,不干透。
总之,越是严重的伤口,对于敷料的厚度要求就更高。
(20)伤口是否需要透气?
很多人觉得伤口要敞开,要透气,不然会捂坏伤口,不容易好。
其实伤口需要的不是透气,而是透水,要通过空气的流动,把皮肤表面的水分带走。如果皮肤表面遮盖了不透气的材料,就会影响水分的蒸发,导致感染。
现代敷料的核心理念,就是把伤口的渗液吸收到敷料上,然后保存起来,慢慢蒸发。这样既可以维持伤口的液体往外流动,又可以形成湿性的环境促进愈合。这就是“湿性愈合”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