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安江畔的千年徽州古城歙县,积极助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该县辖区内的乡村发生焕新蝶变。一座座村落如画一般铺陈在新安山水间,既有徽文化古韵之美,又有新业态时尚之风,沉淀着历史与岁月的痕迹,镌刻着发展与变化的诗篇。
青山环抱,绿水绕行,粉墙黛瓦,悠悠田园。《你好!歙县》将带您走进歙县乡村,感受徽州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美共融。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三阳镇,有一座村貌肌理、山水格局形似一朵绽放的荷花而得名的古村落——荷花形村。
荷花形村距今有700多年历史,该村整体布局依山而建,三面环水,昌源河从村口流过,杭瑞高速穿村而过,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古往今来,在传统民俗认知里,荷花形山水格局是福居之地,宜居之所。
2021年,荷花形村被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近年来,该村以打造和美乡村和村落景区为目标,因地制宜进行微改造,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蜕变,真正将古老文明的美好向往写在了“宜居宜业”的和美建设中。
荷花形村村口。张雨生 摄
以和为贵的村风 在鸡犬相闻中共创文明
从美丽乡村,迈向和美乡村,从名称上看,多了一个“和”字,但对一座古村落而言确是千百年来乡风文明的实践与向往。
作为以荷花为名的村落,荷花形从村庄到村民都有着自身高洁的向往,以和为贵便是共识之一。
走进荷花形村,房前屋后整洁有序,展现“三墙”技艺的文化墙体匠心独运,村路两旁鲜花盛开、民居前小花园色彩缤纷……一幅“村美、人和、共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展现在眼前。
随着“花路”行走,在民房尽头豁然出现一处广阔敞亮的休闲营地。荷花形村自然村村书记洪金瑞说,这是近几年三阳镇的新晋网红园林风户外休闲营地,自建成以来,已接待游客5万人次,村集体经济增收逾20万元。
“这个营地的建设契机源于我们村中承办的一次活动,从接到通知、到平整土地,再到草坪铺设和打造完成,我们仅用了两天时间,几乎每一家村民都主动参与了进来。”洪金瑞颇为自豪地讲述了营地建设的过程。
荷花形村户外休闲营地。张雨生 摄
荷花形村村民的齐心协力、为村建设是和美内涵的现实呈现。洪金瑞说,随着美丽乡村的顺利建设,村容村貌的变化清晰可见,政策的贯彻和推进得到了全村人的认可,并迅速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据荷花形村行政村——高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楷法介绍,“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我们通过户主会、板凳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集中力量办好道路建设、污水处理、景观节点打造等村民关注的事。”
近年来,荷花形村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引导村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培育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在设立“荣誉榜”,深入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中,培育出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
现在,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有成效,村民个人有了参与感,荷花形村把惠民政策送到了群众心坎里,实现了“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村、好事传乡邻”,延续了传统古村落绵延近千年的鸡犬相闻与和谐共生。
以美为实的村貌 在青山绿水中共守乡愁
从歙县城区朝清凉峰方向一路南行,直至昌溪河,就来到了荷花形村。这是一个三面环水的美丽村庄,绿树掩映、灰瓦白墙、古树成林、风光独特。
村外,昌源河绕村而下,白石滩绵延数里,岸上绿意葱茏,河道水声潺潺,跟随地形起伏的溪水,成就了亲水溯溪的天然空间。
若在高空俯瞰,荷花形村从聚居地形状展现了“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的悠然生活。
而深入村中,鳞次栉比的民居立于山野之间,与当地的夯土房完美融合,黄泥墙与黑灰瓦的木石建筑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站在村中高处极目远望,坚实的来龙山和天井湾降,峻岭层峦叠嶂,群山连绵起伏,苍翠欲滴。清晨,远处的山峰半掩映在青山云雾中,构成了一幅幅流动的写意山水画。
有了自然山水的原生肌理,荷花形村“宜旧修旧、宜古固古、宜新造新”,在原有建设成果上进行“精提升”,融入了现代化的人居环境提升,实现了青山绿水上传统与现代的相辅相成。
在美丽乡村建设之初,荷花形村就摸准了村庄肌理和历史脉络,立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着力解决美丽乡村建设“建管养”堵点,坚持呈现绿水青山环抱中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洪金瑞说,在建设进程中,荷花形村通过打造村落景区,对乡村进行“微改造、精提升”。
比如,对老百姓的房前屋后、村庄里的金边银角地和道路沿线风貌进行整体设计打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搞大拆大建,不搞整齐划一,精心建设“歙”美五小园,其中,莲花亭休闲休憩场所和创意时代文化墙节点广受赞誉。
荷花形村景观道路。 三阳镇 供图
最美庭院一角。 三阳镇 供图
当下,荷花形村俯拾皆景,道路景观护栏上摆放着各种花卉,别致的农家庭院掩映其中,文化彩绘墙与周边景致融为一体,用鹅卵石和青石板点缀的村居小道延伸到每家每户的“花园民居”中。
纵观荷花形村的蜕变,一个个美丽庭院,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和美乡村持续提升“颜值”的缩影。
曲径通幽,如今的荷花形村,不仅是古人神往的桃花源,也正成为现代人的“诗与远方”。
作为安居一隅的传统历史古村落,荷花形的建筑特色别具一格,石墙、砖墙、夯土墙的建造工艺更是远近闻名。
为了活化利用老手艺、老建筑,荷花形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就地取材,以艺造景。沿着村口的之字形道路盘山而上,毗邻高速的防护墙映入眼帘,长约百米,上面展示了徽州乡村各种砌墙的手法,石墙、砖墙、夯土墙等令人叫绝。
荷花形村“三墙”。张雨生 摄
驻足观看,老房拆下来的门板、窗户成了徽州三墙的精彩点缀;开门见“福”的巧趣,既给人惊喜,又含有祈福之意……老手艺焕发了新价值,在户与景融、村与文融、村景交融的实践路径了,传达了展现村落文化,以古为新的村落向往。
“在三墙建设中,我村泥瓦匠、木匠、石匠等8名乡村工匠带领村民,积极参与村庄各项改造或提升工程建设。”洪金瑞说,如今老手艺有了展示的渠道,也为未来的乡村文旅带来了新的景观。
不仅如此,根据荷花的文化定位与传统格局,荷花形村以荷花为主题元素,绘“荷”图景,在节点建设融入荷花元素,彰显村落特色。
荷花墙绘。三阳镇 供图
比如,由高峰村老队部“变身”的廉政文化展示馆,深植荷花的清廉品质,从农具随时代发展变化的历程中,选取代表性农具进行展示,以提醒参观者“不忘初心,向往清廉”。
近年来,荷花形村全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坚持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和美乡村新路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这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理想田园生活,也是无数人向往的生活。而在荷花形村,安居乐业的乡村图景继往开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更具现代化内涵。
远方的旅人,若是你也有心识得这隐于山间的荷花形古村落,不妨奔赴一趟,感受珍贵历史传承间的”荷风清凉,荷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