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摆烂玩手机,主要跟这4件事有关

情感   2024-11-02 20:06   河南  

王爱玲中原焦点团队第2111天分享


爱不需要太努力,爱需要更智慧。                                   


今天一位家长咨询:儿子15岁,初三,对学习不上心,抱着手机不松手,吃饭挑剔,光想点外卖,爸妈说一句还不愿意,摔门进房间不沟通……


家长说话时一脸无奈苦笑。


同款的孩子,估计十个孩子里有一半儿。


我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给孩子创造各种优越条件,是希望孩子能自信,阳光,独立,却发现孩子离我们想要的目标背道而驰。大量的孩子颓废、退缩,甚至躺平、沉迷网络。


为啥会事与愿违,与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


01父母替孩子做的太多


我们总觉得孩子小,担心他们无法自己完成。所以,会事无巨细地帮孩子做。


三岁时,帮孩子系鞋带,扣扣子,梳头发。

七岁时,帮孩子整理书包,打扫房间,催着孩子换洗衣服。

十岁时,督促孩子写作业,成绩好给孩子物质上的奖励,许诺考上重点初中带孩子旅游买更高级玩具

……


孩子小时候你不让他学会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他十几岁时,很多困难他去面对时就没有信心。逃避,是唯一的方式。


能力都是锻炼出来的,父母替他做的多了,孩子的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也无法从锻炼中体验“我能行”的成就感。丧失了做事的主动性,也会觉得家长做是理所当然的事。那些事跟我无关。


爱孩子,不是给他多么富足的物质生活,而是给他体验“我能行”的成就感,让他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02不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一位妈妈很困惑:我家孩子平时很乖很省心,学习生活中的事都自己搞定。可到了初中,跟同学发生一次冲突,就不愿意去学校,躺平了。


一个很乖不给家长添麻烦的孩子,不是孩子天生就是这个样子。是因为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不允许孩子犯错。一旦犯错,不是给脸色看,就是说教、惩罚。孩子想让家长高兴,就会把真实的自己藏起来,变得小心翼翼。


这样的乖孩子,不敢面对冲突,不会处理冲突。一旦遇到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冲突,就无法面对,回家是最安全的地方。


刚刚刷到一个小视频,妈妈抱着个大西瓜回到家,女儿飞快跑过来伸手去接妈妈手里的西瓜。没拿稳,西瓜掉到地上瞬间成了粉碎。女儿也原地僵住。


视频里爸爸跑过来,拉着女儿一屁股坐在客厅地上,捡起地上稍微完整一些的西瓜,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女儿开始时憋着眼泪,一会儿也开心地跟爸爸妈妈一起享受着坐在地上吃碎西瓜的快乐里。


当一个家庭里,孩子感受到犯错是没有危险的,是被允许的。孩子的心灵是松弛的,他处理问题的能力就会更多元。遇到冲突不害怕,不僵化,自己搞定了搞定,搞不定了寻求外援——老师、妈妈,好朋友帮自己搞定。不会用看似决绝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03过于控制孩子没有选择权


前段时间,表妹打电话控诉她的女儿。外甥女12岁,给报了辅导班,竟然一次都没进去听过课。表妹痛心地说:一个学期呀,几千块钱不说,每次课自己在外面溜达俩小时,这是啥概念?!


我问表妹,辅导班是孩子要求的吗?表妹说当然不是。


我问表妹,你报名时问过孩子的意见没?表妹说问了她说不想去。但是她英语那么差,不上辅导班不是更差了吗?


是的。家长的说法没错。但是,当这个决定不是她的时,往往事与愿违。我不能硬杠(12岁时力量太小),可我可以绕个弯不去做。等到十四五岁,她可能就敢直接表达,跟我们对着干了。


如果换个做法。这么跟孩子聊。


“小文,妈妈看到你英语学习一直很努力,可成绩跟你的付出有点不成正比。相信你也特别想把英语成绩提上去,你有没有好办法?”


孩子听到妈妈肯定自己的努力,也看到自己想提高成绩的心愿。心里肯定很高兴。就会跟妈妈一起想办法。妈妈趁机提出报辅导班,大概率会得到孩子的认可。即使退一步说,孩子不想报,也可以让孩子说说她的办法。


让孩子拥有选择权,就造就了一个有担当、自信,积极主动的孩子。即使选错了,也可以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撞下南墙,就知道头疼的滋味了。这样的人生体验,比家长唠叨一百遍都管用。


04不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那些沉迷手机的孩子,多数是没办法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


我曾在一次家长会上问:这三种情景,你会相信孩子没玩手机吗?


场景一:出门看见孩子玩手机,回来看见孩子玩手机。

场景二:出门没看见孩子玩手机,回来时看见孩子玩;

场景三:出门时看见孩子玩了,回来时没看到孩子玩;


很多家长非常决绝地臆想出孩子肯定玩手机了。这就是说,我们很容易以自己以为的,拒绝孩子表达自己立场,不允许孩子跟我们争辩。久而久之,孩子就把沟通 心门关上,躲到手机里去了。


著名的心理学家说,如果一个孩子躺平在家,家长千万不要再拿走孩子的手机。手机是孩子拿来安身立命的。


所以,孩子之所以躲进手机游戏,很大程度上,跟无法表达自己的痛苦,父母听不到听不懂孩子的心声有关系。


父母要对孩子多些耐心和信心,让孩子参与到自己的家庭的诸多事情决策中,鼓励他们表达自己,让他们觉得自己很重要,是家里的顶梁柱,这样,孩子的责任感就产生了。


想要让孩子自信,阳光,独立,自我负责,家长要选择放手,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给孩子更多试错的机会,给孩子话语权,参与权,决策权。那个躺平摆烂躲在手机里的孩子,就慢慢走出来了。


如果您有以下困惑:


1、亲子沟通困难,无有效沟通方法;

2、孩子敏感、社交能力弱;

3、孩子没有目标、厌学、休学;

4、想提升成绩、内驱力差;

5、社交恐惧,走不出家门;

6、家庭关系不和谐、夫妻感情不和。


您可文末赞赏10元,加微信13663884665,将获得一次电话咨询。



关于作者

王爱玲: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微信号:13663884665。

擅长领域:焦点解决取向,主要从事青少年学习能力提升、家庭关系、家庭教育、亲子沟通、厌学等咨询。




如果您有以下困惑:


1、亲子沟通困难,无有效沟通方法;

2、孩子敏感、社交能力弱;

3、孩子没有目标、厌学、休学;

4、想提升成绩、内驱力差;

5、社交恐惧,走不出家门;

6、家庭关系不和谐、夫妻感情不和。


您可文末赞赏10元,加微信13663884665,将获得一次电话咨询。




菲宝妈
关注青少年成长,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妈妈,做最受欢迎的育儿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