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制定规则不愿执行?一招“借刀杀人”让孩子走出来

情感   2024-11-15 21:11   河南  

中原焦点团队第2157天分享


心理咨询师手记


如何跟孩子制定玩手机时间?孩子不愿意放下手机怎么办?今天分享一位咨询师的“借刀杀人”,非常有效。


爱不需要太努力,爱需要更智慧。                                   

半夜,朋友给咨询师发信息:孩子又因手机跟爸爸杠上了。都12点了,爸爸提醒几次他都不愿意放下,还跟爸爸急。随后妈妈发过来一段视频,孩子跟爸爸对峙着,眼睛都快喷火的那种。


如何跟孩子制定玩手机的时间?孩子不愿意放下手机怎么办?这是很多家长苦恼的问题。今天分享一个咨询师的做法“借刀杀人”,非常值得家长借鉴。


跟孩子制定使用时间,我们要学会“讨价还价”。下面是一位咨询师的真实案例。


咨询师先问孩子“你玩手机想玩多久?”若孩子说“30分钟”。


咨询师说:“不行,30分钟这个时间太短了。我觉得对你不公平,你觉得40分钟够不够?


通常咨询师这么一说完,孩子第一反应是直接愣住了。因为家长跟孩子谈条件,是给孩子做减法——要求30分钟给20分钟。孩子就会心不甘情不愿跟家长讨价还价。


但是,咨询师不但不给他减少,还会问孩子40分钟够不够,孩子什么感受?会不会欣喜?会不会满足?差不多会,而且心情是愉悦的,放松的。


这时候,孩子大概率会说有可能够吧。


听孩子这么说,咨询师接着问“你这40分钟会玩什么游戏?”他说我想玩吃鸡游戏。


咨询师说:“吃鸡游戏一局下来,那是很长的。万一40分钟到了,你这局还没打完,刚好进入决赛圈,你得多痛苦。我再给你延长10分钟,50分钟你看够不够?”


孩子一听咨询师这么说,别提有多兴奋了。


咨询师接着说:“不过,我有个补充条款。如果说50分钟到了,对吧?你还在决赛圈还没打完,我可以再给你延长10分钟。


这句一说,孩子简直爽翻天。他做梦也不会见过这种讨价还价的。


咨询师紧接着就跟孩子谈条件了。“我让你玩一个小时没问题,但是我要给你设个闹钟,这个闹钟有三次倒计时,3次倒计时距离结束15分钟的时候,闹钟会响12次还有10分钟再13闹钟,还有5分钟。你看行不?”


因为咨询师先满足孩子的条件让他开心了,所以孩子百分百答应,他们会觉得不就一个闹钟而已,有啥不同意的。


可能有些家长就很担心,一下子给孩子玩一个小时,他不就沉迷了吗?


这里的关键不是时间长度,而在于咨询师设置了3次闹钟提醒。而且给孩子设提醒时,不用手机更不用人,是用最原始的闹钟。


这么设计,是有心理学原理的——“打破注意力”。就是当人们专注玩游戏时,体内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东西,这个东西会让人很上瘾的。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一旦玩时间久了大脑缺血缺氧,会处于一种相对比较聚焦的状态。这个时候,必须得打破下他的状态。如何打破?闹钟是最好的工具。


在这里,家长通常会犯一个错误——家长去喊他。这样做,孩子就会把气撒在家长身上。因为,当孩子玩得很专注很投入的时候,你去叫孩子,你叫的不是孩子,而是一个原始人,一个没有理智的原始人。所以孩子会把所有的愤怒全部转嫁给你,吼你,跟你对杠。


所以,家长朋友们,咨询师在这里就给孩子订了个闹钟。不让孩子吼咨询师,让孩子吼闹钟,而且咨询师会在第一个15分钟闹钟响的时候,第一时间冲过去,“啪”地按住闹铃,然后嘴里说“这个闹钟怎么回事!这么吵,影响玩手机没有?”


你猜这个孩子会说什么?他会说“没有,还好还好。”


然后第210分钟的闹铃又响了,咨询师又赶紧冲过去,“啪”又把闹钟关掉。说“怎么回事,这么讨厌!打扰到你没有?没影响吧?”


这时候孩子有点烦了,但是,我已经替他把他心里的烦说出来了,而且说的是“都怪这个闹钟”。孩子觉得我非常理解他的感受。


3次是5分钟的闹钟又响了。这个时候,咨询师会冲进去,拿起来闹钟扔到地下去,直接当着孩子的面把闹钟摔了“这是什么东西?这么讨厌!”然后我问孩子,“你是不是还生气,很烦也是很愤怒?要不要踩两脚?来,现在就踩。”


在这个过程当中,咨询师做了多少次打破孩子的状态吗?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咨询师一共6打破孩子的注意力,而且最后1次还摔了闹钟,让他踩两脚。成功地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手机里面转移到闹钟身上,帮孩子宣泄了内心的不满情绪。每次打破,他大脑就会从游戏里面抽离出来。


所以,亲爱的家长朋友,陪伴孩子时,只发脾气生气是不够的,得有智慧。希望今天这招“借刀杀人”,您一定要拿回去试一试。


当然,手机上瘾程度不同,方法不一样,这一招针对对手机不那么痴迷的孩子,非常管用。若你需要具体指导,请联系咨询师。



如果您有以下困惑:文末赞赏10元,加微信13663884665,获得一次电话咨询。


1、亲子沟通困难,无有效沟通方法;

2、孩子敏感、社交能力弱;

3、孩子没有目标、厌学、休学;

4、想提升成绩、内驱力差;

5、社交恐惧,走不出家门;

6、家庭关系不和谐、夫妻感情不和。




关于作者

王爱玲: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微信号:13663884665。

擅长领域:焦点解决取向,主要从事青少年学习能力提升、家庭关系、家庭教育、亲子沟通、厌学等咨询。

菲宝妈
关注青少年成长,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妈妈,做最受欢迎的育儿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