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粉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文摘   2024-10-13 09:12   上海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今天看到一个验方:白鲜皮粉5g,bid,温开水送服。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彭胜友等《中医急症实用手册》)

研究这些验方,特别是单验方很有意思,也是吴门强调的专药,常常就在这些验方里。有些专药就是有特殊的功效,很多民间中医的验方,看他们的用药疗效是独树一帜的。这时候可能就是借助了一些专方药的疗效。

我豆包了一下白鲜皮粉的药用原理,发现白鲜皮不光是治疗皮肤病,对于黄疸、痹症也有很好疗效。

根据古籍记载及中医理论,白鲜皮治疗溃疡的机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中医理论基础层面

  • 整体观念

    •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相互关联。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胃功能失调,湿热内生,就会影响到胃肠道的正常功能,进而引发溃疡。白鲜皮入肺经、小肠经,能去除风邪和湿气,使脾胃运化功能恢复正常,从整体上改善身体的内环境,为溃疡的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 湿热论治

    • 上述古籍多次提及白鲜皮清热燥湿的功效。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很多时候与脾胃湿热有关。例如,长期饮食不节,嗜食辛辣、油腻、甜食等,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蕴结于中焦。白鲜皮的苦寒之性,能够清热燥湿,消除中焦湿热,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溃疡部位的红肿、疼痛等症状,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药理作用层面

  • 抗菌消炎

    • 现代研究表明,白鲜皮具有抗菌作用,这对于溃疡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白鲜皮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 Hp 的生长和繁殖,减少其对胃黏膜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从而达到治疗溃疡的目的。

  • 改善微循环

    • 白鲜皮还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够改善胃肠道的微循环。溃疡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会影响组织的修复和再生。白鲜皮通过促进血液循环,为溃疡面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加速溃疡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促进溃疡的愈合。

  • 调节免疫功能

    • 研究发现白鲜皮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溃疡发生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反应起着重要作用。白鲜皮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使机体能够更好地抵御病原体的侵袭,同时也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溃疡的修复。

古籍理论支撑层面

  • 病症关联

    • 如《本草经疏》中提到 “黄疸咳逆,湿热之在中者也;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湿热之痹于关节、着于肌肉者也”,虽然这里描述的不是直接针对溃疡,但从中医角度看,其原理相通。溃疡的形成也与湿热之邪在胃肠道内积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肌肉黏膜受损有关。白鲜皮能除湿热、通经络,对改善胃肠道的病理状态有积极作用。

  • 药效综合

    • 《药性论》中记载白鲜皮 “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说明白鲜皮具有广泛的清热解毒、祛湿除热的功效。溃疡多伴有炎症和热毒,白鲜皮的这些功效能够有效地针对溃疡的病因病机进行治疗,减轻热毒对胃肠道黏膜的损伤,促进黏膜的修复。

综上所述,白鲜皮治疗溃疡的机理是多方面的,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湿热论治,到现代药理的抗菌消炎、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功能等,都为其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纲目》:“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为诸黄风痹要药,世医止施之疮科,浅矣。”

END

抱朴子中医
致力于吴门医述·太湖学堂的学术传承、精准诊疗、中医急救。问道中医,杏林深处有桃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