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青少年心理咨询中,碰到很多家长反映:孩子有手机瘾。具体表现为:只要一拿住手机,就不愿意放下;有的孩子因为和家长抢夺手,家长与孩子大打出手;还有的孩子,一听到家长说让其放下手机,会以命相逼.....
有专家是这样说的:
手机成瘾是孩子对手机产生强烈的依赖性,无法长时间离开手机,甚至当没有手机时无法生活、工作和学习;没有手机时会出现焦虑、暴躁等情绪,行为表现有心神不宁、坐卧不安、夜晚失眠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
目前,对于一天玩多长时间才算手机上瘾,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标准。
但根据研究和专家的意见,关于手机成瘾有以下相关的标准和观点供参考:
轻度网瘾:4小时>每天使用手机时间>2小时
中度网瘾:6小时>每天使用手机时间>4小时
重度网瘾:每天使用手机时间>6小时
手机成瘾具体有什么样的症状呢?手机成瘾的症状分显性症状和隐性症状。
显性症状:
(1) 记忆力减退
(2) 头疼
(3) 视力下降
(4) 失眠
(5)脾气暴躁、言语迟钝
(6)社会活动减少、社交功能减退
(7)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成绩下滑
隐性症状:
(1)意志力减弱
(2)因长期用脑过度造成的脑缺氧、脑萎缩
(3) 身体健康受损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上症状,并且符合上述标准。家长首先要做的是立刻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帮助孩子正确使用手机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其次,家长也要认识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手机成瘾一定有他背后的长期积累的原因。
家长可能因平时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忙于应对生活压力,忽略了孩子内心对亲情的需要。有孩子经常会这样说:爸爸妈妈忙时没时间管我,但是一有时间,除了问我学习还是学习。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的生活中不只是只有学习,也有很多有趣的、好玩儿的想和家长分享;也有很多困惑和迷茫需要有人为他指点迷津、答疑解惑;在学习中取得的成功、攻克了难题需要有人及时为他鼓励加油,但家长却忽略了生活中的这些看似很小的事件,不能与孩子及时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与支持。导致孩子一听到家长说学习就不耐烦,家长看到孩子不耐烦就上火。久而久之,孩子就把注意力和关注点转移到手机上,从手机里寻找精神慰藉和快乐。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之余、闲暇之间都被各种辅导班、兴趣班所占据。在我接待的一个孩子中,父母担心女孩子物理学不好,一下子给她报了4个物理辅导课。占用了孩子大量的课余时间,孩子烦不胜烦。有的孩子的兴趣班并不是孩子真正感兴趣的,是家长认为对孩子有益的。那么孩子学习起来不仅没有效果,还浪费了孩子有限的时间。
人是社会人,人需要归属到某一群体并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但当孩子学习成绩差时,自信心严重不足,导致在学校里、在班级里没有归属感,没有价值感。为了弥补归属感与价值感的缺失,孩子就想在手机游戏里找到归属感、价值感和成就感。
要想解决孩子手机成瘾的问题,快刀斩乱麻的粗暴方式方法肯定是不行的。这样不仅会造成孩子情绪上的强烈抵触还会引起孩子行为上的失控。因此要针对不同的成瘾原因采取不同的办法。
比如,家长抽出一定的时间学习一些适合孩子的沟通技巧与方法,与孩子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还可以在孩子还未达到一定程度的成瘾时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爱好,挖掘出孩子的潜能;还可以带孩子走出户外,拥抱大自然,提升孩子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培养孩子的一项体育运动爱好,并长期坚持等。
当然啦,如果你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仍没有奏效,这时候可以寻找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为你支招答惑。
请继续关注我们,我们将为您分享更多心理学知识,让我们共同追求心灵的和谐与美好!
点击分享 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