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很多常见病,几乎都与一件事有关

文摘   2025-01-21 17:01   四川  

和8090一代人的童年相比,如今的生活条件好得不是一星半点。


本可以茁壮成长的孩子们,貌似体质远没有我们想象得好:


要么身高长得很慢,要么三天两头跑医院,要么换季湿疹鼻炎,要么小小年龄愁眉不展。


健康问题,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反反复复,搞得家长们心力交瘁。


图源:摄图网


在中医看来,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小孩子从稚嫩的幼苗长成高壮的大树,强大的脾胃就是根基。根基不稳,体质就会变差,各种各样的疾病也会接踵而至。


01

脾胃虚弱百病生


古人对儿童体质有一句高度概括:「脾常不足」。


《育婴家秘》中指出:


儿之初生,所饮食者乳耳,水谷未入,脾未用事,其气尚弱,故曰不足。


这个不足,包括绝对和相对两层含义:


一方面,儿童脏腑娇嫩,消化系统功能不够完善,与成人相比,是为绝对不足。


另一方面,儿童生长发育迫切,对水谷精微需求更高,脾胃能力有限,这种供需矛盾,是为相对不足。


在一般情况下,只要饮食适宜,护理得当,「常不足」的脾胃仍能基本保证水谷消化和精微吸收,这种「不足」的状态并不会阻碍儿童的生长发育。


图源:摄图网


但如果平时吃得很杂很乱,或者积食没有得到正确处理,感冒没有得到妥当善后,导致脾胃受损,不足的常态变虚弱的病态,那么就会导致消化、睡眠、免疫、心理、行为、发育等各方面出现问题。


①表现在消化方面:脾运化、胃受纳功能下降会出现不爱吃饭、一吃就饱、腹泻或便秘。


②表现在睡眠方面:水谷不能消化,形成食滞郁会出现睡觉不踏实、喜欢趴着睡、夜间哭闹。


③表现在免疫方面:气血生成不足,机体防御外邪的能力下降会出现感冒、咳嗽、过敏性鼻炎。


④表现在心理方面:脾土不敌肝木的克制,形成脾虚肝旺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抑郁。


⑤表现在行为方面:食滞痰湿,化热生风会出现抽动症(眨眼睛、动嘴角、发怪声)、多动症(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


⑥表现在发育方面:脾胃虚,长期血少气弱那么孩子在身高、体重、智力方面的发育就会受阻碍。


临床中,从脾胃入手治疗,疏通食滞痰湿,健脾胃补气血,可以解决很多儿童疾病。


图源:摄图网


02

小儿脾虚的日常养护


生活中调理脾胃,从两个思路入手:


一是,减少中焦邪气(食滞、痰湿);


二是提升脾胃运化能力(气、阴);


来可以增强儿童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1、食养篇


不吃寒凉,包括冰淇淋、冰酸奶、冰饮料等,不要空腹吃水果,以保护脾胃气血。


少吃油炸、辛辣食物。如果孩子舌苔厚、口臭、大便干臭、喜欢趴着睡,说明脾胃有消化不了的食物,更要停掉这些,以减少脾胃食积和痰湿。


零食(糖果、膨化食品)尽量少吃,尤其是脾气大、有火气的孩子。


常吃调理脾胃的食物:


有消积化湿作用的茯苓、山楂、麦芽、陈皮、萝卜


有益气养阴作用的:黄芪、白术、党参、百合、山药


图源:摄图网


茯苓10克  炒麦芽10克  山药10克  


——正安中医闫小青大夫分享


这个茶饮方,茯苓利水化湿,炒麦芽行气消积,一起祛中焦邪气,再用山药益气养阴,顾护脾胃,可用于改善小儿脾虚引起的胃口差、大便差的问题。


2、推拿篇


①疏通手法:揉板门+运内八卦


▲揉板门

▲顺运内八卦


操作方法:


板门在手掌大鱼际中点,用拇指揉板门,反复300次,可以消积食。


内八卦在掌心,用拇指顺时针揉内八卦,3~5分钟,可以理气行滞。


②补益手法:补脾经+揉足三里


▲补脾经

▲揉足三里


操作方法:


脾经在拇指指面,顺指针旋推300次,可健脾补气。


足三里在犊鼻下三寸(小儿四横指宽),拇指揉3~5分钟可改善脾胃功能。


3、运动篇


脾主四肢肌肉,运动能够反哺脾胃,促进消化,有助于疏通脾胃实邪。


建议选择太阳好,风轻的时候,每天至少让孩子户外活动 0.5 - 1 h。



明医介绍


正安医馆悠方店
正安中医是正安旗下中医医馆系,作为一家尊重生命的新古典主义中医机构,秉承“正心诚意,温暖喜悦”的服务理念,一直深耕医疗服务,潜心打造“好医、好药、好文化、好服务”的中医诊疗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