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吐槽:上个月总绩效才几千元,科室十多人咋分?儿科医生真心希望三明模式赶快到来!

文摘   2024-10-15 17:10   湖南  

01

儿科医生的艰难生存:从昔日繁忙到如今的无奈

“上个月全科总绩效才几千元,十多人怎么分?”这是重庆某医院放射科主任在9月24日的网帖中对儿科现状的吐槽。儿科医生的真实境况让人唏嘘不已。曾经熙熙攘攘的儿科,如今却陷入了绩效低迷的困境,主任无奈感慨:“我们医院的儿科已经基本废了。”

回想过去,儿科一度是医院的明星科室,加床、招人、招科主任一度成为常态。然而,短短几年,辉煌不再,如今的儿科成为了医院的“包袱”。儿科主任每天为科室的生存发愁,甚至需要向财务科预支部分工资,勉强维持团队的生计。与儿科一同陷入困境的,还有妇产科,两个科室如今成了医院的“难兄难弟”。主任不禁担心:“下一步,放射科会不会步上同样的轨道?超声科的情况已经初现端倪。”

对于这样的吐槽帖,评论区迅速变成了医护人员的“吐苦水”阵地。湖北黄冈某医院副主任直言:“你们医院的儿科绩效低好歹还能撑着,我们医院的儿科直接没有了,被妇幼保健院整合,今后儿科的病人都得往妇幼保健院跑,其他医院连开设儿科的机会都没有。”河北某妇幼院的医生也感慨:“我们县里的妇幼保健院也被市级保健院接管,成立了新的集团。但近两个月绩效一直惨淡,还听说要引入新的绩效考核方案,减薪在所难免。”

绩效下滑的背后,很多儿科医生发现了原因。暑期效应让孩子们随着家人回老家或外出旅游,导致儿科就诊量骤减。而一旦进入秋冬季,流感高发期的到来,又将让儿科门诊重新人满为患。即便如此,医生们心知肚明,儿科绩效并不会因此有太大提升。河北医生感叹:“即使到了高峰期,儿科住院少、手术也不多,检查费用低,拿我们这儿来说,拍个片子再开五种药,总共不到100块钱,怎么指望有高绩效?”

虽然吐槽遍地,但也有人选择乐观面对。广西一位儿科医生鼓励同行们:“兄弟姐妹们,坚持住,苦也就这几年了。等到三明模式全面推广,全国大锅饭的日子就不远了。即便拿医生的平均工资,也比我们现在这种情况强多了。苦日子快要熬过去了,大家再坚持一下!”

儿科医生的艰难处境,在这番对话中一览无遗。儿科,曾经风光的“明星科室”,如今成为医院的“困境科室”,医生们苦中作乐,盼着政策的变化带来新的转机。无论如何,儿科医生们正在用他们的坚持,默默守护着每一个孩子的健康,也在等待属于他们的春天。

02

绩效低迷与生存压力下的艰难抉择

在段涛主任曾发出“救救产科”的呼声后,儿科也成为了焦点话题,儿科医生的生存困境逐渐浮出水面。近期,某医院的儿科医生在网络上抱怨“难发绩效”“需要预支工资”,这一现象实在令人心酸。事实上,儿科科室面临绩效低、就诊量下降的问题并非个例,近一年来,多家儿科由于经营困难而不得不关闭或与其他科室整合

今年年初,河北中西医结合儿童医院宣布停业。这家在2018年正式开诊的三级儿童专科医院,仅运营五年便宣告结束,令人唏嘘。根据医院公告,停业的主要原因包括“近年来医院的发展现状”和“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的社会因素”。虽然医院关停,但儿科资源被保留并转至新成立的心血管病医院进行整合,避免了资源的完全浪费。

而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陕西的西安雁塔天佑儿童医院。今年3月,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儿童专科医院宣布破产重整。经营不善成为其破产的主要原因,而员工工资拖欠长达7个月,更是加剧了医院的经营困境。与此同时,河南郑州某附属医院的儿科医护人员因绩效过低而集体表示离职意向。

有医生透露,每个月的绩效收入仅为1700元,甚至有几个月不到1000元。随着生育率下降,儿科医生面对的是就诊量减少、报销比例较高、患者费用支出较低的多重压力。有些家长甚至会为了几块钱的挂号费与医生争论不休,这让医护人员的工作更加艰难。

根据《2021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2020年我国综合医院的儿科门诊量为2.3亿人次,比2019年下降了16.7%。而在此后的几年里,儿科门诊量依然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令人不解的是,一边是综合医院儿科门可罗雀,另一边则是各地三甲医院的儿科人满为患。三甲医院的儿科医生们忙得团团转,特别是在秋冬季流感高峰期,更是常常连轴工作。而更多的综合医院儿科则陷入无诊可看的困境,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让儿科的整体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

对于公立医院来说,虽有政府支持,情况再差也能勉强维持。但对于民营医院,情况则更加严峻。许多在疫情前轰轰烈烈开设的民营儿童专科医院,随着生育率的下降、补贴政策的取消和绩效的低迷,纷纷走向倒闭的命运。四川某三甲医院的儿科副主任表示:“连公立医院的儿科都很难熬,更别说民营医院了。”她还指出,仅靠常规儿科业务很难维持盈利,因此许多医院正试图拓宽服务领域,关注儿童保健、眼视光、脊柱健康等热门方向,以寻求新的收入来源。

在这一困境下,儿科医生们的生活与职业选择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绩效低迷、就诊量下降、医护流失等问题无一不在压迫着这个原本充满生命力的科室。

03

三明医改能否带来希望?
在不少人看来,小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儿科科室面临困境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大三甲医院的儿科医生同样发出了“生存艰难”的抱怨。江苏某附属三甲医院的一位小儿内科医生坦言:“我们科室每天接诊的患儿络绎不绝,忙得不可开交,然而每月的绩效工资却只有3000元左右,和外科、肿瘤科比起来差距悬殊。看着自己忙了一整月却赚不了多少,真是让人后悔当初选择了儿科。”这句话道出了许多儿科医生的心声。
山东某三级妇幼保健院的一位医生则透露,他们两个院区在冬季流感高峰期,儿科每天的门急诊量超过1万人次,最高纪录甚至突破1.5万。然而,即便如此庞大的接诊量,科室的绩效仍然远远低于其他科室。因为儿科手术少,药物开销低,根本无法像其他科室那样通过手术和复杂的检查来创造效益。这让很多儿科医生心生失望,认为继续在儿科奋斗看不到出路。
数据显示,中国公立三级医院各科室中,放疗科的成本收益率最高,达到了20%,而儿科则是负收益,成本收益率为-14%。在这种背景下,儿科医生的绩效自然也处于低位。公立医院实行自负盈亏模式,医生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儿科医生的绩效考核大部分依赖于接诊人数,而患儿的治疗费用相对成人科室要低得多。再加上患儿的手术率低,三四级手术较少,儿科的经济效益与外科、内科等成人科室相比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公立医院虽然需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儿科因为低经济效益,往往难以受到医院领导的重视。对于医院来说,儿科既是必须保留的科室,又是“烧钱”的科室。这种局面让儿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打击,绩效低、工作负担重已成为困扰儿科医生的普遍问题。
在此背景下,许多儿科医生对即将全面推广的三明医改抱有极大期待。他们希望三明模式能够为儿科兜底,至少能让儿科医生按月拿到基本工资,而不是继续依赖微薄的绩效收入度日。虽然三明模式在部分地区已初见成效,但是否真的能如儿科医生所愿,解决儿科科室的“生存危机”,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及时掌握行业领域的研究热点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申请国自然就必须参考以往中标的申请书。那么我们该如何查询到近年来别人的国基立项项目呢?

必用神器:ZCOOL国自然基金查询系统

功能1:75万国自然立项数据

共计收75万基金项目数据,2023年全学科领域立项数据已更新!


注:平台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互联网络

功能2:AI可视化项目研究

独家更新【AI项目摘要】、【AI项目思路】以及【AI技术路线】3大王炸功能。提供成功项目范例,有助于申请人理解国自然的审评标准和期望更好地构建国自然标书!


功能3:2023最新中标项目,9大维度分析
系统归纳整理了【领域研究热点分析】、【学科研究热度分析】、【研究单位中标情况分析】、【项目负责人中标项目汇总】4大功能,多角度进行中标基金项目数据分析,助您在基金项目申请上“一投必中”



神器免费,永久使用名额限时领!

学术志录
最前沿的科研资讯,最有料的科研资源,帮你打通科研路上的第—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