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书写历史
顾艳
近读小阿瑟·施莱辛格所著《美国的分裂》,副题为“对多元文化社会的思考”,这本书出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今年二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多元文化的快速发展,一些多元文化主义者,偏激地将自己族群的文化置于美国历史中心,从而导致美国历史书写的失真、碎片化和分裂。
在这种背景下谁来书写历史?小阿瑟·施莱辛格责无旁贷地撰写了这本书,全面阐发关于“多元文化主义”问题的观点。他将“多元文化主义”,置于人类和世界历史发展与美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进行全面考察;并且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极端形式“非洲中心论”,进行了激烈的抨击。重申维持“共同文化”,对美国实现“合众为一”的立国理想的重要性。
然而他的这一观点,却遭到劳伦斯•莱文等一些历史学家的批判;只有著名政治学家弗兰克•克林伯格和萨缪尔•亨廷顿,对他用“周期”理论解释美国历史发展进程表示赞同。
说起小阿瑟·施莱辛格,不免让我想起他的父亲老阿瑟·施莱辛格,也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并开拓了美国史学研究的众多新领域,同时还是哈佛大学的历史学教授。老施莱辛格很早就鼓励小施莱辛格,“举起镜子观照每个事物,过去和现在的,要对自己看到的作出判断。”
在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方法等方面的观点,小施莱辛格深受父亲影响;但后来他凭自己的实力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这主要是他在哈佛大学历史系就读时,遇到了两位优秀导师,即著名文学批评家马西森和思想史学家派瑞·米勒。可以说,派瑞·米勒才是小施莱辛格学术上的真正引路人。他希望小施莱辛格通过对布朗森的研究,从而对十九世纪广阔背景做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小施莱辛格听从了导师的建议,在研究布朗森思想的过程中,关注到史学界对杰克逊民主传统的阐释产生疑问时,就从研究布朗森转到了研究杰克逊年代。于是,他从1940年冬,开始收集资料撰写书稿;到1945年9月,在波士顿出版《杰克逊年代》时,只有27岁。
第二年,小阿瑟·施莱辛格凭借《杰克逊年代》一书,斩获了1946年的普利策奖,从而确立了他在美国历史界的地位。这之后,他一发而不可收拾,陆续出版了《罗斯福年代》《一千天》等重要著作,并在1966年再度获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
回过头来,再说《美国的分裂》这本书,它所论及的“多元文化主义”所反映的民族多样性,以及文化多样性现象,是美国与生俱来的问题。美国自建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传统主流文化一直认为,美国是一个“大熔炉”;是各民族的避难所,各种族的移民在此熔化融合。不同族裔的文化也融合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强有力的、共同文化。但是长期以来,这种理想并没有成为现实,少数族裔,一直被主流社会拒之门外。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受到歧视和排斥,无法认同美国主流文化。
其实种族之间的敌意,是人类最为本能的反应之一。虽然人类历史,大部分都是各民族之间互相融合的历史。但大规模的移民,从一开始就产生了不同民族之间,互相仇视的情绪。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系列因素引起的共同作用,前所未有地促使移民迅速增长,从而使人口的混合成为新世纪的一个主要问题。其中冷战的消失,结束了意识形态冲突的时代,同时也使长期以来被意识形态所压制的种族问题,开始占据突出的位置。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英裔美国人主导着美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并且至今在很多重要方面仍然如此。大熔炉没有融合每个人,甚至没有融合每一个白人移民,对非白人移民而言更是如此。
因此《美国的分裂》一书,既是小施莱辛格学术观点的阐发,也是他履行自己知识分子职责的又一次具体实践。他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呼吁,希望社会恢复到正当和理性的道路上。但在时代的热烈和喧嚣中,这本书在他当年的写作和出版过程里,都充满了论战性质。这就让我们不难理解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一些略显极端的观点了。
2022年7月13日写于美国莱克星顿
顾艳,国家一级作家。1981年3月,在《北方文学》发表处女作。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在《人民文学》《作家》《大家》《钟山》《花城》《上海文学》《中国作家》等刊物发表作品。有作品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散文选刊》、《诗歌选刊》等刊物选载。出版长篇小说《杭州女人》《夜上海》《灵魂的舞蹈》《辛亥风云》,小说集《无家可归》《艺术生涯》,传记《译界奇人——林纾传》,《陈思和评传》;诗集《火的雕像》《顾艳短诗选》,散文集《岁月繁花》,以及译著《程砚秋与现代京剧发展研究》等29部著作。曾获多种文学奖,现居美国华盛顿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