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阅读张爱玲

文化   2022-08-28 10:55   美国  

阅读张爱玲

顾艳


最近,我观看了由张爱玲小说改编的电影《第一炉香》,又重新阅读了张爱玲的小说。我已记不清是第几次阅读张爱玲了,反正我比较喜欢她的作品。


张爱玲是中国三四十年代文坛有名才女,已被很多作家写了又写。她的传奇身世,是她的个性使然。无论从上海到香港,还是漂泊异乡美国,直至1995年在洛杉矶逝世;这漫长的75年生命历程,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她生命的独特魅力。我想这与她生在前清遗老官宦显赫之家,对世事变迁的敏锐感悟,以及在继母手里讨生活的那一段凄惶岁月,有直接关系。


人生是苍凉的,这是张爱玲作品最基本的色调。她在普通人性中发现人生真谛,展示人生沉重。她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又一个苍凉故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苍凉人生。《流言》、《红玫瑰和白玫瑰》、《沉香屑,第一炉香》,以及中篇《倾城之恋》等,都集中体现了张爱玲苍凉世界的迷人艺术魅力。而这些,全是她从1942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的文学辉煌,也满足了她“出名要趁早”的愿望。


综观张爱玲全部作品,我比较喜欢她的中篇小说《倾城之恋》。这篇小说不过三万余字,叙述了三十年代旧上海白公馆一个叫白流苏的少妇,在卑弱和虚荣的生活圈里,在白公馆众亲自私和薄情包围中,再次嫁为人妇的故事。张爱玲把故事写得哀婉动人,充满凄楚哀愁,却丝毫没有婚俗和颓废,让我在她清丽的文笔中,度过一个愉快又深思的夜晚。张爱玲是一个以女人的慧心,把三十年代旧上海写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的优秀女作家。


想起有一年去上海,我专门去了常德公寓。常德公寓,是一座有着浓郁意大利风格的八层建筑。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代旷世才女张爱玲与母亲、姑姑就住在这栋楼的6楼第65室;那时名为:爱丁登公寓。那天,我为了拍张爱玲家六楼的阳台,站到马路半中央,伸长脖子,对准焦距,那感觉好像胡兰成和张爱玲还在阳台上谈恋爱似的。


如今的常德公寓,不让人参观。我只能用手摸摸油漆斑驳的褐色玻璃门,那门把手仿佛还有张爱玲的余温。幸运的是隔壁有家书吧,推门而入,一整排书架引人注目,一本本书安静地伫立在书架上,大多是张爱玲在台湾皇冠出版的作品,几乎涵盖了她的一生。


书架边,那些挂在墙上的张爱玲照片,似乎在告诉我们:几十年前,张爱玲就在这地方,一边喝咖啡,一边写作;有时,一呆就是大半天。她的《金锁记》、《倾城之恋》等,都在这地方诞生。


我在书吧里点了一杯咖啡,还要了一份手工糕点。书吧的菜单上,是张爱玲的素描头像,令我欣喜。店堂里,幽暗的灯光下,流淌着上海百乐门音乐《香格里拉》,浓浓的旧上海韵味恣意蔓延,恍若隔世。


我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边喝咖啡,边阅读;人生的苍凉,就是张爱玲作品中最基本的色调了。此时,我是如此靠近张爱玲的灵魂,靠近她生活过的地方。她在这里成名,红遍大上海,遇上心爱的男人胡兰成;伤离别,心碎,离异,出走。


一个才女的沉浮,由绽放,盛开;到枯萎,凋谢。这是何等折磨人的境遇,让心智高傲的女人,从此萎谢了。当然,爱是唯一的邂逅,只有懂得才能相爱;只有相爱过了,才懂得你是我的唯一。所以,也因为懂得,张爱玲才垂下了她那高高的头颅。




早年,我阅读张爱玲的作品,喜欢她在普通人性中发现人生真谛,展示人生沉重。在她的妙笔生花中,其敏锐、凌厉,练达,均能感觉到她世事洞察,直刺人性最隐蔽、最冷酷,最荒寒的一面。


1955年,张爱玲抵达美国,与美国剧作家赖雅结婚。这年赖雅63,张爱玲36。虽然结婚了,但我相信胡兰成很难从张爱玲心里搬走。因为邂逅是唯一的,懂得也是唯一的。这个爱丁顿公寓的阳台,曾经因为爱而窃窃私语的阳台,只能容下一个男人。


重温张爱玲,眼前满满都是张爱玲的身影:那个少女时被父亲责罚,囚禁在小屋里长达数月,病得奄奄一息的张爱玲。那个成名后,穿着合身的桃红色旗袍,挽着胡兰成的手臂,缓缓地走在赫德路上的张爱玲。这些天,张爱玲满满地搅拌了我午后的时光,温暖而沧桑。



顾艳,一级作家,文学教授,已出版著作29部。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原杭州大学)。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7年初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和夏威夷大学做访问学者。2009年至2012年,访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并被斯坦福大学东亚系邀请做以《历史叙事与文学虚构——辛亥革命的前世今生》为题的系列文学讲座。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大家》《钟山》《花城》《作家》等刊物发表作品,获过多种文学奖。有作品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散文选刊》、《诗歌选刊》等刊物选载。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夜上海》《灵魂的舞蹈》《辛亥风云》,小说集《无家可归》《艺术生涯》《九堡》等,曾任教于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现为北美作家协会学术部副主任,第一届北美东西文学奖评委,居美国华盛顿特区。



作家顾艳
顾艳教授的文艺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