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能力强弱与安全感有关吗?这个话题很值得我们探索。
个人能力包括生活能力、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所有的能力组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的综合能力。
这个能力一方面是我们不断学习、锻炼、努力的过程中掌握的,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我们主观的意愿。
比如,有的人能力挺强,他完全可以把这个事儿做好,但他不愿意做,因为他觉得做得越多越吃亏,做得越多越被忽略。
而主观上的这些就跟我们的安全感有关。
首先我们来看看到底什么是安全感。
安全感就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当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
比如老师打电话来告状说孩子在学校怎么淘气,领导电话追过来说我们有个工作没做好,父母打电话说出了个什么事……
总之就是在一个压力事件之下,我们着急、恐慌、担心,产生了焦虑和恐惧。
如果我们能快速的从这些焦虑、恐惧的情绪中脱钩,就能冷静沉着下来,就有能量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但如果不能脱钩,就会陷在焦虑、恐惧、自责等负面情绪里,然后你就会只顾着发脾气了,虽然你本身具备解决那些问题的能力,但陷在情绪之下的你全都发挥不出来了。
所以,安全感也是一个脱钩的能力,练习迅速脱钩的过程也是提高安全感的一个办法。
其次,安全感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是对可能出现的身体或者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一个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确定感和可控感。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对现在和将来都是有各种需要的,这种需要有心理需要,也有现实的需要,但是在面对需要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能够稳下自己去面对它,并且有能力去掌控它,这就跟我们的安全感相关了。
比如,体检报告显示我们的乳腺有一点问题,
但是医生说问题不严重,去三甲医院复查一下,即使有病变也是良性的,吃药就可以。
这时候,安全感高和安全感低的姐妹她们的反应是完全不一样的。
安全感高的姐妹,她可能就不会有太多的担心,她会先去复查,如果和医生说的一样不严重,那就遵医嘱,按时服药,配合治疗,然后做好健康计划,每年定期做个全面检查。
她对还没有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确定感,对结果也抱有积极的预判。
但如果是安全感非常低的姐妹,她可能会被吓得不轻,在家里哭一个礼拜都不敢上医院,怕万一到了医院查出来是晚期。
也不敢跟同事和领导说,怕领导知道她身体不好万一把她开了,那就处境更艰难;怕同事知道了在背后嘲笑她,所以她就回避拖延、不面对。
这就是没有安全感的人在解决问题时是一种无力感和失控感,她对事情和人性的解读都是比较负面的,对结果抱着消极的预判,本来没什么事,都是被自己给吓出了事。
这两个案例也可以看出,我们生活中的能力跟我们的安全感是相关的。
安全感高的人,他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开心的、愉悦的、舒缓的。
安全感低的人大多数的时候都是紧张的、惶恐的,惴惴不安的。
安全感是心理需要中排在首位的要素,也是人格当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
安全感的建立是在幼年,特别是在一岁之前,这个时候安全感的建立是从爸爸妈妈,特别是妈妈那里获得的。
只要爸爸妈妈,尤其是妈妈给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及时的、温暖的爱和响应,孩子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安全感的人格基础。在这个人格基础上再逐渐发展,孩子就会发展得很好。
安全感要是不好的话,那么孩子的基础没打牢,往后走起来就比较累。
在心理学上,不同流派对安全感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
精神分析流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认为,有三个不安全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展,甚至在他成年后会引发某些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比如睡不着觉、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等。
第一个不安全因素,受害者情结。
如果某个人觉得自己是弱者,他就会有很深的受害者情结,就总觉得别人会无缘无故的伤害他,总觉得在哪个地方会潜藏着某种危险。
第二个不安全因素,被看不起的恐惧。
尤其是在男性当中普遍存在,比如害怕被同事或妻子看不起,他们很害怕在工作或家庭中有他搞不定的事,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些都会是他内心最恐惧的。
第三个不安全因素,自卑情结。
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总担心自己没有价值,不受欢迎,会被别人抛弃,总之会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担心,哪怕没有这样的事发生,但他心里的那种感觉一直是在的。
弗洛伊德认为,安全感在幼年时期就产生了,但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些欲望和他的一些需求能否被满足,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他安全感的发展。
就是一岁之前安全感的基础产生了,但不代表它一成不变,后面安全感还要继续发展,至于是向好的方向发展,还是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取决于孩子的需要是否被家长满足。
比如心理需要,孩子想妈妈抱抱或讲故事,如果家长给予满足了,孩子的安全感就会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比如一些合理的物质需要家长没有满足,要么是买不起没有给买,要么就是买得起不想给买,当这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话,孩子的安全感就向糟糕的方向去发展。
哪怕在物质需要上我们确实有困难,满足不了他,但是心理需要必须及时满足。
比如孩子要一件衣服,还挺贵的,大几百,家长觉得性价比不高,不想买。
如果我们拒绝孩子的时候是这样的“天天就知道买买买,一点都不懂事儿”那孩子的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物质需要也没有得到满足,对孩子来说伤害真的好大。
家长正确的做法是,在心理需要上满足他,比如你这样说,“好的宝贝,妈妈知道了,妈妈也特别愿意给你买这件衣服,但是咱们这个月可支配的钱不够,咱们一起做个计划,看哪些地方可以节俭,然后妈妈也努力工作,增加一些收入,争取下个月就攒够给你买衣服的钱,好不好?”
等攒够钱给孩子把衣服买到了,还要告诉孩子“你看,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做计划,很快就攒够买衣服的钱了,只要我们一家人精诚合作,什么事情我们都能够做到”,这样孩子的心里就特别有力量,就觉得爸爸妈妈爱他。
不仅他的心理被满足了,他也学会了好多能力,比如遇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不焦虑,知道去努力,知道做事情要有计划,计划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所以他不会因为节俭而降低生活质量,他学会了很多的能力,这才是我们家长应该做的。
如果我们家长没有做好的话,就会让孩子产生很多的焦虑,长大之后就会有金钱焦虑,慢慢就会泛化到他有生存焦虑。
为了减轻焦虑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这个孩子就会用各种各样的防御机制去保护自己。
比如退行、否认、合理化等这些适应性不良的防御机制。
他通过这些防御机制去寻求安全感,达到他内在的某种平衡和自我安慰,并且这些防御机制还会被带到成年。
比如退行机制,幼年时期父母不给买糖吃,他就撒泼打滚,又哭又闹,折腾半天妈妈给买了,他拿到糖的那一刻他的安全感被满足了,他的需要被满足了。
成年之后他想要什么东西还是靠撒泼打滚,连哭带闹,但是在成人社会里,可没人吃这一套,对吧?
新精神分析流派卡伦.霍妮认为,当父母在儿童早期不能满足孩子的安全需要和满足需要时,孩子就会产生基本焦虑。
并且这个基本焦虑会伴随他一生。
当父母对孩子冷漠、轻蔑或过分的颂扬,或缺乏赞扬,缺乏令人信赖的温暖,或者父母吵架时逼迫孩子站队,家里充满敌意的氛围时,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一种基本敌意。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之后,他就会把这种敌意泛化到其他人的身上,比如泛化到同学、同事、领导、老师、爱人、公婆甚至自己孩子的身上,他就变成了一根刺头,跟谁都容易产生矛盾、敌对、争吵、攻击的关系。
因为儿童自身的渺小和无助,他又必须依赖父母,因而必须压抑着对父母的敌意,这种压抑的直接结果就导致了儿童把敌意投向了整个世界和整个社会,他会认为世界的一切都对他们充满了威胁,充满了敌意。
所以,安全感低的孩子,他会恶意的解读这个社会和社会上的人和事儿,把自己活到了周围人的对立面。
当他把他的敌意继续压抑带到婚姻里去释放的时候,就会导致他的婚姻关系非常的糟糕和混乱,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他早期的安全感。
新精神分析流派另一个代表人物埃里克森认为,在孩子6岁之前,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学会信任,尤其是信任这个世界。
因为你只有信任这个世界,你才能够融入这个世界。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如果受到了看护人良好的照顾,尤其是母亲对婴儿采取了慈爱的态度,能让婴儿感到舒适、满足,这样婴儿就会产生最初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然后孩子才会慢慢的把这种安全感和信任感泛化到整个世界,对世界充满信任和期待,他才会有很强的的目标感。
比如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迷茫了,不知道将来干什么,没有目标,也不知道怎么融入这个社会,他觉得社会很可怕。
就是因为他的爸爸妈妈描述给他的就是人心黑暗,坏人好多,社会很险恶。
所以这些孩子到了青春期他就走不动了,不敢走了,走不下去了,就非常的迷茫。
然后一方面是恐惧,一方面又知道我不能这样,这样的话我这辈子就毁了。
他的心理冲突得越厉害,孩子就越没有力量。
然后他就沉迷游戏,沉迷手机,沉浸在虚拟空间里让他暂时忘掉现实中的烦恼。
但是他忘得掉吗?忘不掉,对吧?所以他就越沉迷游戏,越自我否定,越焦虑,然后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埃里克森认为,家长要对孩子善解人意,给孩子温暖的抱抱,给孩子无条件的接纳。
父爱和母爱是建立孩子基本信任的一个过程,也是消除孩子基本焦虑的一个过程,也是婴儿的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基础。
比如,6岁之前孩子入如果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爱,他就会建立很好的安全感,到了青春期时他才能具备同一性成熟的条件。
否则的话,这个孩子就算是个天才,只要6岁之前父母没有给到孩子很好的这种爱和接纳、温暖、信任、安全,那孩子到了青春期出事儿是必然的,比如不上学了。
而人文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安全感越高的人,心理越健康,越善良。
安全感越低的人心理越不健康,他给别人的感觉就越不好,在别人的眼里看到的是他不够善良。
但是从他的本性来讲,他是愿意做一个善良的人的,只不过是他的心理指标没有建立好。
人文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马斯洛,他从多个方面对具有安全感和具有不安全感的人进行了对比发现,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感到被拒绝,感到不被接受,感到受冷落或者是受到嫉妒、歧视。
他们感到一种孤独感,被遗忘被遗弃的感觉,他们经常感到威胁和焦虑,他们会有人性本恶的人生观,觉得这个世界没有好人,都是坏人。
因为他认为人性是坏的、恶的、自私的、危险的,于是他就对别人抱有不信任的、嫉妒的、傲慢的、仇恨的、敌视的态度,
他们会表现出悲观的、消极的、负能量的倾向,不仅如此,他们又总是不满足的、委屈的、抱怨的、紧张的。
他们容易感觉疲劳,什么都不愿意做,或者刚做点什么就觉得累,觉得委屈了。
还总是表现出紧张兮兮神经兮兮的,这是他们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而且,他们还会表现出有强迫性内省的倾向,就是病态的自责,就是他什么事儿没做好就要内省。
但是他不仅内省事儿,还要内省自己,觉得是自己不好,所以大家才不喜欢他。
比如觉得自己很糟糕,长得不好看,皮肤又不白,身材又不好,又没本事,所以大家都看不起我。这就叫做病态的自责。
他太过于敏感,于是有着非常强烈的自卑感和自我谴责的倾向。
自我谴责,越谴责他越难受,那怎么办呢?要么自杀,要么就不断地谴责别人,通过谴责别人来缓解自我谴责的焦虑。
所以外向的人容易谴责别人,内向的人最后就走到了自杀,我说的是最终,但是过程当中内向的人也有可能谴责别人。
因为没有安全感,他就不停的去寻找安全感,不停的在努力,但是他寻找的过程,努力的过程,他用的方式基本上都是不成熟的,是会给别人带来伤害的。所以尽管他很努力,但最后他也没有得到安全感。
他在努力寻找安全感的过程中,他表现的就是自私,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这也很好理解,想想,他自己都没有安全感,他那么努力都补不上自己的安全感,哪还有能力去考虑别人,对吧?
就好比一个饿了几天的人,好不容易拿到一块面包,他是不可能有分享的能力的。
所以,安全感低的人都很自私,他不愿意为别人做事情,稍微做一点对他人有价值、有爱的行为,他就觉得委屈。
但是当他自私成功的时候,他就特开心、特得意洋洋,因为那一刻他觉得他的安全感得到了满足,所以他就特高兴。
马斯洛认为,有安全感的人他的表现是这样的,
感到自己被人喜欢,被人接受,可以从别人那里感受到温暖和热情,他们有一种归属感,感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在这个群体中,他们会有满足感和幸福感。
有安全感的人一旦进入婚姻,就能够在婚姻里感到满足,也可以从工作的环境里得到满足。
当他们满足了,他们就愿意付出能量,愿意贡献自己的价值,很愿意去照顾别人,帮助别人,努力工作。
他们会将世界和人生理解为惬意的、温暖的、有爱的、仁慈的,所以见人就亲。
这种亲是一种友好的、由内而外的,表现出的就是对他人抱有信任的、宽容的、友好的、热情的、乐观的、积极阳光、正能量的。
然后他也不会说发脾气或表现得很焦虑,他们是以问题为中心的,任何时候他关注的都是怎样解决问题。
做任何事,他不是只考虑自己,他会考虑这个环境和这个群体当中所有的人,他懂得为他人着想。所以说安全感越高的人越善良,因为他们关注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关注对他人的统治或控制。
安全感低的人他就总想控制别人,你得这样你得那样。
比如,过生日你就得给我买蛋糕,买了蛋糕才能证明爱我,不给我买蛋糕就是不爱我,一旦我预感到你不爱我了,我就焦虑,愤怒,就发脾气,这是安全感低的人的表现。
所以,安全感低的人,他们总是给别人带来好多的压力,跟他在一起生活,别人也特别的累,甚至是极其的痛苦。
而安全感高的人,他是自给自足,他对别人没有过度的期待,更不会去控制别人。
比如,同样是过生日,他们会觉得过生日的方式有很多,你给我买蛋糕最好,不给我买也无所谓,我可以自己去吃顿好的为自己庆祝,我还可以组织一次家庭聚会庆祝我生日,
他不会只盯着蛋糕不放,而且这个蛋糕也并不一定只有你给我买。
总而言之,安全感高的人他有很多种渠道来获取安全感,同时他也能够自给自足,所以他对别人不控制,自然他就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那我们如何提高安全感?
第一个方法:正确的认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生活中可能确实存在一些让我们担心的事情,但是如果过于担心,让担心成为一种负担,就会束缚我们的手脚,局限我们的行为,体现在我们的能力僵化,对事物真相的认识不足。
第二个方法:建立合理的自我评价体系。
经常感到不安的人可能对这个事情的认识过于消极,认为这个世界充满危险、黑暗、敌意和挑战,像一个充满互相残杀的角斗场。
也可能是他们的自我评价体系出了问题,如果能合理的评价自己,相信自己的工作和人际交往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那么内心的不安和焦虑也会慢慢消失。
安全感是我们的心理能量,只有心理能量越强,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所以说,一个人的能力跟能量是相关的,而能量又跟安全感相关,安全感发展得越好,心里就会有更加的笃定,能量就越足,做事情、想问题、看待人就越积极,就越不怕困难,越能够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长按扫描二维码
或搜索微信号:marry257
更多女神成长营介绍,点此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