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组建和发展兵团,是强化国家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多年来,兵团以屯垦戍边为使命,在天山南北的戈壁荒漠和人烟稀少的边境沿线,建成一个个农牧团场。祖国西北边陲,医疗戍边工作持续深化,为边疆稳定、民族团结与进步,注入不竭的健康力量。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医共体——总医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及其多家分院,近距离接触基层医生代表,感受兵团精神的内涵。
天气转冷,羊群掠过金灿灿的草场,被赶往暖和些的冬窝子。一年四季的转场,叙说着动人的故事。
10月25日,李琳(右)入户随访后,居民一路跟随到门口与他告别。本报记者 孙韧 摄
远山落了白雪,近处飘着细雨。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庙尔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中心副主任李琳的诊室与输液室门对门,方便他随时观察患者情况。面对患者,他总是热情洋溢,哈萨克语脱口而出。
李琳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兵二代”,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融于他一身。他的工作轨迹以庙尔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圆心,辐射周边多个牧场。
近日,在李琳入户随访时,74岁的丰宪连对他说:“你一定能干到80岁!”李琳今年59岁,这些日子以来,他快退休的消息不胫而走。“李医生可不能退休啊!”当地居民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37年了,李琳从“马背医生”变为“摩托医生”,再到如今有了那辆快报废的小皮卡,17万公里巡诊路下来,那个曾经一身牛劲的小伙子,已染上了岁月的风霜。
走不出的庙尔沟
10月25日,李琳(右)带着年轻护士一块出诊。本报记者 孙韧 摄
用李琳妻子李秀梅的话说,这个男人一辈子都待在庙尔沟。“克拉玛依市这么近,都没带我去过。”李秀梅说,自己也会羡慕那些可以去远方看风景的人。夫妻俩一块吃过苦,又始终相濡以沫,这里面既有平实的生活,也不乏惊心动魄的经历。
“以前团部环境艰苦,都是土坯房,道路也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李琳回忆说,1988年,他退伍,被分配到九师一七〇团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刚工作时还有点不适应,条件实在太差了。“但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得想办法把工作干好。”这是李琳的追求。
用了一个月时间,李琳熟练掌握了骑马技能。为了和少数民族职工群众、牧民无障碍交流,他暗下决心学好哈萨克语。从入门到精通,李琳用的是笨方法。他会把常用的哈萨克语译成汉语记在本子上,时不时翻看以巩固记忆。李琳现场拿出纸笔作演示:“比如,数字1是‘波流’,2是‘也沟’,3是‘雨休’……再加上日常多和牧民沟通,慢慢就能流利使用哈萨克语了。”
1990年,李琳还是个小伙子,特别有劲。他主动提出到距离团部最远的三连工作。与他结婚不久的妻子也一同前往。三连距庙尔沟30多公里,连队有58户居民,90%以上是哈萨克族。卫生室面积不足20平方米,白天用来看病、晚上用来住人。连队不通电,晚上照明全靠马灯,食物几乎只有洋芋和萝卜。“那时候生活里见过的蔬菜种类不多,第一次见到西红柿,忍不住好奇,‘这是树上结的吗?’”李琳用一句玩笑,将苦日子的回忆一带而过。
李琳亲眼看到,有牧民职工由于缺乏健康观念,发生了许多意外。当鲜活的生命在眼前消失,他感到万分悲痛。“在这以后的工作里,我千方百计地向当地牧民宣传健康知识。”李琳表示。除了在卫生室开药、打针,李琳大部分时间要到山里去巡诊、出诊。
“有10个牧业点,每7天要去巡诊一圈。快的话巡诊一圈要两三天,慢的话要五六天时间。我出门全靠骑马,这么多年来已经换过4匹马了。早些年物资匮乏,我出门前装几块奶疙瘩,饿了就嚼两块;渴了就喝渠道水,冬天就抓两把雪来吃。”李琳回忆说。
记者问李琳:“四处巡诊的时候,牧民如何找到你?”李琳回答,虽然那时候没有通信设备,但牧民们会骑马传话,一打听就知道他到了哪里。就这样,李琳的名字在牧区飘荡、回响着。
风雪中的无畏奔赴
10月25日,李琳在庙尔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患者。本报记者 孙韧 摄
在庙尔沟,每年最寒冷的日子,气温要降到零下40℃左右,大雪封山也时常发生。在李秀梅的记忆里,1995年下过一场大雪,李琳出诊很久才回来。“他的手、脚都(要被)冻掉了!”李秀梅说,当时李琳到家时,手脚都没了知觉,又不知道路上摔过多少次,使用雪搓的法子才逐渐恢复过来。如今,李琳伸出手,指节处都是肿大的,皮肤也很是粗糙。“我患有关节炎,应该是之前出诊时冻出来的。”李琳说。
诊室里,李琳刚刚接待完一名患者。“他哥哥的两个孩子,都是我接生的,现在都快成年了。”李琳骄傲地说,“我先后接生过300多个小孩。其实,我在一开始面对产妇时也没那么多经验,但为了守护牧区群众安康,我就尽可能地去学习。”
李琳回忆,2017年12月的一天,风雪交加,自己正准备下班时,一个浑身是雪的男子冲进屋来,哆嗦地说着哈萨克语。原来,他的妻子就要临产了。他家住在距离庙尔沟50多公里的冬窝子,他开着小汽车前往托里县医院,车却在距离庙尔沟一两公里的路上意外抛锚了。
积雪没过膝盖,他们几乎是爬着赶路。“赶到车子坏了的地方,我看到产妇趴在车后排,羊水破了,裤子都结了冰。产妇声音虚弱,话都说不清了。我马上进行紧急处理,婴儿成功分娩。我又继续给产妇治疗,待情况稳定后,托人把他们送往县医院。”李琳说。
李琳还接生过自己的孩子。可提起这件事,李秀梅就忍不住嗔怨几句:“那天他出诊去了,留我一个人在家,怎么等他也不回来。等他回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去县医院分娩了。”那个夜晚,李琳给自己的孩子接生,好在一切顺利。
李秀梅曾随丈夫一起出诊,这让她逐渐理解他。有一次,李琳遇到了一个特别棘手的产妇,孩子脐带绕颈。李琳艰难地守护,终于母子平安。同是母亲的李秀梅看到,丈夫面对那么急迫的情境,丝毫不慌乱。“这是救命的事,从那以后我就不说他了。”李秀梅说。
“李医生给了我父亲第二次生命。”牧工杨宏霞说,她父亲今年86岁了,从2017年开始,身体状况就不大好,频繁突发疾病。好几次她急得浑身发抖,哭出声来。无论是三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雪,李琳总是一接到电话就第一时间赶来,没有过一点怨言。
从出诊包到出诊箱
10月25日,李琳到一户哈萨克族居民家中随访,为他们带去了所需药物。本报记者 孙韧 摄
在采访过程中,李琳拿出了很久以前使用的出诊包,里面有一个水银血压计、一个听诊器、一个老式收音机、一个手电筒。“那时候不能使用现在这种出诊箱,马受惊的话,很容易摔坏。”李琳说。
“这个出诊包是牛皮制作的吗?”记者好奇地问。“应该是人造革。”李琳指着听诊器上的软管说,“这个更换过很多次,办法总比问题多,可以使用汽车的输油管。”这些年,当地交通有了改善,加上小皮卡的助力,李琳开始使用容量更大的金属材质出诊箱。
来到52岁的吾拉孜别克·阿吉伯家中,可以感受到哈萨克族大家庭的热闹氛围。高血压、关节炎、肺心病……李琳可以说出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还带来了其所需药物。大家轮流来到李琳身边,主动要求测量血压。
如今,庙尔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加入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医共体,还增加了放射、B超、心电图等检验检查手段,医务人员扩增至9人,服务周边6000多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院长胡咏泉说,自2021年以来,该院作为医共体总医院先后选派两名专家担任分院的院长,还长期派驻14人次、短期派驻50余人次。此外,通过绩效、编制资源倾斜开展帮扶等方式,鼓励引导人才到边远艰苦地区任职。
庙尔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了李琳,其他8名工作人员都是近年来扩充进来的。来自贵州省的护士张涛就是其中一个。
在出诊时,李琳常常带上新入职的年轻人。张涛说:“李琳对患者特别有耐心,大家对他评价都特别高。他也尽可能把积累的诊疗经验传授给我们,之前遇到外伤患者,还手把手教我缝合。”
奶茶、酥油、馕等食物,是牧民们的家中必备。它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含盐量高。由于常年吃的是这些食物,牧区不少居民患上了高血压。多年来,李琳积累了丰富的高血压人群健康管理经验。“我会根据患者情况,判断他们的分型,制订治疗计划。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我还要求他们每周来量血压。”李琳说。
“我会一如既往地干好我的工作,只要患者需要,我就会一直坚持走下去。”李琳说。
记者手记
医疗戍边:在荣光里与时俱进
10月25日,李琳开着小皮卡出诊。本报记者 孙韧 摄
在庙尔沟一带,李琳被看作“人民的好医生”,这是当地居民对他发自内心的夸赞。
2021年,李琳所在的卫生室升级成了庙尔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琳作为兵团基层医务人员的代表,所体现的是兵团人的韧劲。他以医疗戍边为己任,以当地居民突出健康问题为导向,不断创新发展。
离开庙尔沟后,记者来到第九师白杨市医共体总医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见到了与庙尔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似的景象。随着医疗服务能力的提档升级,当地居民对医院的认可度极高。医院年门诊量达到35万人次,五成以上为当地患者,其中又有近六成是少数民族。记者了解到,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有团场分院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所。建院55年来,该院一直承担着九师师直地区、11个农牧团场各族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任务,同时辐射至塔城、额敏、裕民、托里等周边县市。
在该院医学影像科,记者在电脑系统中看到了各分院传来的医学影像资料,其中就包含来自庙尔沟的远程申请。该科医生杨少华说,远程互联互通提高了基层诊疗服务能力,给患者带去便捷与实惠。总医院医生收到申请,会立即进行处理,出具诊断报告。
“近年来,医院深入推进兵地融合发展,牢固树立‘兵地一盘棋’意识,通过促进兵地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共用,让各族群众共享优质医疗服务。”胡咏泉骄傲地说,尤其是在对口援疆工作的推动下、辽宁援疆专家的支持下,医院各个学科的发展可谓齐头并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一六三团分院院长尹卫东说,在辽宁援疆专家及“银龄专家”等的帮助下,该院内、外、妇、儿等科室的能力全部提升起来。该院还开设了口腔科、内分泌科等特色科室。
2023年4月28日,白杨市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挂牌成立。作为我国最年轻的城市,它是小白杨哨所与戍边文化在传承延续中涵养的一方红色沃土。如今,在白杨市,一个个基建项目拔地而起,好一番热闹景象,这些变化也给尹卫东压了担子。
“白杨市布局巴克图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随之建立职业病体检中心。随着本地居民老龄化程度加深,我们计划引入居家智慧养老系统,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尹卫东说,他们的家庭医生团队也进行了人员扩充,除了连队卫生员、临床医生、公卫医生、医共体总医院专科医生外,还加入了口腔科医生、中医师和药师,多元化服务当地居民。未来,该院还会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尤其是要守护好失能、半失能等特殊老年人。
第九师白杨市医共体的蓬勃发展,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得益于医疗资源的整合与下沉,以及服务模式的创新与优化。紧密型医共体的构建,实现了医疗资源的高效配置。一路走来,美好的健康蓝图与边疆的大好河山相合。
李琳和众多医务工作者以坚守为笔,书写着医疗戍边的时代新篇章。在新征程上,医务工作者们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将医疗戍边的使命与现代医疗理念深度融合。在荣光里与时俱进,健康之光正照亮边疆每一个角落。
文:本报记者 孙韧
编辑:杨世嘉
审核:赵星月 潘华虹 闫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