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患病率达20%,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造成的经济损失大于癌症、艾滋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总和……随着10月21日世界镇痛日以及中国镇痛周的来临、相关科普宣教活动的开展,作为疾病的慢性疼痛进入人们的视野。
今年世界镇痛日的主题是“关注疼痛的性别差异”。“慢性疼痛的产生、表现、疗效反应等存在性别差异。”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表示,这种不同,既有生理病理机制的因素,也与不同性别的社会心理、社会角色相关,因此也对临床治疗带来了不同的影响。以往,学界和公众虽然对这种差异有模糊的感知,但具体研究和关注不够。今年的主题提示,当他和她的痛有所不同,大家要如何积极发现、思考、应对。
差异从何而来
“人们想到、观察到的疼痛性别差异,一般都与性别的显著生理差异相关。比如,女性的生理痛、分娩痛,男性的前列腺炎等。”国家疼痛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表示,有研究比较过不同疼痛疾病在不同性别中的患病率。其实,针对更多、更深层次的不同,发现和研究远远不够。比如,从基础研究方面,就要探讨不同性别疼痛的生理病理机制差异。
据了解,在以往的疼痛学基础研究中,一般将雄性动物默认为研究对象,雌性动物并没有被特别纳入,性别差异在临床试验中也常常未得到充分考虑。但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动物和人类在激素、遗传、分子细胞等层面都存在性别差异,这些差异在疼痛反应中尤为明显。
“比如,疼痛的性别差异与性激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韩济生介绍,男女的性激素水平、内源性镇痛系统以及大脑结构、神经递质等都有一定差异,或许能解释男女疼痛的不同从何而来。
有研究表明,睾酮对疼痛和炎症反应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因此睾酮水平较低的女性相比男性也会产生更高频率的肌肉骨骼疼痛。还有研究从细胞层面展开,发现慢性疼痛性别差异受到多种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小胶质细胞对雄性疼痛起到主要作用,T细胞、巨噬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也在疼痛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具体的调节机制在性别间并不完全相同。临床也发现,男性和女性对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的药效反应、血药浓度存在差别……
不少专家认为,对性别差异及其机制的研究,未来需要在各个层面进行。在临床研究中,也应加强对疼痛感知、诊疗效果等方面的观察、报告和管理,加强学术交流,加快从更深层次理解性别在疼痛中的作用。
治疗因何不同
除了基础研究,不少疼痛科医生在临床诊疗工作中,面对不同性别的患者,也能明显感受到差别。“比如,就诊者中女性更多。”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朱谦介绍,在他的门诊中,女性患者能占到六成甚至更多。
这种感受在疼痛科医生中非常普遍。一项覆盖全国多地医疗机构的调查显示,2023年疼痛科接诊收治的患者中,女性占比达59.6%。
除了患者比例,人们到疼痛科就诊的病种也因性别不同而各有偏重。韩济生表示,纤维肌痛、偏头痛等,女性患者发病率更高。许多流行病学研究也得到了共性结论:相比于男性,女性在神经性疼痛如头痛、肌肉骨骼疼痛、纤维组织肌痛、颞下颌关节疼痛、应激性内脏疼痛等疾病的患病频率更高且机械痛阈值更低,存在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疼痛科医生的另一普遍临床印象是,痛风、强直性脊柱炎在男性患者中更加多发。
在治疗上,随性别差异而表现出的效果差别也已得到初步认知。有受访专家举例,对于阿片类药物,女性通常需要更高剂量才能达到与男性相似的疼痛缓解效果。在止痛药的副作用上,男女也有差异。“原来,我们在临床上主要关注患者的疼痛强度、不良反应、血药浓度、缓解情况等,今后要增加一个性别维度,在复杂的诊断、治疗决策、效果观察报告等环节,将性别作为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朱谦说,归根结底,疼痛科医生的目标是为每名患者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疼痛管理。
关爱各有侧重
采访中,专家们还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社会心理因素在不同性别疼痛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及产生的影响。
韩济生表示,慢性疼痛产生、发展的性别差异,与其各自社会功能角色的特殊性有关。
朱谦发现,女性患者通常对疼痛的描述更加充分。而由于男女在疼痛的病种、表现等方面的差异,有时也会出现伴侣对自己疼痛的不理解。“比如,有的女性患者描述自己哪儿哪儿都疼,这常常会指向女性比较常见的神经肌痛,但该病在男性中相对较少,她的伴侣可能就会觉得这是一种夸张的表达,甚至根本没病。因此,要加强对疼痛性别差异的宣教,消除误解和忽视。”
临床中还发现,心理干预、放松技巧可能对女性缓解疼痛更有效。“这也提示,要给予女性更多的宽容、理解和关爱。比如,女性中多发中枢性疼痛,要鼓励她们更多地走出门、社交,享受生活的乐趣。”朱谦解释,因为中枢性疼痛患者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时疼痛会明显减轻。
还有研究认为,男性可能更需要行为干预和教育来提高对疼痛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但总体来讲,目前对于社会因素如何影响疼痛治疗效果的研究探讨还很有限。”樊碧发表示,因此,今年世界镇痛日的主题,与其说是某种结论的发布,不如说是一项提示、倡导,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到这种差异,在未来进行更多更切实的研究和发现,并由此给疼痛患者带来更适宜、有效的关爱。
文:本报记者 崔芳
编辑:刘嵌玥
审核:崔芳 潘华虹 闫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