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两项新工具实施进展顺利;证监会: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周金融评论(2024.1.20-2025.1.26)

财富   2025-01-27 19:23   北京  


热点

聚焦

01

证监会: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A股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五部门召开的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的国新办会议上指出,更着眼长远,从建立适配长期投资的考核制度、投资政策、市场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制度安排。一是提升实际投资比例。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10%,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A股。二是延长了考核周期。实施长周期考核,能够有效熨平短期市场波动对业绩的影响。三是进一步巩固形成了落实增量政策的合力。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一项系统工程。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益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市场稳定性提升‌。中长期资金如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具有“压舱石”作用,能够减少市场的短期波动,降低市场投机性,改善投资者持有体验‌。二是‌投资者结构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将提升机构投资者占比,推动市场更加理性和成熟。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性和风控能力有助于引导市场健康发展‌。三是‌增量资金提振信心‌。政策鼓励保险、养老金等资金加大权益投资比例,为市场带来可观增量资金,同时释放政策利好信号,提振市场信心‌。四是‌生态优化‌。通过优化分红、回购、定增等机制,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吸引更多长期资金。中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有望与市场形成良性循环‌。五是‌支持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通过支持优质企业融资,特别是科技创新领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双赢‌。六是‌推动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中长期资金聚焦于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坚实的资金后盾,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观察员/王茅)

重大

会议

01

央行两项新工具实施进展顺利 有力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邹澜1月2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互换便利以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新进展。他表示,目前,两项工具实施进展顺利,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邹澜表示,央行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前期实践经验和业务开展情况,不断优化相关政策,提升工具使用便利性,适时推动工具扩面增量,相关企业和机构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获得足够的中长期资金增加投资。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降低自有资金比例要求至10%,也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最多可对回购增持实际金额的90%予以支持,减轻了借款人资金压力。金融机构最长可按3年期限发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与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回购增持股票的期限基本匹配。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政策优化,能够在释放基础货币的同时稳定市场信心。贷款支持比例扩大、期限延长等优化措施落地后,预计贷款支持效率将进一步提升。(观察员/周茗一)

重大

政策

01

商务部等8部门: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培育壮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消费


商务部等8部门印发关于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探索建立本地区汽车促消费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定期会商、协作联动,打好政策“组合拳”,形成工作合力。鼓励相关地区优化汽车限购限行措施,推进购车指标精细化差异化管理,综合运用经济、技术等多种方式,探索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政策,更好满足居民汽车购买需求。探索建立低碳排放区,引导鼓励节能型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消费。探索基于车、路、网、云、图等高效协同的自动驾驶技术多场景应用,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培育壮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消费。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培育壮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消费有多方面的好处‌:一是‌促进汽车产业链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将带动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发展,包括锂矿、充电桩等上下游行业,为这些企业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和收入‌。二是‌吸引资金流入‌。政策支持将吸引更多资金流入相关领域,促进市场的活跃度‌。三是‌提升市场信心‌。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推动相关板块的活跃‌。四是‌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推动将促使车企加大车联网技术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如智能交通系统和充电桩的建设,这将为车联网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五是‌产业协同发展‌。政策的实施将促进汽车、通信、互联网等多个产业的协同发展,整合资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生态系统。(观察员/王茅)

重大

事件

01

日本央行加息25个基点,是日本18年来最大幅度的一次加息


2025年1月24日,日本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政策利率上调至0.50%,这是日本18年来最大幅度的一次加息,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较大影响,规模庞大的套利资金开始回流。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消息一经公布,美元指数迅速大幅下滑,日元汇率大幅攀升,原因显而易见,那就是大量从日本银行那里借来而后在全球金融市场进行投资的资金,由于日本大幅度加息导致日元成本大幅上升,促使这些投资者开始抛售美国资产,买回日元,从而产生回流效应。由于美元汇率大幅下滑,相应的,人民币汇率也大涨。美国股市周五全线下滑。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跌0.32%,标普500指数跌0.2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50%。但中国资产全线上扬,人民币汇率涨436点,收复了7.24关口,两倍做多富时中国的50ETF上涨超4.6%,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超3.7%。(观察员/王茅)

重要

数字

01

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38.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5%


商务部26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38.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5%,对外投资实现平稳增长。具体来看,2024年,我国对东盟地区投资增长较快,较上年增长12.6%,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从行业看,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36.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4%,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324.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387.6亿美元,分别占总额的87%和83.6%。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2024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659.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1%,新签合同额267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绿色基建合作深入发展,节能环保清洁项目新签合同额492.6亿美元,增长12.7%。接下来我国对外方面会继续推动对外承包工程提质增效,与共建国家共同做好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运营,完善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努力推动更多“小而美”项目落地见效,促进共建国家一起改善民生。(观察员/周茗一)


文字丨《清华金融评论》内容部

编辑丨周茗一

审核 | 丁开艳

责编 | 兰银帆



清华金融评论
专注于经济金融政策解读与建言的智库型全媒体平台,以“分析研究经济金融形势、解读评论经济金融政策、建言献策经济金融实践”为办刊内容,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智囊服务,为经营决策者提供咨询服务,为教学研究者搭建交流平台,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