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1.中空多壳层结构与二维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2. 储能材料与器件(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等)
3. 电催化(氮还原、二氧化碳还原、电解水、硝酸根还原等)
4. 计算化学、人工智能
基本条件
有科研热忱及团队合作精神,科研工作执行力强,鼓励发散思维,有独到科研思想,能尽快入职者优先;
具有化学、材料、化工、物理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优先考虑具有合成化学、光热点催化、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等研究背景的申请人,或有相关应用开发经验者;
博士后聘用期2-3年,年龄 ≤ 35周岁,博士毕业 ≤ 3年,未在广东省从事过博士后工作;
具有良好的英文水平,在知名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学术论文;
鼓励入职后先找到身边工会/学生某项运动组织,每周定期参加运动,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岁;
同时也欢迎有兴趣申请科研助理或者报考博士、硕士的同学来信交流。
岗位职责:独立完成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申请专利;积极申请各类项目;完成课题组安排的其他任务
岗位待遇
博士后综合年薪可达39万元,包括深圳市政府18万元/年生活补助(开题和中期考核后各发放一次,总额不超过36万元),深圳大学提供的14万左右的基本综合年薪,其他明细见以下条目(1-2)。此外,入选海外博后人才项目的,在站期间综合年薪42万元起,出站后留粤工作每人资助40万元住房补贴。
1. 进站时为33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在1年以内,以下2项符合其中1项的,给予额外的奖励性待遇2000元/每月:(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前200名高校(包括国内)应届或一年内毕业的博士;(2)自然科学类博士在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JCR二区以上学术论文。
2. 另外,符合深圳大学“荔新奖励计划”,入选者额外再发放4000元/每月奖励性薪资,按实际在岗月份随工资发放,核发不超过24个月。
3. 博士后出站后留深工作可以申请深圳市博士后出站科研补贴,30万分三年发放,用于科研投入或创业前期费用。
4. 在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或者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博士后,深圳大学按规定给予科研奖励或配套资助。
5. 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可申请评定专业技术资格(副研究员),符合深圳大学“荔园留菁计划”政策的优秀博士后,可直聘深圳大学教师岗(助理教授或副教授)。
6. 博士后人员进站,可选择落户深圳市,享受落户补贴。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办理随迁入户。博士后子女入托、入学等按深圳市相关条例执行。
申报程序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含个人基本信息、工作或研究经历、参与科研项目及个人贡献简介、成果发表情况)、个人代表作、博士论文详细摘要,并注明预计能够进站时间,以邮件方式发送至danwang@szu.edu.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XX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