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根本不懂投资(十二)

财富   2024-11-29 17:34   上海  

这是本系列文章的第十二篇。

记录了我在投资交易上的一些心得体会,既可能来自于自身的实践经验,又可能来自与他人聊天后的感悟。

本篇文章主要讲两点看法。

第一点是关于投资中的Alpha(阿尔法)。

什么是Alpha?

简单来说就是超越基准的回报。

比如说现在很多权益产品,基准选取的是沪深300指数,那么超过沪深300指数回报的部分就称为该产品的Alpha。

说实话这样比较其实并不严谨。

因为任何一个投资组合,其面临的投资约束以及风险因子可能与基准组合(沪深300指数)存在较大的差异,超额回报率可能来自于这些方面,而并非来自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

大部分你看到的所谓Alpha多数是Beita(资产配置能力是Alpha之一)。

真正的Alpha,只能来自于超越常人的信仰、逻辑和认知。

比如,过去三年做多M股,做空A股,每年超额回报超过30%(2024年除外)。

让我想起了我那位朋友,长期坚持每个月定投Na指基金。

他确实挣到钱了,靠的就是信仰(我定期要跟他喝点小酒,酒后吐真言)。

年初,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治理结构、基金经理和投资回报——关于股票投资分析框架的在思考》),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策略:

更新了下数据,该黄金上市公司今年的回报不到8%,黄金的回报为28%,两者之间相差了二十个百分点。

这个超额回报,勉强可以称作Alpha。

总而言之,只有当你把投资回报的Alpha分解之后,你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Alpha(发现真正能赚钱的因子)。

第二点,关于投资决策的相关性。

本系列第十一篇文章里面,我提到过“加仓”的问题,认为交易需要独立决策,不要让上一次的操作影响下一次入场。

投资决策的相关性,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除了对单一资产进行交易中要用到,在进行资产配置的时候,也需要用到。

基于自上而下的视角来看,资产配置中的每一类资产,实际上都不是随机的,很可能是隐含了投资者的某种预期。

而权重的大小,则可能代表着预期的强烈程度。

比如通胀因子,可以用多种资产来表达,股票、商品、黄金、债券甚至汇率。

降低投资决策的相关性,意思是即使只押注单一的宏观因子,也可以用多种不同资产的组合来进行表达。

由于市场微观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或者其他非随机因素对资产价格有显著影响),宏观因子在单一资产中可能Price in不足甚至反向,最终造成看对了形势,但是由于选错了资产而丢失了预期回报。

更进一步,在进行配置、交易、长期、短期等投资决策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决策的相关性。

不过,相关性未必是越低越好。

举例来说,事后来看,FoF组合的回报,其实不如全部All in 黄金的回报。差异在于组合净值的最大回撤和胜率:

FoF组合的最大回撤4%(黄金10%);

FoF组合的月胜率100%(黄金73%)。

对于投资者来说,结果(最终回报)固然重要,但是过程(持有体验)也很重要。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完美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随着市场波动而波动。

后记:

这两天大A神奇的在关键位置上出现了反弹,应该是没有什么逻辑,大概率是神秘资金想要把月线画的稍微好看一些

传的那些小作文,我觉得基本上都不靠谱。

如果市场真的是只能靠小作文和N个月之后的政策来续命,那我觉得,在FoF组合中明显调低大A的权重,是明智之举。

疗效好不好,耐心的等待。

值得一提的是,上午成功预判了TL的关键位置(114.4),收盘站住了,看样子12月份TL要去挑战历史新高了。


更多精彩观点,欢迎扫码加入胡子总的知识星球“有思想的尘埃”!

也可以直接点击链接加入:有思想的尘埃

有思想的尘埃
深度思考,直达本质,一针见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