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应接不暇的政策“大礼包”,让人有些懵圈。结果错过了一则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又非常重要的信息。官方首次发文,明确涨工资。全面涨工资的时代,即将到来……
快来看看,你有几年没有涨薪了?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就业的文件,表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指导。”
最高层面首次发文要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进行指导,这是否意味着政府会“要求”企业给员工涨工资呢?普通民众有望迎来一轮工资上涨吗?虽然要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进行指导是首次提及,但其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并非第一次提及,早在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中就已经出现。
当时也是要改变资本所得过高、劳动所得过低的局面。现在再次强调提高劳动报酬的分配比重,意味着企业要将更多的利润反哺劳动者。
与此同时,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吉林、湖南、云南等地均有所上调。
其中吉林省由原来的四档调整为三档,标准也都有提高。湖南省、云南省分别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要知道,最低工资标准强制规定了工资的“下限”,对工资进行“托底”,企业工资指导线也被进一步提高。
近日,多个省份和城市就发布了2024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提出要逐步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这也就是说政府给企业下达了“涨工资”建议。
通过工资指导线可以看出,湖南、四川、山西三省给出的基准线均为6%,下线均为3%,上线均为9%,即希望企业今年工资平均涨6%,最少涨3%,最高涨9%。
这里要大赞河南和天津,希望企业今年工资平均涨6.5%,是目前给出基准线最高的省份。而天津还分行业给出了工资增长建议。比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基准线最高,为10%,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基准线最低,仅为2%。当然,如果企业能够按照指导意见,与员工集体协商,工资上涨就有望实现了。困难阶层直接发生活补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工薪阶层也指导涨工资,同时拉升股市,提高股民群体的财产性收入,可谓照顾到了方方面面。这一次,国家定调非常明确,就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居民收入。简单理解就是涨工资。工资全面上涨,你觉得经济会好吗?
当然,涨工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首先,是消费券和国家补贴。在座的各位是不是深有感触,文旅、汽车、家电、数码等多个都在密集发放各种券券,让居民“领钱”然后来消费。
其次,是通过提振股市来刺激消费,从而来托底楼市,虽然不能一步到位,但是短期也是刺激消费的一种方式,所以预测接下来还会继续做这一步动作。最后,便是减税。在企业利润下滑的背景下,唯有政府大规模减税,减轻企业经营支出,提升企业利润空间,才有可能给员工涨工资。而政府减税,既包括对企业减税,也包括直接对民众减税。10月31日官方发文,居民换购住房退个税的政策已经延续至2025年底。另外就是提高个税起征点。2018年,当我国将个税起征点上调到每月5000月之后,整整6年时间,没有再做调整。而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就增长了9.2%,因此当下执行的个税抵扣已经远远不能负担基本生活费用。这就有了之前传出的个税起征点由5000元提高至8000元的消息,估计也不会太远了。
过去我们长期是靠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视招商引资,给企业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然后由企业扩大生产,来带动就业,实现经济增长。而当下,靠投资、房地产似乎都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所以接下来的重点便是内需,也就是所谓的消费。从最近几个月公布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来看,数据一直走低,而最新公布的CPI是0.4%,这些都是说明消费不足。
这两年大家也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说,消费降级,是大家不消费了吗?并不是,而是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太低,大家的钱包跟不上,自然就不会去消费。结合眼下全新的工资指导意见,我们不妨将未来的核心城市大致划分为三类梯队(仅供参考):一是,科创、金融、文化中心及国际化大都市,依然是价值虹吸链条顶端的存在。最典型的就是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二是,“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比高的城市。比如宁波、苏州、东莞、佛山、长沙、泉州、常州等。三是,区域枢纽城市的整体资产价格,将得到系统性、全面化的回血。比如广州、杭州、南京、成都、武汉、西安就是这种情况。无论如何,未来的10年,应当是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的10年。
这次,全员全面涨工资的时代,就要来了!
话说回来,全面涨工资,你期待上涨多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