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社融:社融增速回落,信贷持续“挤水分”【民生·银行】

文摘   财经   2024-07-13 00:16   上海  


民生证券 | 银行余金鑫团队


事件:712日,央行发布20246月社融及金融统计数据,社融存量同比增速8.1%6月新增社融3.30万亿元,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3万亿元。


核心观点


社融增速再度回落。6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8.1%,较5月下降0.3pct,新增社融3.30万亿元,同比少增0.93万亿元。



5月政府债发行提速带动当月社融增速略有回升,进入6月,政府债发行放缓,对社融增速的正向支撑减弱,同时信贷“挤水分”持续,对社融增速形成较大拖累。





拆分社融(增量)结构来看,6月仅政府债同比多增3116亿元,剩余各项中,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10453亿元,直接融资(除政府债)同比少增667亿元。





企业和居民信贷延续同比少增。6月人民币贷款新增2.13万亿元,同比少增0.92万亿元,贷款增量的减少,一方面,是监管引导银行信贷高质量投放,淡化规模情结,信贷增长更重结构与质效,另一方面,或源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



结构上,6月票据贴现、非银同业贷款分别同比少减428、545亿元;企业端,短贷同比少增749亿元,中长贷同比大幅少增6233亿元,企业经营压力较大、贷款行为规范加强、监管弱化规模考核均可能有所影响,且23年同期的基数较高。居民端,消费意愿不足,短贷同比少增2443亿元,中长贷同比少增1428亿元,地产新政的支撑效果仍待观察。


M1延续负增长,M2增速继续下行。6月M2、M1同比增速6.2%、-5.0%,较5月分别-0.8pct、-0.8pct。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监管禁止“手工补息”以来,企业和居民存款或存在向非银机构转移的情况。



从存款增量结构来看,6月人民币存款同比少增1.25万亿元,其中企业存款同比少增1.06万亿元,居民存款同比少增0.53万亿元,非银存款同比少减0.15万亿元。存款分流入未纳入M1统计口径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可能是4月以来M1持续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后续应理性看待社融、货币供应量增速放缓。一是社会中存量金融资源规模已经足够大,央行已通过多种渠道发声传达淡化金融总量目标的货币政策思路,短期对市场的规范措施可能反映为金融总量指标的增速下降,但长期有利于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金融数据增速放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应只关注有效融资需求的变化,防范资金空转、存款分流债市现象、金融业GDP核算方式调整等均可能对金融数据增速产生影响。


投资建议:淡化规模情结,迎来高质量发展

金融数据“挤水分“背景下,银行规模增速虽然放缓,但长期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银行提供健康良好的经营环境。同时扩张放缓对资本有一定节约效果,进一步提升银行分红能力,支撑板块红利价值持续凸显。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超预期;货币政策转向;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民生·银行  专注深度  时常相伴


本文来自民生证券研究院于2024年7月12日发布的报告《2024年6月社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回落,信贷持续“挤水分”》。余金鑫 S1220520100003;联系人:王琮雯


重要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本账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民生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民生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民生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本账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本账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本账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预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且预测方法及结果存在一定程度局限性。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刊载的意见、预测不一致的报告,但本公司没有义务和责任及时更新本报告所涉及的内容并通知客户。

本报告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客户做参考之用,并不构成对客户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所载的内容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公司也不对因客户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任何可能的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公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参与本报告所提及的公司的金融交易,亦可向有关公司提供或获取服务。本公司的一位或多位董事、高级职员或/和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及的公司的董事。

本公司及公司员工在当地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以及顾问、咨询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本公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若本公司以外的金融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金融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该机构的客户应联系该机构以交易本报告提及的证券或要求获悉更详细的信息。

Banking深度
银行业深度研究干货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