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QCC)提高低于3岁住院患儿雾化吸入依从率PPT优秀案例

文摘   2024-11-15 17:20   河南  

提高低于3岁住院患儿雾化吸入依从率是当前儿科护理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由于这一年龄段患儿认知能力有限,对医疗操作的配合度低,加之雾化吸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往往导致治疗依从性差,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和病程管理。因此,探索有效策略以提升该年龄段患儿的雾化吸入依从率,不仅关乎患儿的健康恢复,也是优化儿科医疗服务质量、减轻家庭负担的关键所在。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品管圈主题为:提高低于3岁住院患儿雾化吸入依从率。


圈的介绍

我们六人小组致力于共同研究并实施创新策略,以提高低于3岁住院患儿的雾化吸入依从率。我们的六人圈员团队,以满腔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展现出非凡的风采。在致力于提高低于3岁住院患儿雾化吸入依从率的道路上,每位成员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有的擅长与患儿建立亲密的联系,用温柔的话语和耐心的态度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有的则精通护理技术,能精准调整雾化吸入的参数,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舒适度;还有成员善于数据分析,通过科学研究寻找最佳实践方案。本圈的职责在于集思广益,创新实践,全面提升低于3岁住院患儿的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确保每一位小患者都能得到最贴心、最有效的照护。圈名以五彩斑斓的色彩为基调,寓意着患儿们的纯真活力、无限希望以及我们对他们健康成长的美好祝愿和关怀,强调尊重每个患儿的个性和独特性。而圈徽则巧妙融合了患儿、家长和医护人员的形象,构成了一个和谐共进的团队,象征着我们三方携手并肩,共同致力于提升患儿的雾化吸入依从率。


主题选定

通过531打分法,我们团队对多个备选主题进行了全面评估。最终,“提高低于3岁住院患儿雾化吸入依从率”这一主题以其在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脱颖而出,获得了最高分。这一主题不仅紧密贴合当前儿科护理的实际需求,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团队对患儿健康的高度关注和责任担当。因此,我们决定将其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议题,致力于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的策略,有效提升患儿的雾化吸入依从性,为他们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就医体验。在当前儿科医疗环境中,提升低于3岁住院患儿对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已成为一项紧迫且关键的任务。由于这些患儿年幼,身体发育尚不完全,加之对医疗操作的天然抵触以及雾化吸入可能带来的不适感,他们往往难以积极配合治疗。这种状况不仅会削弱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住院周期延长,进而加剧家庭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因此,积极探寻并采纳有效措施,以增强低龄患儿对雾化吸入的接受度和配合意愿,对于加速患儿康复进程、缓解家庭压力以及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雾化吸入疗法是通过氧气或超声波的力量,将液态药物转化为细小的气溶胶颗粒,这些高浓度的药物颗粒能够随着患儿的正常呼吸,直接抵达支气管和肺部的病患区域。该疗法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因其具有无痛、无创、操作简便及药物作用直接等优点。然而,由于儿童特别是低于3岁的患儿,其自我控制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往往在接受雾化治疗时表现出抵触情绪,如哭闹、反抗,甚至可能导致药物喷洒出来,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提升这一年龄段患儿的雾化吸入依从性显得极为关键。

雾化吸入是一种医疗手段,它运用专门设备将药物溶液细化成微小的雾滴或颗粒,并让这些微粒随着气体喷出,患者通过鼻腔或口腔将其吸入至呼吸道及肺部。此方法能确保药物直接抵达如气道和肺部等病患区域,实现疾病的迅速有效治疗。

依从性则是对患者遵循医嘱程度的一种描述,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完全不依从三种情况,它反映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与医生指导保持一致的行为表现。


计划拟定

活动将遵循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行动)来推进。首先,在计划阶段(P),我们将明确提高低于3岁住院患儿雾化吸入依从率的具体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策略。接着,在执行阶段(D),团队将按照计划付诸实践,包括开展患儿教育、优化雾化吸入流程、创新护理方式等。然后,进入检查阶段(C),我们将定期评估活动效果,收集数据,分析依从性提升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在行动阶段(A),根据评估结果,对有效策略进行标准化推广,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优化,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确保活动目标的达成和长期效果的维持。我们将制定详细的甘特图来规划提高低于3岁住院患儿雾化吸入依从率活动的各个步骤,明确时间节点、责任分配和进度监控,确保计划的高效执行与及时调整。


现状把握

在对75例患儿进行的总调查中,有25例患儿表现出依从性,计算得出当前的依从率为32.05%。


目标设定

圈能力计算是基于团队成员对提高低于3岁住院患儿雾化吸入依从率这一主题的信心、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可投入资源等因素的综合评估,以确定团队实际能够达成的改善目标和实施策略。根据现状调查与圈能力评估,我们将目标设定为将低于3岁住院患儿的雾化吸入依从率从当前的32.05%提升至68.66%,并制定相应的策略与计划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原因分析

我们将利用鱼骨图分析法,从患儿、家长、医护人员、治疗环境及流程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导致低于3岁住院患儿雾化吸入依从率低下的具体原因。通过组织专家会议,结合临床经验和实地调研数据,我们对鱼骨图中列出的各项因素进行了细致的要因评价。为了确保选定的要因准确无误,我们设计了严谨的真因验证环节。通过实施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患儿及家长、观察雾化吸入过程中的实际行为,并结合医护人员的反馈,我们系统地收集了数据。


对策拟定

根据真因验证的结果,我们团队集思广益,拟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为缓解患儿对雾化吸入的恐惧心理,我们计划设计有趣的雾化治疗互动环节,并引入儿童喜爱的卡通元素装饰治疗环境;针对家长对雾化治疗认知不足的问题,我们将开展系列健康教育讲座和一对一咨询,提供详尽的治疗信息;同时,为优化雾化吸入流程,我们打算引入更便捷的雾化设备,简化操作步骤,并培训医护人员提升操作效率。这些对策旨在全方位提升低于3岁住院患儿的雾化吸入依从率,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对策实施

对策一:制定标准化宣教流程,建立宣教质量监控机制

对策内容:

  1. 为了确保健康教育覆盖全面且持续,我们采用了多元化的宣教手段来针对家属,包括集中授课、提供个性化指导以及设立科普园地供自主学习。此外,在患儿首次接受雾化吸入时,我们还会进行“一对一”的全程操作示范。

  2. 在雾化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实施了行为训练结合健康教育的模式。由专业的护士来演示雾化的整个流程,并教导患儿正确的吸呼技巧。通过让患儿模仿学习,不断加强他们的行为训练,同时还会对表现优异的患儿给予奖励以资鼓励。

对策二:改良雾化装置,多样化形式雾化

对策内容:

  1. 我们设计了奶嘴式雾化面罩,具体做法是将婴儿奶嘴的前端用清洁的剪刀剪开一个直径为3-4mm的小圆孔,这个设计与标准的雾化吸入方式相匹配,即让患儿用嘴吸气,用鼻呼气。同时,在奶嘴的中部,我们剪了5个直径为5-7mm的圆孔,以便雾气能够顺畅地流动并喷入雾化器面罩内。最后,将这个改良后的奶嘴套在雾化面罩上即可使用

  2. 我们还创造了趣味雾化器面罩,方法是将卡通面具和玩具进行创意改造,制作成具有趣味性的雾化吸入器面罩。这种改良后的面罩能够吸引患儿的注意力,使他们对雾化治疗更加接受和喜爱。

对策三:优化雾化吸入流程,建立患儿耐受

对策内容:

  1. 为了提升雾化吸入的效率与安全性,我们对流程进行了优化,并设立了卡通乐园宣教室,由专人负责管理。家属将陪同患儿按照预约时段前往进行雾化,以避免因患儿聚集而增加感染风险。

  2. 在雾化治疗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渐进式调节氧流量的策略。治疗初期,我们会先使用小雾量、低湿度的吸入方式,让患儿的气道逐渐适应。随后,再根据情况逐渐增加雾量。根据医生的处方,我们会精确配制3-4ml的药液,并首先将氧流量调至3L/分,让气道适应1-2分钟。之后,再逐步将雾化量提升至最高5L/分,整个雾化吸入过程大约持续12分钟。

  3. 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我们特别推出了睡眠式治疗模式。即在患儿进入睡眠状态后,再为其进行雾化治疗,以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和抵触情绪。


效果确认

实施对策后,我们重新进行了调查,共涉及76例患儿,其中56例患儿表现出依从性,改善后的依从率达到了76.31%。通过柏拉图对比改善前后的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低于3岁住院患儿的雾化吸入依从率从改善前的32.05%显著提升到了76.31%,改善效果极为显著。在提升低于3岁住院患儿雾化吸入依从率的改善过程中,不仅有形的结果如依从率显著提高,而且无形的结果也同样令人鼓舞,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和提升。


标准化

在成功提高低于3岁住院患儿雾化吸入依从率后,我们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形成了标准化流程。这包括优化后的雾化吸入操作流程、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南、趣味化的雾化器面罩设计规范,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机制等。通过将这些经验和实践固化为标准,我们不仅能够确保当前成果的持续稳定,还为未来类似情况的应对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板,进一步推动了儿科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制作不易,如果觉得有用,右下角分享收藏再看支持一下~关注品管圈PPT了解更多医学PPT知识!


本公众号致力于质量改善研究及分享,内容仅做参考,不具备对您的任何建议,更严谨详细的内容请查阅相关书籍学习。


以上案例已放入资源库,搜索“雾化”即可找到!

更多优质案例可进入资源库了解或下载

公众号后台留言需求的类型已逐步在资源库更新,记得关注哦。

往期内容可在公众号内搜索阅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进入资源库搜索更多内容

👇👇👇


品管圈PPT
本平台分享医学护理QCC、CQI、PDCA、RCA、HFMEA等等典型质量改善PPT案例,助力一线临床工作的开展。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