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推动我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切实提升教学能力,我校语文启航团队在导师张萍老师的指导下,继续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与研讨活动。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共同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力求为学生带来更生动、更高效的语文课堂。
周菁老师执教《搭石》第一课时,引领学生深入体验了独特的乡村风情。课程伊始,周老师便明确提出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学生们需集中注意力,避免回读和停顿;遇到不熟悉的词语时,采用跳读或猜读的方法继续推进。同时,她巧妙地运用了“三个助手”的计时功能,结合学生的即时反馈,精准地掌握了学生的默读速度,使得课堂评价更加及时且富有针对性。
在阅读过程中,周老师不仅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了搭石的基本功能,还通过生动的描述,让同学们仿佛亲眼目睹了与搭石相关的精彩场景,深刻体会到了搭石给作者带来的那份美好与温情。
杨慧玲老师执教《谁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第一课时。首先,杨老师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学习过的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紧接着,她巧妙地利用“三个助手”中的计时器功能,让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阅读课文,以此了解学生初步阅读情况,并强调了借助关键词来梳理文章大意的重要性。随后,杨老师通过课后习题中的排序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杨老师选取课文中的具体段落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利用关键词句来概括段落的主要信息,从而实现了提升阅读速度的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杨老师始终关注学生的阅读方法和策略,鼓励他们回顾并应用所学的阅读技巧。她还引导学生识别文章中的说明方法,并归纳总结学习方法,进一步明确了借助关键词句、结合文章结构特点可以有效提高阅读速度。课堂接近尾声时,杨老师采用了读法迁移的策略,安排学生阅读类似的文章,以巩固他们对提高阅读速度方法的掌握。
孙俊宇老师执教《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堂上充分利用“三个助手”平台的教学优势。课前,学生已经通过平台阅读了补充资料包,对古诗的作者及创作背景有了初步的认识。课堂上,孙老师发布了字音辨析、朗读练习以及诗句理解等一系列学习任务。依据平台即时反馈的数据,孙老师迅速识别出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并据此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
在教学进程中,孙老师引导学生遵循“读—译—悟”的学习路径。他鼓励学生反复诵读诗句,同时结合精美的图片、详尽的注释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帮助学生跨越时空的界限,深入理解诗句的意蕴。同学们在孙老师的引领下,不仅领略了从傍晚至夜晚的迷人景致,更深刻体会到了诗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细腻情感。
傅丹妮老师执教《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教学基础上,傅老师采取了合作探讨、以读促悟、补充拓展资料等多种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古诗理解能力和诵读技巧。同时,她还特别注重通过类比学习的方法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课堂上,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讲解,积极参与讨论,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整个课堂氛围既有序又和谐。傅老师能够巧妙地运用“三个助手”平台,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给予精准的评价和反馈,确保了课堂学习的高效性和针对性。
课后,团队的成员们汇聚一堂,针对四位老师的教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交流与研讨。团队导师张萍老师,凭借其深厚的教学经验和独到的专业视角,为本次研讨贡献了极具深度的点评与指导。张老师肯定了几位老师的辛勤付出与展现的教学热情。在细致分析执教老师的课堂表现时,张老师从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包括语言表达、板书设计、课堂互动、三个助手的运用等方面。她不仅肯定了几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亮点,还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具体而富有建设性的评价与建议,旨在帮助青年老师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实现个人专业成长。
通过一次又一次团队教研活动,团队老师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这些宝贵的评价和建议犹如明灯,为青年教师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助力他们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不断反思、总结经验,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学校语文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胡轶玮
摄影:胡轶玮
编辑:钱 俊
审稿:教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