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为一名从教20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经常遇到家长问我这样的问题:孩子总想买这买那,每次出门都嚷着要买东西,该怎么办?特别是面对孩子的购物请求时,是不是应该说“这个太贵了,去网上买”?
记得前几天,一位妈妈跟我诉苦说她带孩子去商场,孩子看中一个玩具,价格是网上的三倍。她想都没想就对孩子说:“这个太贵了,网上便宜多了,咱们回家买。”结果孩子当场大哭,闹得特别难堪。
其实这个问题背后,折射出的是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普遍的困惑-如何平衡孩子的物质需求和正确的消费观念。
我觉得,与其简单地用“太贵了”来打发孩子,不如把这些购物场景变成教育的契机。我给大家分享几个实用的方法:
买东西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个小小的决策游戏。比如说:“这个玩具要50块钱,如果现在买了,下周想买的画画本可能就买不了了,你觉得怎么选比较好?”这样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决策能力,还能让孩子理解钱的价值。
我班上有个学生小明,他妈妈就做得很好。
每次孩子想买东西,她都会问:“这个东西你现在特别需要吗?
咱们可以先记下来,回家对比一下价格,看看是不是真的很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既尊重了孩子的想法,又培养了他理性消费的习惯。
也不是所有东西都要考虑性价比。有时候当场购买的快乐是网购无法替代的。就像带孩子去游乐园,买个气球或者小零食,虽然可能比平时贵一点,但那种即刻的快乐和美好的回忆才是最珍贵的。
对于家长来说,重要的是要明白,不是所有的消费都要用价格来衡量。我们要教会孩子的不仅是省钱,更是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当孩子提出想买东西的时候,可以这样和孩子互动:
“宝贝,你觉得这个东西好在哪里?” “如果现在不买,你会觉得特别遗憾吗?” “要不我们先看看其他地方有没有类似的?”
通过这些对话,孩子能学到的远比省下的那点钱重要得多。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家长要诚实。如果真的买不起,就坦诚地告诉孩子:“这个东西超出我们的预算了。”比简单地说“太贵了”要好得多。
这样既不会让孩子产生被敷衍的感觉,也能让孩子逐渐理解家庭经济状况。
最近我看到一个很棒的案例。一个妈妈和孩子约定:每次出门前,都先说好这次能花多少钱。孩子可以自己决定怎么花这笔钱。这种提前设置预算的方式,既给了孩子选择的自由,又培养了他的规划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想说的是:当下的快乐和长远的教育同样重要。我们既要关注孩子当下的情感需求,也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智慧,但这绝对值得。
往期回顾
01
02
03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