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代建,也见顶了?

楼市   2024-11-29 07:59   广东  

自2021年行业调整以来,大批地产人被迫出走,流入地产上下游或其他行业。


地产代建成了地产人才最重要的蓄水池。由于具备高增长性,又与开发业务接近,代建被很多地产人视为首选退路。


不过,今年形势似乎有了一些变化。


最近龙湖龙智造两位高管离职,分别履新两家开发企业,在业内引发了关注。有地产人认为,代建越来越不好干了,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这话不无道理。代建业务虽然还在增长,但企业间的竞争确实逐年加剧。有代建企业的高管直言,代建已经从蓝海走向红海,竞争趋于白热化。无论企业和个人来说,压力肯定都是越来越大……


         

 

增速放缓,竞争加剧

地产代建遇到瓶颈了

         

 

从数据上看,截至2024年上半年代建渗透率仅为15% ,和国外成熟市场30%左右的渗透率相比,还有不小的上升空间。但增长速度放缓,且入局者不断增多,行业也不可避免的走向内卷。


1、增长瓶颈初现,代建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


据克而瑞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地产代建共中标项目366个,同比增长28%。


如果从新增建面的角度来看,可能就没那么乐观了。数据显示,上半年代建新增建面同比仅增长3.0%。


尽管趋势仍然向上,但和前几年相比,这个增幅有点拿不出手。


从历年数据来看,自2013年以来,代建总签约建面的增幅只有2016这一年是个位数。其中2023年增速最快,同比增长了超5成。结合前三季度的数据来推测,今年代建的增速一定是低于2023年的,甚至可能不及近年来的平均增速。   


         

 

与此同时,行业的集中度还在进一步提高。


前三季度,代建新增规模TOP20的企业,共新增签约建面12040万平方米。其中,TOP3就占到了38.9%,TOP5的占比更是达到了50.9%。


也就是说,新签约规模最多的五家企业,拿走了一半的份额。


去年全年,TOP5的签约建面占比约为47%。相比之下,今年前三季度代建行业的集中度又提高了。


另外,入局者还在不断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超过100家房企涉足代建业务。销售额TOP100的房企中,有8成已经进军代建,剩下的房企一些正在入局,比如美的置业,重组以后将转型轻资产模式,代建是核心业务之一。


一边是分蛋糕的人持续增加,另一边头部企业拿走的份额持续增多,这意味着,后来者想要分到蛋糕将会越来越难。


头部企业也不敢松懈,大家你追我赶,争夺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新增建面TOP10的排位,与去年相比已经出现明显变化。


其中,绿城管理最稳,签约建面2720万平方米,继续稳居行业第一,且遥遥领先于同行。旭辉建管的攻势凶猛,前三季度凭借952万平方米的签约面积,冲到了行业第二位,龙湖龙智造也后来者居上,跻身行业第六位。


2024年前三季度新增建面TOP10企业,来源:克而瑞

但和去年的签约数据来看,今年头部企业的增长压力开始凸显。

绿城管理今年前三季度的新签约规模,较去年同期相比微增1.46%。旭辉建管、润地管理、龙湖龙智造、蓝绿双城的新增项目规模也有所增长,此外,部分企业的新签约建面同比有所下滑。


2023年前三季度新增建面TOP10企业,来源:中指研究院

2、密集发布合伙人机制,打响资源争夺战


代建的合伙人机制,最早是由中原建业在2022年发起的。此后,各家同行陆续跟进。


今年以来,就有旭辉建管、朗诗地产、金建管、新城建管、复地建管、久筑共建、新希望地产多家企业推出了自己的合伙人制度。


这一机制的核心,是通过与外部合伙人的合作,借助他们手中的项目资源或人脉资源,快速进入新的城市、获取新的项目。


这一机制也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


比如旭辉建管今年三月份启动“千帆计划”以来,吸引了219位合伙人加入,推进项目数191个,带动新签约项目16个。


明源君认为,代建的合伙人机制,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资源争夺战。当前各家企业都在抢占市场份额,但要从零开始去发展一家新客户,获取一个项目,或者进入一个新城市,难度和风险都不小。尤其上那些出险房企,想要重新建立委托方的信任更是不容易。


借道合伙人快速打开局面,不失为一种高效办法。这也侧面反映出了,代建企业对于规模增长的渴求。

管好进度、质量、安全,项目开发更有序,戳此了解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竞争加剧,行业已经开始出现价格战的苗头。


早期代建企业的代建费率基本在5%左右,而目前,据中指研究院的统计,80%的代建项目代建费率已经降到4%以下。一些企业为了拿到项目,故意压低代建费率,扰乱了行业生态。


此前新城控股董事长王晓松曾说,“代建要赚大钱,又得回到规模的老路上。现在地产行业离职的的人多,所以经常会挖几个人去干轻资产代建,未来的竞争变成了价格的竞争,就不赚钱了,又到了红海。”


如今看来,颇有一语成谶的意味了。


具备全方位服务能力
才能与同行拉开差距

综合实力过硬的企业才能制胜。


当然,大多数代建企业并不想打价格战,不想走“累死自己,卷死同行”的老路。可以看到,很多代建企业已经主动调整策略,强化业务能力,谋求专业致胜。


1、拓展业务边界,培养全链条全业态的能力


一是向开发链条的前后端延伸。


代建,从字面含义来看,就是代为建设,主要指的是工程建设阶段。不过,现在代建已经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含义。


一个项目的完整闭环,涵盖投、融、建、管、退全过程。其中,“建”对于房企来说,是最为常规的一种能力。

管好进度、质量、安全,项目开发更有序,戳此了解



代建脱胎于房地产,而大部分房企长期以来都以住宅开发为主,有的甚至只有单一的住宅业务。少数拥有多元业态的开发及运营能力的房企,转型代建之后,也获得了更多可能性。


从这几年的趋势来看,代建企业与委托方之间的合作正逐步加深。一些代建企业已经将服务充分前置,甚至介入到项目前期拿地阶段,会帮助委托方看地、做投资测算,对投资拿地给出专业建议。


这样一来,代建企业也能扭转“来料加工”的被动局面,对合作结果有更多的把握。


除此之外,主动发挥自身优势,承接委托方的多元诉求,比如,又得项目除了需要代建外,可能还有代管、代运营,乃至资产证券化等的需求。因此,具备全链条服务能力的代建企业,也就拥有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是向房地产上下游产业拓展。   


一些代建企业也将目光转向其他细分领域,比如产业园、文旅地产、乃至医疗、教育等不同的业态等


旭辉建管就提出,用资管视角去做代建,强调综合业态、复杂业态的解题能力。今年旭辉建管首次进军文旅领域,为太行水镇提供全过程建设管理服务;远洋建管也签约了武汉一个医疗器械生产基地的建设项目;华远地产则拿到了新华书店总店项目,为其提供整体定位、代建改造、招商运营管理等全流程服务……


可见,代建企业的业务范畴已经大范围扩宽。另外,大家也纷纷发力政府带建,寻求新的增长点


这几年政府代建的整体占比一直在上升。政府代建虽然利润较低,却胜在资金稳定,且复购率高。头部企业押宝政府代建不在少数,比如华润置地一直是以政府代建为主,绿城管理的政府代建业务也在快速增长,业务占比已经超过50%。


城投托底拿的地,是政府代建最主要的业务类型,除此以外,保障房建设也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一些代建企业还涉足公建配套的代建业务。业务类型多元化,也是当前代建行业的

         

 

2、业务高度非标,重视人才的企业能走得远


代建,脱胎于房地产,与房地产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房地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生产到管理都实现了较高程度的标准化。比如产品设计的标准化程度之高,甚至可以“一张设计图纸全国通用”。


再如营销,在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一些布局集中的房企,片区内几个项目可以共用一个售楼处。线上获客不停歇,点击了解

类似做法,在代建业务上很难实现。  


代建业务从业务类别到委托方特点,都有着很大差别。


一方面,业态多样,且每个项目的背景、所处的阶段可能都不一样。


另一方面,委托方的做事风格、专业水平及对项目的要求可能完全不同。


因此,代建业务很难实现高度标准化。即便是同一业态,比如都是房建项目,但项目的债务情况、股东构成、建设进度,销售情况等可能天差地别。


可以说,每个项目的解决方案都是定制化的。对代建企业来说,有两件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很有必要发展一批稳定的“大客户”。


在几类代建类型中,城投代建是最有希望发展为“大客户”的。地方城投的投资基本都集中在同一个城投,且业务多而且稳定,对于代建企业来说,一旦获得信任,重复委托的几率很高。相反的,如果一不小心做项目做砸了,可能就失去一个城市政府代建的机会。


二是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很多规模型企业之所以离了谁都能照常转,是因为业务高度标准化,换个人也能快速上手。相比之下,非标准化的业务,对于个人能力的依赖程度要高得多。


代建从本质上来讲,也是一种服务服务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生意,不同的人来做服务,效果差别很大。


代建行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优秀的人才团队,才能支撑代建企业走得更远。

         

 

   

3、嫁接与整合资源,也是代建企业的必备能力


前面提到,代建正朝着全链条、全业态的方向发展。然而,对一家企业来说,面面俱到并不容易,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外力“武装自己。


首先,建立强大供应商体系,实现降本增效。这一点在房地产业务上已得到充分验证。


其次,建立一个强大的“朋友圈”,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比如蓝城已经开始将同行转化为“盟友,与璀璨管理集团形成战略协作,双方在业务模式、管理经验相互分享学习,提升软实力。


蓝绿双城还全力推广“共建模式”。与国企设立项目投资公司和共建操盘公司,相互持股,深度绑定,前者为重资产投资公司,政府或国央企为大股东,主要发挥投融资的优势;后者为轻资产操盘公司,由蓝绿双城绝对控股,主要解决操盘中的效率、成本和品质问题。


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扬长避短,达到1+1>2的效果。这一模式,无疑也为同行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思路。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明源地产研究院
明源地产研究院新媒体平台,每天为地产人提供原创深度干货。商务合作请联系:1868208265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