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气”评价-中国人的浪漫

2024-12-01 20:56   天津  


这两天通过一则“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合龙”的新闻注意到其属于“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一部分,然后仔细查了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工程。之前听到“三北防护林工程”时总觉得这是在北京或者京津冀北面的一个县或者市完成的植树造林工程,可是当看完三北的定义后我彻底惊呆了。
三北地区是指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1978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重大决策。按照规划,“三北”工程建设期限为1978年至2050年,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建设。
从三北的地域范围和工程的时间跨度看,做出这样决策的人和组织真是高屋建瓴。三北几乎可以称为整个中国北方,历时73年那是整整两代人的时间啊!这是什么样的高度和视角啊!
有人说这是“中国人的浪漫”,我不喜欢这样的评价-太小气;我更喜欢主席的那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胆气。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对农业劳作的真实写照。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农业劳作是何其辛苦,粮食的收获是何其不易,所以才有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文学描写。劳作一年,如果不幸遇上天灾或者错过农时,都头来可能颗粒无收。如若土地贫瘠,付出十倍的辛苦也是有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总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韩国的面积;边缘长度3046公里,相当于美墨边境的长度。其暖温带干旱沙漠,酷暑最高温度达67.2℃,昼夜温差达40℃以上;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高达2500~3400毫米。春季,当地表沙变暖时,上升气流发展,东北风特别强烈。在此期间,强飓风尘暴常常发生,使大气充满沙尘,可高达海拔3962米。从其他方向来的风也将尘雾扬入空中,几乎终年笼罩着塔克拉玛干沙漠。

在这样高温、干旱的环境下,人生存都是一种挑战,更何况是养活一株植物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和成功案例可以借鉴,一遍遍失败又一次次尝试,是怎么样在绝望中坚守希望的勇气支撑了治沙人40年的岁月。
有人说这是“中国人的浪漫”,我不喜欢这样的评价-太小气;我想这就是伟大中国人的鲜活写照。


管窥风云
个人视角,独立思考,感悟生命与生活
 推荐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