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保护内瘘的几个小技巧?

文摘   2024-11-10 12:44   贵州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关注学透净化科研,每天为您创造科研点子↑↑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而动静脉内瘘(AVF)作为血液透析的主要血管通路,其合理使用与保护直接关系到透析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合理使用内瘘小技巧

  1. 有计划穿刺:采用绳梯法或扣眼法进行穿刺,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以减少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的风险。扣眼法要求每次穿刺都是同一进针点、同一进针角度和同一进针深度,以形成稳定的隧道。

  2. 压迫止血:穿刺后应使用适当的压力进行压迫止血,既要能够止血,又要避免压力过大导致内瘘闭塞。压迫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来确定。

  3. 避免受压与负重:内瘘侧肢体应避免受到压迫和负重,如避免在内瘘侧肢体测量血压、输血、输液、抽血化验等。睡眠时应避免将瘘侧肢体压在身体下,以免瘘口闭塞。

保护内瘘的小技巧

  1. 适当运动:术后24小时,术侧可适当做握拳动作及腕关节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随着伤口愈合,可以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如使用握力器进行锻炼。

  2. 注意卫生:保持瘘口部位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在透析前和透析后,应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洁瘘口部位的皮肤。透析结束后,使用防水止血贴覆盖穿刺点,防止感染。

  3. 避免损伤:内瘘侧肢体应避免碰撞和受伤,如避免戴手表、首饰等可能压迫或损伤瘘口的物品。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应注意保护瘘口部位,避免受到外力挤压或撞击。

  4. 定期检查:患者应养成定期检查内瘘是否通畅的习惯,如触摸瘘口部位是否有震颤,听诊是否有血管杂音。如发现瘘口部位有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或震颤、杂音减弱或消失,应及时就医处理。

预防内瘘并发症的秘诀

  1. 严格控制水分摄入:透析期间体重增长应不超过干体重的5%,以减少内瘘压力。

  2. 预防低血压:透析当天根据血压情况可不服用降压药,将降压药带到血透室备用。按时透析,不能擅自减少透析次数或透析时间。透析过程中最好不要进食,以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3. 避免内瘘侧手臂受压与负重:内瘘侧手臂不能长时间受压,衣袖要宽松,避免提重物,重量不应超过5kg。避免在内瘘侧手臂进行测血压、输液、静脉注射、抽血等操作。

  4. 定期自我监测与检查:患者应每天检查内瘘的震颤音和搏动,正常情况下应有连续的“嗡嗡”声。如果声音减弱或消失,可能是瘘管狭窄或血栓形成的信号,应立即就医。

  5. 合理使用止血带透析结束后,用止血带局部压迫止血,压迫力度适中,以能摸到血管震颤又不出血为标准。

  6. 适当锻炼:在内瘘术后伤口无渗血、无感染、愈合良好的情况下,做一些健瘘操,如捏橡皮球或橡皮圈等,有助于内瘘成熟。即使内瘘已经形成,也要注意日常的持续锻炼,避免血管变硬或出现硬结。

  7. 合理饮食:以摄入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食物为主,适量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减少含磷添加剂的食品摄入,减少含高钾食物摄入,以维持内瘘的健康状态。

  8. 高凝患者注意抗凝:高凝体质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凝药,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医学诊断依据;转载插图及封面图来源网络,如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刻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图片。

科普 学习 旅游 咨询

公众号:肾病透析科普
微信号:gurong_055

肾病透析科普
肾病透析科普,病例交流,旅游透析,专科学习等资讯和咨询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