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744.3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38.1亿元,同比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42413.2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52493.0亿元,增长5.6%。苏州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强基提质行动,围绕“1030”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综合竞争力,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对苏州经济增长形成较强拉动。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48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1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8331.9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0052.8亿元,增长4.4%。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8.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0%。秋粮长势较好,有望再获丰收。农业品牌建设加快推进,苏州大米取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登记。前三季度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111元,同比增长4.5%。前三季度,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24.4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生产需求平稳增长,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南京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石化、钢铁四大支柱产业,至今仍是南京经济“基本盘”。从全国来看,南京以13124.43亿元的经济总量,守住了十强位次,但对南京来说,要站稳GDP十强也并非易事。无锡,位列第三。产业支撑强劲、金融保障有力,直面挑战,无锡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81.55亿元,同比增长6.0%,对全省增长贡献率12.3%。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9.6%,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649.38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同比增长16.6%,高于全省平均4.0个百分点,列苏南第1位。南通市、常州市、徐州市、扬州市、盐城市、泰州市六市2024年前三季度GDP总量介于5000亿至10000亿元,分别排名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作为“江海明珠”的南通近年来持续发力。此次排名第四。2024年前三季度,南通经济总量达9414亿元,增长6.3%,六大重点产业总体运行良好,合计产值同比增长9.5%。
新一代信息技术年产值规模超2000亿元,初步形成以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网络、新型电子元器件、云计算和大数据等行业为代表的产业体系,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光纤通信、电子元器件等多个细分行业全国领先。常州市2024年前三季度GDP为7557.87亿元,是第三季度江苏省经济增长最好的城市,相对于徐州市的领先优势大幅扩大。七大主要行业产值“六升一降”,其中冶金、纺织服装、电子、生物医药、机械和化工行业产值分别增长17.1%、6.0%、5.5%、3.4%、2.7%和1.9%。徐州市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99.3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1.01亿元,同比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2764.41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3673.95亿元,增长6.4%。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生产供给稳定增长、民生保障扎实有力、活力信心持续增强,积极因素持续累积增多。扬州市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08.9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0.41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2711.93亿元,同比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2826.61亿元,同比增长5.0%。产值总量排名前十的行业呈现“8升2降”,其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速较快,均在10%以上。镇江市、淮安市、宿迁市、连云港市四市2024年前三季度GDP总量介于3000亿至4500亿元,分别排名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