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降薪加班,反遭香港HR排斥?港议员:尽快适应文化差异

学术   2024-07-24 18:57   北京  

  凤凰网原创 


核心提要:


1. 一篇名为“被港人排斥的内地优才:主动降薪和加班,卷翻香港职场”的文章在网络爆红,文中提到内地人才就职香港,主动要求降薪加班,“卷翻”香港职场。洪雯议员表示,这只是个别情况,但是随着之后人才流通,这种文化冲突会更明显。


2. 香港作为一座包容的城市,应该给刚到香港工作的“高才”更多宽容、多一点机会,帮助他们适应香港的各个方面。“高才”自身也应该对自己在香港的职业规划、生活环境有一个慎重地思考。


3. 香港政府也应为来港人才提供更多求职服务,利用香港的NGO和慈善机构建立求职网络,打击售卖“信息差”的黑中介。同时“高才”也不要想当然地使用不符合规则的手段,在香港实现自己的目的,避免在诚信上留下污点。

各位网友好!欢迎收看香港號,我是陈笺。最近一篇“被港人排斥的内地优才:主动降薪和加班,卷翻香港职场”的文章在内地网络刷屏。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自2022年底实施以来,已吸引了大量人才申请,至今已经超额达标。截至今年6月,收到逾8.9万宗申请,近7.1万宗获批,平均年龄中位数为35岁。这些数字无疑令人振奋,显示香港在全球人才竞争中的吸引力。然而,对于这些“高才”来说,申请获批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随着首批“高才通”签证即将到期,续签问题也成为了不少“高才”心中的焦虑。来自内地的高端人才如何才能真正融入香港,并在这里安居乐业?如何避免因两地法律法规、文化差异而出现因送红包给校长老师触犯法例等个案?相关话题陈笺请来香港立法会议员洪雯博士,一起来聊聊。

香港“抢人才”计划可能带来文化冲突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洪议员您好!港府在2022年推出的“抢人才”计划至今已经超额实现,看来香港依然很有吸引力。刚刚我提到在内地网络刷频关于内地人才主动降薪加班,“卷翻”香港职场的文章,我在香港媒体却很少见到。您是否留意到这样的状况?
洪雯:我也留意到了这样一篇文章,事实上内地跟香港的职场文化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我们通过各种人才计划来到香港的朋友,可能一开始不太了解本地的这种职场文化,很自然,人的流通肯定会带来文化的流通,肯定会把内地的一些“卷文化”带到香港。
可能两边的文化冲突还没有到一个非常集中爆发的时候,香港本地并没有非常的关注,但是事实上我也留意到,新来人才跟本地人才之间已经是有一些小的争议是开始出现了。所以,我相信随着我们人才往后的流通,文化的交流,甚至冲突是会出现的,这点大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其实你我也是属于20年多年前的新香港人,当时都是先有雇主聘请才能来香港,我当时来港就是属于工作签证,而你是学成之后留港发展。由于“高才通”政策政府很宽容,人才是先获得来港签证再开始寻找工作,跟以往不同,你认为港府为什么有这样的安排呢?
洪雯:政府的主要目的是给他们一个非常宽松的进入香港的这么一个签证,让他们能够了解香港,能够找到工作,这样能够更容易吸收到人才,那么显然这样的政策在初期来看是成功的。我们2022年制定的“抢人才”计划,到现在是超额完成了任务,已经有十几万人通过各种人才计划进入香港。
这些新兴的不需要工作就能进来的人才计划面临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就是在他首次签证满期,他要更新签证的时候,他必须找到工作或者在香港创业,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之一才能获得签证。
我相信对香港从2019年进入疫情,到2023年开关之后,面对人才大量流失,劳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决策。但是走到今时今日,我们超额完成了任务。我觉得后面是时候需要精挑细琢,把我们的计划进行进一步的修整,更有针对性的、成功率更高的这样的计划,我相信对进来的人也是有好处的。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从数字上来看,这项计划是成功的,当港府把这扇门一打开,人才申请非常踊跃。那么,他们到底能不能真正融入香港社会?那篇文章当中所提到的招聘岗位是月薪2万,我自己砍到1万,然后我7天24小时在线,自己砍价只求拿到一份工作的现象有普遍性吗?
洪雯:我相信存在,但是我暂时认为它是一个个别现象。因为“高才通”他有了签证以后,他就面对第一个压力,就是更新他的签证,他要找到一个工作、在香港安家,也许他的专业在香港并不是人才非常紧缺,或者是他不熟悉香港情况、找工作并不容易的情况下,是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的
除了刚才讲的把内地的“卷文化”带过来,也出现了两地文化不同,出现一定的纷争。比如说香港是一个非常守规矩的地方,我们很多东西是有一套的规则体系,大家约定俗成会去守规则体系。但是也出现了内地来香港的人才,他暂时没有适应到这种情况,可能会把内地一些方式带过来用,超出了规则的方式来处理他的事情,要达到他的目标。可能你也留意到,比如说有家长给学校送礼,还违反了本地的法律等等,这样的情况是存在的。
除了我们讲的高端人才,我们在引入劳工层面也出现了文化的这种差异带来的一些小矛盾。我相信现在只是一个开端,随着进入香港的人力资源,无论是高端人才还是基层人力资源的扩大,这种情况是会出现的。
内地“高才”了解香港,才能适应香港职场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香港其实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都是一代一代的新港人,渐渐变成了真正的香港人,为这座城市做贡献,并以此为家。正如你所说香港内地之间有些文化或规则的不同,就出现了新来港的人才中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好学校送校长或老师红包而触犯香港的法例等个案。但以前似乎很少出现这些问题,或许都是要雇主聘请担保而且是香港或缺的人才才可以来,然后,社会法规、职场规则、当地文化的学习了解都是必经之路。如今面对两地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新来港人才的生存和发展,这个坎应该如何去跨越呢?
洪雯:我很认同你讲的,比如说像我自己是在香港读书,然后找到工作,然后拿到签证留下来。我有一个适应期,我在大学的时间,然后,我找工作的时间,这些成为了一个我适应香港,了解香港、融入香港的这么一个背景,或者有一些是通过外派过来,但是外派他是已经有工作了的。今时今日,他来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来找工作,这是相当不容易。
比如说内地来到香港的人才,他主动要求我减人工,我延长工时,我们很难去批评他,因为他为自己追求一份工作,也没有办法,所以我们很难去批评他,只是这种职场的文化跟香港的确有点格格不入
我是这么认为,一方面港人要抱有一个比较宽容的心态,因为对于从内地来到香港的这批新的人才来说,他们是一切从头开始。我觉得每一个港人都应该给他们更多一点宽容,让他们在文化在各方面慢慢去适应。
但是,对于从内地来到香港的这批新人才我也有一个建议,你要到一个地方去生活,一定要主动地去了解这个地方的文化、职场的习惯,主动认识朋友,通过朋友去寻找协助,建立自己的网络,就是要主动跨出这一步,不要想当然,不要把内地的一套思维带过来,我相信我们两边都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内地新的人才来到香港,对香港是有裨益的,那么对内地的人才他本身也是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我觉得大家都付出一点努力,让这批新的人才他能够更好地融入香港,贡献香港。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你说得非常对,人才来香港不能够想当然,要入乡随俗。回想我自己是回归前一年来香港的,我拿到的职位是电视台普通话新闻主播,当时香港本地没有这样的人才,只能对外招聘,而且当时的招聘广告要在主要媒体刊登6星期,确定本地找不到才能聘请。但是,我来到电视上班的第一天就被告知我第一阶段的工作是要翻译外电,然后要外出采访,这两项工作能胜任了,你才能够坐上主播台,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但是工作的要求逼着你发奋去努力,学习适应,不然的话你三个月试用期过不了的话,你签证就结束了,你就得离开。好在当时年轻,如今回想被这样逼一下,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还是受益的。而现在这批“高才”,我相信他们的起点其实已经很高,在内地职场也有了相当的经验,平均年龄35岁,可能不像我们那个时候还比较年轻,适应性比较强。他们现在面临续签的问题,如果他还没稳定下来怎么办?
洪雯:我觉得香港过去几年敞开大门,欢迎人才进来,有一批人他未必真正了解香港,也不知道自己想来香港干什么,见到这么一个开放的热潮,就来试试我觉得有一定的程度是存在一个跟风而来的情况的。所以港府给了他两年的这么一个期限,我觉得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
我希望新来港的人才利用这两年好好的想一想,比如说这两年你有一个香港身份证,你可以非常方便地往来两地,真正了解香港是一个怎么样的社会?从生活环境到工作环境,到你找工作容不容易?你创业容不容易?你创业请人容不容易?你把这一系列摸一个底,然后自己慎重地做一个决策。因为从一个城市搬到另外一个城市,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希望首先要互相包容,但是我们不要跟风,选择一个居住地,真的是要对一个城市有慎重的理解,我们讲的是各个方面:对香港你要了解完整的环境怎么样?比如居住的环境,你是不是能够适应香港密度非常高,居住条件比内地相对来说昂贵,空间小,那么你能不能适应这里的语言?比如说小朋友在学校里可能主流语言是广东话或者英文。能不能适应职场的文化?社会的整个基础设施等等,我觉得这些都是新来港人才真的应该慎重地、好好地想一想,还有你的职业前景。
香港当初是因为大量的人才流失,突然间出现很多缺口,但是这个缺口是不是跟你匹配?特别是这批新来港人才,他们像刚才你讲的他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从零开始的时候,我们很多都愿意去做,但是他们是中高层。你愿不愿意去接受跟你预期比较不同的工作条件等等。这些我觉得都是需要“高才通”的朋友们好好去想一想。另外我也觉得社会跟政策都需要有适当的调整,来减少磨合的过程,让他们更顺畅。
我以前讲过我们要堵漏洞,比如说在香港社会真正需要哪些领域?大概需要多少?政府能不能好好摸一个底?对人才朋友公布这样的调研结果,让他们能够知道我的领域是不是在香港容易找工作,他们缺口有多大?
还有在服务方面,我觉得香港政府我们需要对这些新来港人才提供多一些服务,这个服务可能依赖政府来提供不太合适,因而可能我们更需要建立各种网络系统,利用香港非常多的NGO、慈善机构等等,来联络这些新来港人才,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一些服务。
我觉得新来的人才一定不要盲目相信中介,因为很多中介他是有做生意的目的的,那么他的信息真真假假,我们现在已经见到很多黑中介的情况,包括来香港读书,也出现了假学历,从本科到硕士都有,都是中介在中间做的事。也出现黑中介向新来港人才打包票,我能帮你去更新签证,我能帮你去找就业和创业的这些证明,你给我一笔什么钱,不要相信黑中介,天下没有这么简单的事,香港是一个非常看重规则的地方,做一个虚假文件,它带来的这个后果非常大。留下案底,你以后不要想再在香港做很多领域的工作,所以,在找中介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我觉得政府也有责任对这些黑中介进行打击,要及时发放准确的信息,什么样的才是合规的,怎么样才能续签,这些信息一定要透明公开。然后在适当情况下,要结合跟警方配合,打击黑中介,保护“高才通”不受这些污染。所以我觉得整个社会都需要一定的努力,我也想呼吁每一个香港朋友,当你身边有“高才通”的朋友来到香港的时候,不妨用更宽容的心态,甚至是在某些方面给他们一定的援助。因为香港今时今日面对一个大发展的这么一个新的阶段,我们有很多新的经济领域要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开拓,我们未来的确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我觉得香港需要人才大融合的这么一个环境,所以每一个香港人都可以做多一点正向的事情。
香港职场应该给内地“高才”多一些机会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香港人还是很乐意助人的。回到我们刚刚说的网络上流传的这篇文章,在内地是受到很大的关注。其实这方面问题我还是比较担心,因为,香港的职场也有自己的规矩,如果你自动去把工资压低的话,一方面打破了行业的薪资水平;另一方面,其实香港的生活成本还是很高的,如果你将自己变成廉价劳动力,那么最终你还是没办法在香港社会生存,或者不会有幸福感、归属感。您怎么看呢?
洪雯:我认同的,我估计这位先生或者女士他的心态是我先留下来,哪怕艰苦一点,我以后再换,我估计他是这么想。但是事实上这不符合香港的职场文化。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那篇文章上说已经是有一批人是这样,然后香港的各大企业的HR们,说看到这样求职信的话,我们就把它扔了,就不要接纳,你觉得认同这样的做法吗?你有何建议?
洪雯:我觉得HR一见到这样的求职信就把它扔了,可能对那位申请者来说有一点点可惜因为他不了解文化。HR可能会觉得自压身价背后可能有各种原因,因为香港从来不是这样的。香港人在争取自己的权利方面是一点都不含糊的。他可能会这么想,两边文化上面的冲突了,我也觉得HR可能应该多一点机会给这些人,也许他是真正优秀的,只是他初来到香港,急于在这边立足,急于在这边稳住自己,可能是不是给他一点面试的机会,真正做一些比较,他是不是你想找的人?但是这对于在香港就业的其他人来说,确实是会不喜欢这样的做法。因为你是人为地把整个职场的标准拉低、薪酬拉低、工时拉长,这对大家来说都是压力。所以,我觉得HR可能可以给他们多一点点机会,了解一下他为什么要主动提出这样的offer来,看看是不是可以帮他纠正这样的想法?

香港发展需要人才与社会的“双向奔赴”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所以沟通学习是非常的重要,新来的人才要了解这里的法律法规和人情世故都和内地的不同,尽快适应,才能发挥所长。这一年半来对香港来说,这一批人才是否已经对香港带来了正面的贡献,他们的职业发展如何?是否还有隐忧吗?
洪雯:我觉得现在评价他们的贡献为时过早。政府的调研给了很多数字,但是,如果你仔细深究,他是在“高才通”里面随机选了5000个人发了问卷,然后有1000个人回复他,然后他用那1000个人作为样本来推到所有“高才通”。
可是这个过程中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愿意回复你的人,可能他是发展状况比较好的,然后你用它来按比例推广成全部“高才通”,这可能是高估了他们对经济带来的贡献也好,他们在香港真正就业的情况下,我认为是高估了的。事实上不愿回复的那批,也许他们还在处于一个观望状态,所以我觉得政府的数据我是应该打个问号。
我认为随着我们公立医疗系统越来越紧,可能未来也要开始考虑一下这方面的问题了,就是对社会福利体系、医疗体系的压力。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你的考虑还是相当周全的。其实我们一方面在张开双臂拥抱他们的同时,也要积极主动引导他们去了解法律法规,不要出现送红包其实已经是违法的行为。或者是提供假学历,那么污点可能都没办法在人生当中抹去的。所以也希望港府方面多一点指引,公布我们到底缺哪些方面的人才?那么人才来的话,就有他施展的舞台了,这样可能会更好,是吗?
洪雯:我觉得对新来港人才来说,信息差是他们面对最大的劣势。香港社会缺什么?我怎么去找匹配到我的能力跟香港的需求?我怎么样去找到我想要的居住地方?我怎么给孩子找学校等。信息差是客观存在,我觉得政府和各个机构应该在这方面扮演一定的角色,不要给那些黑中介用一些非法手段,用一些真真假假的信息来混淆社会,所以,我觉得信息差是一个关键。香港是一个诚信社会,很多在内地的文化下很小的一个问题,在香港会让你留下终身的污点,一旦你的履历上面有这么一个污点,很多工作你是不可以去从事的。比如说政府的所有职位,你要做律师,你要做医生,你要做纪律部队,你不可以有任何诚信上的污点,香港社会是在这样一个体系下,所以大家一定不可以用一些不符合规则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谢谢洪议员!“香港社会”和“高端人才”一定要“双向奔赴”,实现双赢。香港是欢迎人才的,人才也要尽快理解适应香港的法律法规、职场规则和人文习俗。有了你立足的舞台,才能有发挥你所长的机遇,了解内地,懂得香港的复合型人才是有竞争力的。谢谢您。

凤凰网国际智库
凤凰网集中资源打造的国际化媒体智库。让中国更知世界,让世界更懂中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