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过去的两年内,笔者阅读了大量的企业家传记,也撰文向大家分享了国内外部分著名的企业家。有零售的如优衣库柳井正、7-Eleven铃木敏文,有科技的埃隆·马斯克、贝佐斯、张一鸣,也有房地产万科的王石、贝壳的左晖、电子代工厂立讯精密的王来春等。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他们的书籍、媒体报道,那我为什么还要去写他们呢?
其中网名叫“Q”的读者朋友留言说,“窥探他人的阅历,丰富自己的人生”。
投资大师芒格和沃伦·巴菲特更是说,“读书是稳赚不赔的投资,你可以花一杯咖啡的钱,就可以把作者几十年时间的个人经验化为己有。”
所以,从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人生启发,这就是读书的意义所在。这也是笔者的动因之一。
动因之二,笔者是想通过自己阅读、写作的过程,去找出这些著名企业家在创业中的一些共性,以及去感受他们当初所面临的抉择环境。
比如,字节跳动/抖音创始人张一鸣,腾讯创始人马化腾,Apple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小米创始人雷军等,他们在创业之初,都是一名程序员。
此外,他们在大学期间都非常努力地找机会练习写代码的能力。尤其是国内这几位创业者。马化腾在深圳大学,雷军在武汉大学,机房电脑有限、上课时间有限,那么他们都会想尽办法去获得接触电脑的机会,如给老师当助教,指导同学,或者干脆睡在机房等等。
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是极其幸运的,但与此同时也都是超级努力的。不是他们愿意吃苦,而是因为他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现在的吃苦去创造出自己的事业。对,是事业。
老师曾告诉他们的每一位学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还是其他?老师,或许也有他们自己的遗憾。
动因三,每一位企业家都不是天生的企业家。他们在刚毕业出社会时和其他人并无太大的差异。那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走向了不同的命运呢?
知识的力量,思维逻辑的提升,再加上时间的复利,以及努力带来的好运气等等一系列因素。
诚如比尔·盖茨 在《前方之路》中写道,
“我们总是高估未来两年将发生的变化,而低估未来十年将发生的变化。不要让自己陷入无所作为的境地。”
努力不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但成就一番事业一定少不了努力。
以下是人物系列文章。愿您“阅”有所获。
人物系列:
3.苏世民:通过投资实现慈善规模化(附25条工作和生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