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各位读者厚爱,笔者的新书《供应链库存与计划管理》已经上架,并于本号设置内购。通过本公众号购买的读者,可以加入读者群交流,笔者将就书中内容知识,进行分享,讲解,不定期直播或录播。对疑问尽可能详细解答。
购书可点击以下(如书籍链接有问题可搜笔者闲鱼号 【林梦龙2024】 直接拍下即可或者私信联系笔者)
书籍目录可参考:
我的新书《供应链库存与计划管理:技术、方法与 Excel 应用》出版了
另外,由于一部分读者在笔者公布内购渠道前已经购买了,根据相应规则也可安排加入分享。
第一轮的分享课程开始陆续展开,参看:《供应链库存与计划管理》读者群分享课程内容
看到了题目这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公司的采购都会站在供应商的角度来与公司内部的同事对抗呢?
从现今比较常见的拉式供应链来看,一般是需求提出后,需求转化为供应要求,那么采购就是实现这个供应,从而达到满足需求的目的。而作为供应链这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每一个公司的采购,都是和这条供应链中的外部建立联系。如果供应链是一条一环扣一环的链条,那么这采购就是实现扣起链条的重要一个部分。
但是,当采购行为开展时,也就是从供应开始转化为需求实现的过程中,必然历经了不同的环节,而这些环节也会造成一种扭曲。即便供应能够恰好实现对需求的精准匹配,而这个转化过程中的扭曲,导致匹配也出现问题,而把矛头往前推,就出现认定是供应商,进而关联到采购商,而认为采购没有站在公司内部了。
比如说,供应商货物到了,验货部门没有如期完成检查,而需求提货发现提不了,这时验货部门说没有收到这批供应商的来货,从而没有检查,而实情是验货部门抽取批次错误了,导致需求的批次没有及时提供,造成矛盾。但是这个需要一套流程排查,而如果没有发现是内部流程出现问题,那么采购就要负上这个责任。对于供应商来说,货物我已经发出,到货也有签收等,这个时候采购是难以把这责任推在供应商上,当强调供应商已经发货了,那么就被容易认为和公司内部对抗。另外,比如物流部门,收货管理出错,库存存在差异而导致缺货,又把这个推到供应商身上,比如发错,少发等,而有些货物是不能当场完成清点,一般需要入库后数日才完成,那么又容易如此类似的矛盾出现。
这一转化环节中的错误,往往各部门不容易首先发现到,承认自身错误,把这个层层推,那就是供应商问题了,而最终他们要指望的是,供应商应该为这个错误买单,而采购推进这一步的必须者,而不是应该质疑自身,同时有些问题有时一下子说清,更希望采购把这个压在供应商身上,把锅给背上。即使造成损失,也可以由外部去承担。在这一点上,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遭遇的也不少。
对于其他部门来说,哪一个供应商都无所谓。而采购则不同,他深知供应商的分量,更主要的是很多时候这不是教科书那样,每个供应都来个ABC不同的供应商,某个不合适就马上换个顶上。而每一个供应商的交货期,质量,账期,对接流程,文书处理要求不尽相同,随便切换有时更容易造成供应链的动荡。
此外,并不是采购能够面对供应商都是强势的。采购和供应商维系于一种平衡的关系,而当无法有足够证据显示供应商完全造成的错误,那么即便理解公司内部由此导致的损失,也不能全部把这个推在供应商上,而重要的是,在对应供应商上需要留有余地,有些情况供应商是不同意的,要不最终会落得取消合作的后果。
也有可能供应商是基于弱势层面而不得不同意承担这种转嫁而来的损失,但有了第一次而自然也有可能出现第二次,接二连三的话,供应商不管明的,还是暗的,则把这种损失纳入到后续,最终也是自行承担的。此外,供应商也会把这个客户放低一个层面,服务等也自然靠下了一个级别。
从供应链各角色的角度看待,自然也就有不同看法。如果不能从一个整体公平运转为前提的话,从不同角色出发的观点就容易把其他代入为承责角色中,实际最后带来的是整体供应链的损害。
不过,这仅仅是一些方面,如果供应商和采购是站在一条船上,即教科书上不会交教导的那些发生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各位读者有没有遇见类似问题呢?欢迎留言。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