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发现“陇上铁汉”安维峻著作《四书讲义》,距今已逾百年
文摘
历史
2024-07-04 19:12
甘肃
点击上方第二组蓝字,关注成纪广林
成纪广林,讲述古成纪秦安的历史文化
秦安发现“陇上铁汉”安维峻著作《四书讲义》,距今已逾百年
近日,偶得“陇上铁汉”安维峻著作《四书讲义》,如获至宝。该书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由陇右乐善书局刊本发行,距今已逾百年。
《四书讲义》共4卷,分为4册,半页10行,每行25字,洋洋10万余言。著名学者刘尔炘(号果斋)题签并作序,序后有安维峻自述的《四书讲义》宗旨。今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有藏。《清史稿》、张维《陇右著作录》、王烜《甘肃文献录》、郭汉儒《陇右文献录》著录。《清史稿》安维峻本传:
维峻崇朴实,尚践履,不喜为博辨,尤严义利之分。归后退隐柏崖,杜门著书,隐然以名教纲常为己任。每谈及世变,辄忧形于色,卒抑郁以终。著有《四书讲义》《诗文集》。清宣统二年(1910年),安维峻任内阁侍读,欲辞职归里,大学堂(即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挽留为总教习。《四书讲义》即作于其时,是安维峻授课的讲稿。秦州进士任承允《诰授中宪大夫、起用内阁侍读、原任福建道监察御史、翰林院编修安公晓峰墓志铭》:宣统元年己酉,诏起废籍。庚戌夏,《通志》告成,赴部引以内阁侍读用。公浩然欲归,大学堂挽留为总教习。公亦以国事日靡,小臣无可为力,藉此以明正道,息邪说,庶尽区区之忱。《四书讲义》作于其时,盖登高之乎也。可见,在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位置上,安维峻苦心作《四书讲义》,为儒学登高一呼。吾乡前辈晓峰先生掌教都门,尝著《四书讲义》四卷。炘受而读之,立心之方,经世之法,古今中外盛衰得失之故,皆寓于此。呜呼!斯道之不重于天下久矣!先生尚欲以斯道觉斯民,而望天下之太平也乎!
京师,首善之区,大学堂合天下才俊选充其中,学成致用,皆有斯世斯民之责。安维峻表述了自己一生希望以四书拯救人心,渴望天下太平的学术思想,然而这呼声很快被淹没在辛亥革命的浪涛之中,没有激起丝毫的社会回响。清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自觉“呼天无路达,辅世奈人微”的安维峻慷慨作《维国本》一疏,呈礼部代奏,黯然离开已是大厦将倾、满楼风雨的北京城。在今天看来,安维峻作为旧时代的官吏,其出处进退似乎只是典型地代表了当时多数士子的态度:终身效忠于一个没落的王朝或时代。安维峻入民国后也已无法与时俱进,而是以清朝遗老自居,维护过时的纲常名教,也似乎不曾浸染近代知识分子已经逐步接受的外来新思想。当然,对待历史人物不能求全责备,其事迹其实有不少可以标榜后世,特别是抗言进谏的大勇举动,无不辉映出其非凡的正直秉性,那种忠于所事、不畏强御、忘身而为的精神,百年之后仍凛凛有生气,值得后人敬仰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