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过后近一个月的5月25日,合唱队长郑虹分享了一个《精彩回顾(怀旧板)》视频。我竟在里面看见一张自己和同窗蔡红梅二重唱的陌生演出照。
右为笔者,低声部
我的第一反应是,竟然有毕业演出的照片?!我们出演二重唱了?我马上问同窗老搭档蔡红梅,“咱俩唱的啥歌?” “我都没印象啦,咋跟舞台剧似的呢?台上还有背景人。” 看来她更是忘得一干二净。
顺着九字班的粗藤我很快摸到了照片主人,光9的张春海同学。“高个的是我。” “四十年后才知道(照片里)是谁”。自我介绍后,原来春海同学在校时曾是摄影协会成员。我当然马上替代表队友们问:“你有没有运动会的照片?”“没有”是他斩钉截铁的回答。看来文艺演出是春海同学锁定的摄影场所。
我说明来意后,得到了一批演出照。对我来说每一张都跟新闻照片一样陌生,但又像得到开启记忆宝库的钥匙一样兴奋。只是每一张照片后面的声音和内容又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解密。
征得同意后,我把一批照片发给了文艺社团群,立刻引起了聚众围观。一位军乐队员激动地说,“太珍贵了,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后脑勺。” 我马上转告准备裁剪修图的春海同学,千万不要切旧照,哪怕只有模糊的半张脸或后脑勺!
当年参加过毕业演出的男中音沈威也不清楚照片中的阵列在说啥。工物系的扬琴家陈鸿波十分肯定地解释,那个是由物95班原创9字班重新组织的诗朗诵《做历史的开拓者》。我有如获得二道密码似地抓住鸿波同学讨到了由他打字油印的诗作原稿影印件!
《历史的开拓者》原始文本
他说“当时用机械打字机打在蜡纸上印刷的,有些字实在找不到,只好空着”。这更给这个发黄的诗本赋予了时代的故事。担任导演和配乐的陈鸿波还透露了重要信息,当年用的音乐是《红旗颂》片段。
我马上把《历史的开拓者》交给了毕业40年一起合唱和朗诵的马立明和王军。他们二位也是盯了半天旧照才知道自己曾经朗诵过这首诗,于是主动要求隔着半个地球(时差正好12小时)再次重新合作复原当时的情怀和精神面貌。二人不愧是训练有素的原校广播员,精炼文本,分部录制,很快我便收到情绪饱满的男女声部优质音频作品。
更令我惊奇的是,军乐队的夏为民同学紧跟着分享了他当年录制的三个毕业演出音频文件,分别是女声二重唱,女声独唱和告别母校开幕词。既然记忆已经模糊,我们只有相信老照片的分配:二重唱音频是我和蔡红梅的声音,女中音独唱的任务也是由我来完成的。
即使听到了二重唱的声音,我依然不知道这是那首歌。这时搭档蔡红梅则想起来歌名叫《春天的故事》,而且当年是她从齐豫的独唱里记下谱子并编好低声部的曲调。我一翻箱底,果然有一张手抄二重唱《春天的故事》歌篇,结论确凿无疑!
当我听到熟悉的《思乡曲》钢琴伴奏,记忆也打开了一扇小窗,隐约记得排练时钢琴伴奏温保马同学需要在报幕者说“啊~”后开始弹下第一个音符;而我则开始从其他站位挪步到麦克风前站好。。。
感谢这些宝贵的照片,录音和诗本帮我找回了毕业演出的部分珍贵记忆。我把他们合成在下面的视频里分享给老同学们。视频里为了分享张春海同学发给我的所有毕业演出照片,有些可能跟音频并不匹配。希望这个视频可以抛砖引玉,鼓励更多同学们分享我们共同的记忆。
对比这首王军和马立明毕业40年后合作的《向着未来出发》诗作,读者们可以感受到9字班校友40年人生阅历的沉淀。
最后,我把自己认得的参演同学名单列在文后留言中。希望同学们留言补充我遗漏的人名,最好标明在闭幕合影中的位置。
作者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美国电子工程博士。目前居住美国波士顿地区。从事公司管理及催眠心理学研究和咨询工作。
欢迎订阅
获取更多资讯
清华史迹--还原真实的近代历史
清华冬勇赛七年电子奖状证书设计收藏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