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梅:正气的力量 | | 散文第253期总期645期

文摘   2024-06-17 07:41   湖北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正气的力量

田红梅


“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这些语句是那么遥远而又熟悉。这不是从前父亲教育我们常念叨的话语吗?原来父亲是熟读了《朱子家训》的,他也是按这些古训来修炼自身,并严格要求我们的。


想起离开我们30多年的父亲,不禁感慨万千。父亲出生贫寒,并且自幼父母早亡,是靠给别人放牛、当学徒长大。悲苦的身世,没有泯灭他热爱学习的欲望,他凭借自己的机智聪明和吃苦耐劳,得到大家的认可,并一步步走到了领导岗位。吃过太多苦的父亲,非常珍惜越来越好的日子。一辈子循规蹈矩,认认真真做事,规规矩矩做人。对我们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我们崇敬的好父亲。

年轻时候的父亲,图片由作者提供

读圣贤书明君子理,走天下路懂人间难。父亲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听广播。勤奋好学的父亲只读过几天私塾,却靠自学,满腹经纶。他鼓励我们多读书。闲暇时,给我们讲“三字经”、“朱子家训”,还有古代人的励志故事,什么“凿壁借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等等。教育我们时引经据典,头头是道。


父亲对我们的家教极为严格。记得小时候,我常挑食,不爱吃的东西吐在桌上,父亲立马捡起来放进自己嘴里,并用那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来教育我。可我当时还小,不知道啥意思。父亲就给我们讲,一粒米从种子到碗中来,要经历多少风风雨雨,要花费多少农民的心血和汗水。当时正好学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就具象化了粮食的由来。父亲说,粮食是农民的血汗,浪费是可耻的行为。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不爱吃的不要夹,留给爱吃的人吃。自此,我不爱吃的,白给也不要。我吃过的饭碗,看不到一粒剩余的饭粒。


有了自己的家后,父亲的教诲成了我的治家之道。“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我每次买菜,都找穿着破旧,提着小篮的老人买,不管他们的菜好不好,都多买点,不讲价。吃不了,送给别人也好。我感恩,是他们的勤劳而让我有了食物。我更加知道,有再多的钱,也不能把东西买回来浪费,因为钱是个人自有的,资源是地球人共有的。有时买回来的衣服不合身,也不退换,直接就送给亲戚或保洁员。我常想,人人都能把节省下来的物资,拿去扶助弱小,救济那些还在战乱和饥饿中挣扎的妇女儿童,岂不是更好。


父亲一辈子勤俭节约、体恤弱小。当公社书记时,每到农忙,总是披着晨露出门,沐着月光回家,饿了渴了,在农民家随便吃口粗茶淡饭,水缸里舀瓢水喝,走时给几毛钱和几两粮票。父亲的脚印深深的印遍了公社所辖乡村的每个角落。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是父亲刻在我心里挥之不去的形象。


父亲谨遵的不止古训遗风,还有党纪国法。父亲调进城任财办主任,掌握了县里的财经和物资大权,父亲的一张批条可以让人一夜致富。每天亲戚朋友上门送礼,求批条、求工作的络绎不绝、车水马龙。父亲一概拒之门外,有人对父亲说:“拿来的东西又拿回去,很没面子。你可以不帮我,礼物必须收下。就当交个朋友。”父亲说:“你这不是交朋友,是拉我下水。我若得了你们的礼物,我的人生就有了污点,一辈子被人拿捏,没有尊严,也对不起上级的信任。”父亲对送礼人总是抹面无情,推搡出门,很不好看,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特别是家里的亲戚,有的甚至撕破了脸,他们说父亲太不近人情了,自此再也不与我们来往。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冲击,父亲头脑清醒,泰然自若,保持一颗平常心。


年的父亲,图片由作者提供

父亲经常召集家庭会议,会议的内容主要是教育我们,他常说“子不教父之过。”我们兄弟姐妹在会议上汇报学习和工作的情况,说到不顺心的事,父亲用圣贤故事来安抚我们。有时候,父亲心情好时,会给我们唱首歌,并要我们轮流展示才艺。最后以一番对我们的说教结束。


父亲常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是党和人民多年的信任,赋予了他现在的职务,他更要经得起考验,对得起国家。如果他用国家给的权力为家人谋私利,岂不是贪赃枉法,忘恩负义?并告诫我们也要听党的话,跟党走。不求大富大贵,只要平平安安。“医院没有病人,牢房没有犯人”是他对我们的最低要求。记得,八十年代末,有些人赚钱了,开始建私房了。大哥也买了一块土地,回家告诉父亲,准备做房子。父亲一句“市里有规定,干部子女不许建私房。”硬是逼着大哥退掉了那块土地。 


 父亲生前最喜欢说的几句话是“人正不怕影子斜”、“干部是带头做事的人,不是享受特权的人”。父亲对自己要求严格,处处以身作则,管教我们更是毫不松懈,他常说“严是爱,宽是害。”父亲以他正气的力量,引领我们兄弟姐妹,在各自的岗位上谨慎做事,低调做人,不敢越雷池半步。


正如梁实秋所写:廉是一棵松,无论严寒,他绿意盎然;廉是一簇梅,傲霜斗雪,依然风骨犹存。父亲就是那一棵松,也是那一簇梅,永远活在我们心里。父亲在职时离世,留给我们的是一张几百元借款的欠条,由母亲变卖吊唁品偿还。但父亲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一辈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源泉。


时间如流水。转眼我们都有孙子辈了。现在,我常常把先烈们舍生取义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以及他们的祖爷爷当年热爱学习、吃苦耐劳、廉洁自律的故事讲给孙子们听,看到幼小的孩子们惊奇、敬佩、若有所思的神情,看到他们不停的追问“还有莫?再讲一个。”我由衷的欣慰。孩子们是向上向善的,是美好的未来。我希望他们多读好书,修身养性,做一个善良的有智慧的人。一代更比一代强!





    


作者简介:田红梅,67年生,现赤壁市税务局工作,爱在山川里行走,爱在文字里寻觅

end


     
 赤壁市女作家协会公众平台     
   名誉主编:杨洁    
主编:小月
副主编:青萝 
责任编辑:沈平珍  张立元  李江霞  雷满玉
     编辑:吴莉萍  吴银燕
本期编辑:沈平珍





赤壁市女作家协会    感谢您的关注

 徜徉书香     感知女性


田红梅:湘渝黔自由行(四)

田红梅:湘渝黔自由行(三)

田红梅:湘渝黔自由行(二)

田红梅:湘渝黔自由行(一)

田红梅:我是个普通党员

田红梅:芳世湾的不了情 

田红梅:小区里的植树节 

田红梅:营寨蝶变成营地

田红梅:黄家墩的土地会

田红梅:昔日“塞罕坝” 今日“米粮仓” 

田红梅:表嫂
田红梅:世界因女人而美丽
田红梅:懂中国   爱中国
● 田红梅:通城,一座年轻的城 
 田红梅:家有严父
 田红梅:桥如彩虹
田红梅:母亲入党

田红梅:庚子年末登雪峰

赤壁市女作家协会
推送女性文学作品,弘扬中华文化传统,促进现代文化繁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