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行为怪异,可能是某一种爱缺失了

教育   2024-10-18 17:21   天津  

点击上方月下客育儿智慧回复“遇见”送你一个真相


文/月下客



近日后台有位妈妈留言,说自己的儿子总有一些奇怪的行为。

比如不停地吸吮舌头,吸吮下嘴唇,9岁了还喜欢趴在妈妈身上装作要吃奶的样子。

我问这位妈妈平时给孩子的拥抱和关爱多吗?

妈妈说,因为他总有这些奇怪的行为,她不太敢拥抱他,而且会尽量避免孩子与她的胸膛接触。平时的关爱还可以,不过大多数情况说话时还是带着情绪,或者说教的语气。‍‍‍‍‍‍‍‍‍‍‍‍‍‍‍‍‍‍‍‍‍‍

其实不难猜到,这位妈妈平时对孩子的“母爱”是不够的。

在成人看来,孩子这些行为都和“性”有关系,所以当他出现这些行为的时候,家长会觉得很尴尬,很丢脸。

但实际上,从孩子的角度看,这些不是对“女性”的渴求,而是对“母性”的渴求,孩子很可能是因为在童年,甚至婴儿时代没有得到过母亲足够的喂养和爱抚,而在潜意识里形成了不安全感。

从字里行间,我可以感受到这位妈妈对孩子的一些不解,甚至对孩子有一种淡淡的厌恶和嫌弃。

越是有厌嫌,越会疏远孩子,越疏离,孩子越渴望妈妈的拥抱和爱抚,孩子的这种行为和表现就会越严重。


其实近期我还听说过一起案例,和这个孩子很相似。

这是一个普通但又有点严重的校园打架事件。

男生A和男生B打架,把男生B的腿骨踢裂了,这样看起来好像B是受害者,但起因是什么呢?

听说B男生平时就喜欢和其他的男生有肢体接触,这种肢体接触还不同于男生之间的打打闹闹、动手动脚,而是这个男生总是喜欢去搂抱其他的男生,甚至用脸贴脸、手拉手的方式和别的男生有肌肤之亲。

有一次,他就坐到A男生腿上,把脸往人家脸上贴,结果把A惹急了,给了他几脚。

旁观者看到这种情况,一定会往同性恋的方向上猜。

但如果你能了解这个男孩的家庭背景,就知道他这种怪异的行为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对爱深深的渴求。

哪种爱呢?


B男生的父母因为工作原因,从小将他寄养在爷爷奶奶家。

爷爷是个老干部,常年出差,所以孩子基本上就是跟着奶奶长大。

孩子长到了14岁,几乎没怎么见过自己的父亲,父亲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回家,所以他基本上没有得到过什么父爱。

我们知道有很多男孩子是坐在父亲的肩膀上长大的。

从小被父亲扛在肩上去逛公园,跟父亲一起去踢足球,和父亲勾搭在一起,背着母亲做“坏事”,比如偷偷尝一口白酒……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这都是生命中特别重要的父爱。

但是也有一些男孩子,因为常年得不到父爱,他身体里会缺乏一种阳刚之气,所以他就会有意识的去和一些男性的成人或伙伴去接触。

当然,大部分的孩子这种表现都不会很明显,只有一些极端的案例,比如刚才提到的男生B,他认不清自己身体的这种渴求,只是本能地去想要贴近其他的男生。

医学上有个名词,叫做皮肤饥渴症。

皮肤饥渴症,其实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心理疾病。

大多是由于患者在童年或幼年的时期缺乏双亲长辈的爱抚。他们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不安全、孤独的感受,从而表现得自卑,怯懦,欺软怕硬。

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表现得非常喜欢去和别人亲热,那说明他已经在寻找慰藉和解脱。

但更多的孩子只是把这种心理创伤深深地埋在心底,表现很正常,但是内在非常的压抑和苦闷。这不代表孩子就没有问题。

所以当孩子的行为出现异常,其实是一件好事。

至少我们能够通过他这些怪异的行为,看到他内在心理上的一些缺失,采取方法去及时的弥补。

所以当一个男生出现了这种皮肤饥渴的症状,喜欢和别的男生亲密接触,作为家长和老师,你会去骂这个孩子吗?

你应该去给他贴一系列恶俗的标签吗?

你需要去教育他不应该这么做吗?

还是应该及时发现他心理上的问题和渴求,及时地给予他更多的关怀和爱护?

为什么14岁的孩子就不需要爱抚呢?人不管长到多大,都需要心理上和身体上的安慰和温暖。

即使是成年人,很多痛苦也是一个拥抱可以解决的。为什么到了孩子这里我们就要求他们坚强呢?


所以不要吝惜你的拥抱吧!

孩子出问题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母爱的时候。

作为妈妈,如果你都不能接受他,理解他,帮助他走出这种心理寄托和障碍的话,他以后可就会到社会上去寻找慰藉了。

到时候,给你打电话的就不只是学校的老师,还有可能是警察了!

别忘了点击👇卡片星标★
END

月下客亲子教育作家,潜意识图卡疗愈师。代表作《孩子,请把自己逼进好学校》火遍全网,令上亿读者沸腾。著有《最好的养育,是让孩子做自己》、《失去自我的爱,是对孩子最深的害》。公众号:月下客育儿智慧。ID:yuexiake001

关注后回复“学校”

查看爆文  “孩子,请把自己逼进好学校!”


回复“自律”

查看  “孩子的自律是从哪来的?”


回复“教育

查看“最失败的教育,孩子不努力,爸爸不出力,妈妈用蛮力!


回复“脾气”

查看“请珍惜你身边那个爱发脾气的孩子”


回复“爸爸”

查看“每一个男人都能做爸爸,但不是每一个爸爸都叫做父亲”


回复“二胎”

查看“放弃生二胎,孩子就会一生孤独吗?”


回复“内向”

查看“内向的孩子,嘴上没话,心里有光”


回复“能量”

查看沉迷游戏、顶撞父母、抗拒上学……这些孩子不是坏,只是能量低


回复“评判”

查看“只要你对孩子有评判,他就会封闭起来”

月下客育儿智慧
亲子教育作家,心理疗愈师。著有《最好的养育,是让孩子做自己》,《失去自我的爱,是对孩子最深的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