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丨宋勇、周承志、周建娅教授:肺癌诊疗方面涌现出哪些新理念、新策略?助力患者长生存,呼吸科具有何种优势?

学术   2024-09-30 18:11   北京  

近年来,肺癌诊疗逐步进入精准化、个体化时代,随着肺癌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呼吸学科在肺癌诊疗中的优势逐渐凸显, 在肺癌全程管理中为延长患者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大力支持,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断做出贡献。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建娅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承志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金陵医院宋勇教授接受了《呼吸界》专访,分享了呼吸科在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肺癌诊疗方面涌现出的新理念、新策略。


周建娅教授:健康中国引领肺癌防治飞速发展,推动肺癌长生存目标及早实现


今年是《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施行5周年。周建娅教授表示,健康中国行动以来,我国肺癌防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肺癌早期筛查的普及,更多早期肺癌被发现并得到及时治疗,针对中晚期肺癌的精准治疗手段也不断增多。无论是早期肺癌还是中晚期肺癌,在治疗效果上都有质的飞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偏远或者欠发达地区,肺癌诊疗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临床医生,应该坚持精准治疗理念,遵循循证医学证据,为患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30年癌症5年总体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周建娅教授认为,在肺癌预防领域,还需不断加强戒烟宣传,推动早诊早治理念进一步落实。同时,在临床实践中,强化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创新治疗措施的规范应用,促进肺癌5年整体生存率提升速度,早日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


周承志教授:呼吸学科肺癌新理念助力更多患者长生存


2017年,周承志教授提出了“重症肺癌”的概念,即肺癌患者在某些阶段PS评分处于2~4分之间,但在通过动态精确检测的基础上,经过生命支持及康复护理和抗肿瘤治疗协同处理后,有极大可能获得生存获益和(或)改善PS评分的疾病[1]。周承志教授表示,重症肺癌形成有三大原因:一是由肿瘤本身导致,二是由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病、间质肺疾病等并发症导致,三是由肿瘤治疗导致。重症肺癌与终末期肺癌有明确的区别,但是既往由于缺乏有效的抗肿瘤治疗手段,加上人们对于重症肺癌的认知和支持不够,很多重症肺癌患者等同于终末期肺癌患者,失去了诊疗机会。


周承志教授指出,重症肺癌治疗强调“癌肺同治”,也就是说既要控制肿瘤,也要注重以肺部为代表的全身系统性并发症的处理。癌肺同治采用升降级策略,例如重症肺癌患者可能合并严重感染,肿瘤和感染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这时必须双管齐下,选择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同时采取呼吸科抗生素升降级策略抗感染,在控制肿瘤的同时,积极地抗感染治疗,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在重症肺癌得到逆转之后,可以根据患者治疗需求,选择升级或者降级抗肿瘤治疗方案。通过癌肺同治,可以让很多重症肺癌实现逆转,患者生活质量接近正常,甚至实现长期生存。


得益于过去二十年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一系列新的抗肿瘤药物和生命支持技术的广泛应用,肺癌患者生存现状显著改善,但由此也牵引出新的临床问题,如因肿瘤本身或治疗导致的呼吸系统损伤。为此,2024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团队在Trends in Cancer杂志发表文章“Oncology-Respirology:  a discipline in dire need”[2],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提出“肿瘤呼吸病学”概念,即“Onco-Respirology”新的学科理念。


周承志教授表示,“肿瘤呼吸病学”概念的提出,将对呼吸科肿瘤诊疗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肿瘤治疗已经进入MDT时代,呼吸科要和肿瘤专家一起,为患者保驾护航,最终的目的是让患者得到更好的预后。


宋勇教授:MDT诊疗,保障癌肺共病患者长生存获益


宋勇教授介绍,共病是指一种疾病和另外一种疾病同时发生或先后发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栓塞、间质性肺病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是常见的共病组合。从病因和发病机制来看,肺癌发生与以上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有关,发病机制也有共通之处,例如慢阻肺病和间质性肺病都存在肺部的慢性炎症,而部分肺癌也经历了从炎症到癌的过程;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50岁以上人群的肺癌发病率明显升高,而慢阻肺病、肺栓塞、间质性肺病也是高发于老年人群,据报道我国约30%的肺癌患者合并慢阻肺病,另外肺癌合并间质性肺病的发生率也比较高。


肺癌与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相互伴随,相互影响,但是当前临床实践中,肺癌共病的诊断严重不足,通常只诊断肺癌,而忽略了共病,例如长期吸烟的肺癌患者,如果体力状态尚可,肺功能还能够维持正常的活动,有时即便合并慢阻肺病,也很难得到诊断,因为慢阻肺病最重要的诊断标准就是肺功能,而我国肺功能检查的普及率非常低。目前,国家已将慢阻肺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是医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对于肺癌合并慢阻肺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宋勇教授表示,既往肺癌治疗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可能都是源于对癌肺共病的认识不足,只有认识到了癌肺共病,进行癌肺同治,才能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在癌肺同治时,应平衡安全性和疗效之间的关系,既要权衡利弊又要主次分清、轻重分明,如慢阻肺病患者合并肺癌已经出现呼吸衰竭,应首先针对慢阻肺病的基础治疗,在患者肺功能改善以后,再进行针对肺癌的治疗。


宋勇教授强调,肺癌是一个涉及到多学科的疾病,MDT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癌肺共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评估和权衡,离不开MDT的参与。呼吸科在癌肺共病的诊疗中具有很大优势,呼吸科医生可以组织MDT,做好癌肺共病的管理,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


专家介绍

周建娅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浙江省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烟草病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国家药监总局新药核查专员;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Sidney Kimmel癌症中心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主参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周承志

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临床诊疗部部长;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常务副主任;肿瘤内科中心一区主任。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重症肺癌”、“肿瘤呼吸病学”等概念,并牵头发表第一版“重症肺癌国际共识”“肺癌合并COPD诊疗国际共识”。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癌学组副组长;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CROC)秘书长兼青委副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重症专委会主委;获评第二届“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肺癌领域杰出贡献奖”、第五届“羊城好医生”、第一届“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等。


宋勇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医学院金陵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中国药科大学附属南京天印山医院胸部肿瘤中心;南京大学呼吸病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候任会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杂志(SCI收录)主编;《中华医学杂志》编委。



参考文献 (可上下滑动浏览)


[1]Chengzhi Zhou,et al.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severe lung cancer-the first edition[J].Lung Cancer Res,2021,10(6):2633-2666.

[2]Zhou C, Luan T, Guan W, et al. Oncology-respirology: a discipline in dire need. Trends Cancer. 2024;10(9):777-780. 



* 文章仅供医疗卫生相关从业者阅读参考


本文完

责编:Jerry


关注我们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呼吸界》官方网站

呼吸界
《呼吸界》作为中国呼吸学科垂直新媒体平台,立足于整合各级医院呼吸学科资源,逐步丰富呼吸学科权威资讯,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相关学科医生提供权威网络专科信息支持,努力建立全国呼吸学科网络医疗协作专业体系,为全行业提供新媒体互动与推广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