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三国:祁山烟云迷茫处,千古是非说魏延 | 随笔 冯子礼

文摘   2024-11-13 20:56   北京  

上世纪60年代,“魏延的反骨”曾一度成为重要话题。90年代,“巴蜀鬼才倾一腔乡情深度打磨” 电视剧《祁山夕照》,张扬魏文长“出子午谷”奇谋,让诸葛亮和“隆中对”“走下神坛”,也曾轰动一时。
“祁山烟云迷茫处,千古是非说魏延”,从历史的角度,到底如何看待诸葛亮与魏延的这段公案?
魏延是蜀汉的一员猛将,在刘备攻取巴蜀和汉中的过程中建立了很大的功勋。据《三国志》记载,刘备称汉中王时,他还只是个牙门将军,刘备的王都设在成都,以益州为根据地,准备任命一位大将镇守汉中。当时人们以为此任非张飞莫属,因为当时关羽正镇守荆州,剩下的除了张飞还能有谁呢?可是刘备的任命却出人意外,他选拔了当时在资历和名望方面远不能跟张飞相比的魏延,任命他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以驻守汉中,宣布时“一军尽惊”。刘备也知道这个情况,于是大会群臣,问魏延道:“现在要你担当这一重任,你打算怎么个干法?”魏延回答说:“我奉命驻守汉中,如果曹操亲自起倾国之兵来犯,我可以抵挡住他;如果他派将领率十万偏师来犯,我可以为大王把他歼灭掉!”他的回答很得到刘备的欣赏,大家也都“壮其言”。刘备身后,五虎将也先后谢世,在诸葛亮的北伐中,他就成了首席大将。
无论讲功劳、资历还是勇猛,已经无人出其右了。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延提出了一个战略方案,要求自己单独率领一支部队从子午谷进军偷袭长安,以配合诸葛亮从祁山进军的主力,认为这样可以一举光复长安以西的地方。诸葛亮认为这样太冒险,没有采纳。这件事,不光魏延很有意见,“常谓亮为怯,叹恨已才用之不尽”,始终耿耿于怀;而且它后来还成了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艺家们争论不已的话题。

诸葛亮北伐路线图
对于这一公案,《三国演义》当然是站在诸葛亮一边的,炎汉的气数已尽,诸葛亮不过是受刘先主托孤之重,尽人事以听天命。司马懿被困于上方谷尚且因天降雷雨救出,出子午谷弄险又有何用呢?政治历史学家们则从现实中寻找原因:以魏、蜀两国政治、经济状况和综合国力包括军事力量对比而论,魏只能吞蜀而蜀决不能吞魏,靠了诸葛亮的才智打得司马懿只有防守之力无有还手之功,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即使偷袭长安侥幸成功,仍然不能改变两国力量的对比,最终还要受挫折。而肯定魏延者则认为这是诸葛亮的一大战略失误。他虽长于治理国家和治理军队,但不长于指挥打仗,“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以小国征服大国,必须出奇致胜,靠稳扎稳打是达不到目的的。有的人甚至与魏延的观点保持着完全的一致,认为如果采取魏延出兵子午谷的战略,那蜀汉早已消灭魏国了。……千秋功罪,自由人评说去吧!   
军事上走子午谷的风险,历史上不乏惨败的教训。公元230年魏军大举进攻汉中。其中,司马懿一军走祁山道,曹真一军走斜谷道,张郃所领一军走的就是子午道。结果,魏军被蜀汉军队堵在秦岭的几条山谷内,同时遇上了长达30多天的大雨。由于暴雨造成大量兵士饥寒而亡,十几万魏军几乎崩溃。诸葛亮轻松就击退了魏军的攻势。

明末农民起义军高迎祥(李自成之前的高闯王)就是走子午谷全军覆没,被俘遇害。
当代也有先例,西安事变后,驻扎陕西的国军第51师师长王耀武,要从子午谷进军西安,勤王救驾。王耀武在子午谷中走了三天,因路太难走,找不到水源,再走下去就得被渴死;加上得知西安事变已经和平解决,就退了回去。张学良得知王耀武要走子午谷古道后,立即派重兵把住了谷口。如果王耀武执意不回,难免重蹈高迎祥的覆辙。 
明末义军领袖高迎祥《高闯王》在子午谷全军覆没
 小说中的魏延与史书上的魏延是颇有出入的。演义写战长沙时魏延杀死太守韩玄救了黄忠投奔刘备,一见面诸葛亮即喝令刀斧手将其推出斩首。刘备惊问何故,诸葛亮说:“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这段情节很有名,以致“有反骨”云云后来还成了成语,它极力渲染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不过说实话,就事论事,这不能不说是小说的败笔,真是“小说家言”,过于怪诞,一见面即杀有大功之人,太不近情理。当然,如果说到了晚年,以诸葛亮之明于识人,经过长期观察,他估计到魏延在自己身后很可能造反,那倒是合乎科学的预见。看一个人的过去,可以知道他的现在,看他的过去和现在,可以知道他的将来。一旦诸葛亮不在,魏延之难于驾驭,连邻国的人物孙权都看得出来,孙权曾就此事郑重其事地提醒过蜀汉的使臣费袆,即此可想见魏延之为人。  
 因而,诸葛亮在临终之际对魏延的可能动向做了严密防范,对身后的人事问题做了妥善安排。他把接替自己主持军国大事的重担交给了蒋琬和费袆,把指挥前线部队撤退的总指挥权交给了杨仪和姜维,而秘密地安排了马岱埋伏以作为翦除魏延的特殊人物。诸葛亮“归天”后,杨仪和姜维按照诸葛亮生前的部署率领部队撤退,一面让尚书费袆带着兵符通知魏延让他断后。魏延先问一下人事安排,然后表示:“丞相虽亡,吾今现在。杨仪不过是个秘书长,怎么能够担当得起指挥全军撤退的重任?他扶丞相的灵柩回去安葬就是了,我可以指挥部队消灭司马懿,还能因为死了丞相一个人而改变国家的伐魏大计吗?”费袆继续劝他以大局为重,说这都是丞相的意思。魏延反发了脾气:“如果丞相听从我的意见,长安早就光复了。我官任前将军、征西大将军、南郑侯,怎么能给一个秘书断后呢?”   
杨仪和姜维听费袆介绍情况后,便不顾魏延率领大军徐徐撤退。魏延听到后带兵截断了他们的归路,双方交章飞奏,互告对方谋反。最后还是靠诸葛亮留下的遗计,通过马岱在阵前以出人意外的神奇方式,一刀斩杀了魏延,以最小的代价度过了这场危及国家存亡的政治危机。在诸葛亮身后,蜀汉政权延续了30年。这期间魏吴两国都不止一次出现过内战和政变,唯独蜀汉中央政权最为稳定,而且姜维等还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多次以主动进攻的姿态出师伐魏。事实证明诸葛亮对身后军国大事的安排,是有战略眼光的,是十分英明的。   
魏延其人是个独挡一面的将才,但不是统御全局的帅才;是个能征惯战的猛将,但不是文武全才的政治家;他才有余而德不足,性骄矜,重私愤,不长于团结人,对事业谈不上忠心耿耿,一旦个人意愿得不到满足,他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刘备在世时,有五虎大将在,他尾巴翘不起来;刘备死后,他觉得除了诸葛亮,“老子天下第二”,别人谁也不放在他的眼里了。诸葛亮一死,让他当国,当好当不好先不说,肯定不会象诸葛亮那样对刘禅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是毫无疑问的。如果不让他主持国政,让他掌握枪杆子,以其跋扈难制,那谁也驾驭不了他。总之魏延对诸葛亮身后的蜀汉政权的存在是个极大的不稳定因素,若其人不死而刘禅政权能继续维持30年,那是很难令人想象的。  
 杨仪作为诸葛亮处理军务的助理,也是个干才。《三国志》本传说他“亮数出军,仪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可他与魏延有个共同的毛病,即都很狷狭骄矜。魏延矜高,大家都让他三分,唯独杨仪不稍假借,故二人关系有如水火,以至在聚会场合,有时魏延动刀动剑,以示威泄愤。诸葛亮在日,珍惜杨仪的才干和魏延的骁勇,常恨二人搞不好关系,不愿对他们有所偏废,以使他们发挥各自的作用。在身后的人事安排上,他既有效地防范了魏延,也限制了对杨仪的使用,而是让蒋琬和费袆先后总理大事,而蒋、费二人也是诸葛亮发现和一手培养起来的支撑蜀汉后期的杰出人物,直到他们相继谢世之后,魏国才能够将蜀汉灭亡。决策必须有战略眼光。诸葛亮不光“两朝开济”,是刘备身后的擎天巨柱;而且还泽被身后,没有他那包括处置魏延的高瞻远瞩的人事安排,蜀汉事业能够继续兴盛,能以一州之地维持鼎立局面三十余年,则是不可想象的。  

诸葛亮身后主持蜀汉大局12年的杰出人物蒋琬


文化佳园
原创作品发表园地。主编:徐景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