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一篇2024年6月发表在AMJ上的论文《工作不安全感与福祉:整合生活史理论与交易性压力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作日益不稳定的趋势,即“员工承担工作的风险,而不是企业或政府”。各种因素导致了这一趋势,包括与就业关系相关的立法和实践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以及商业周期的持续波动。大量研究表明,工作不安全感会引起压力,损害员工的福祉。该研究旨在探讨工作不安全感如何影响员工的福祉,并揭示其对社会分层和不平等的潜在影响。
研究通过整合进化心理学中的生活史理论和交易性压力理论,提出并验证了一个新的模型,解释了工作不安全感如何在不同经济背景下影响员工的福祉。生活史理论认为,个体在贫穷或富裕环境中成长会影响其在成年期面对威胁时的控制感。而交易性压力理论则强调个体对威胁的应对取决于其对情境的评估。该研究提出,来自较贫穷背景的员工在面对工作不安全感时更容易出现情感耗竭和较低的工作投入,而来自较富裕背景的员工则对此有一定的抵抗力。
研究方法包括两项预注册的多源五波纵向研究和一项后续的准实验研究。第一项研究在新冠危机期间于印度进行,共涉及147个团队。通过对员工及其经理的多次调查,研究了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福祉的影响。调查每两周进行一次,历时两个月半,重点收集员工的工作投入和情感耗竭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工作不安全感对来自贫穷家庭的员工有显著负面影响,而来自富裕家庭的员工则不受影响甚至可能受到激励。
第二项研究通过准实验设计,在印度和美国的两组样本中重复了上述发现。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被要求回忆并书写工作不安全的因素,另一组则回忆工作安全的因素。通过这种引导反思任务,成功诱发了工作不安全感的心理体验,并验证了其对不同背景员工的福祉影响。
研究结论指出,工作不安全感对福祉的影响是分层的,主要通过降低控制感来影响员工的情感耗竭和工作投入。这种影响在贫穷背景下成长的员工中尤为明显,而富裕背景下的员工则受到保护甚至可能受到激励,从而表现出更高的工作投入和较低的情感耗竭。最终,工作不安全感可能通过影响福祉和工作表现,进一步加剧童年时期的社会不平等。
唧唧堂学院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