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王柯潞:我在新疆阿拉尔市记录兵团故事
六月未见,甚是想念。我于2024年6月毕业,并于8月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现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三团文体广电旅游中心,负责新闻采编工作。
不同于快节奏的城市,这是一个生活节奏相对缓慢的北方小镇。小镇上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四川、河南、甘肃……或是因为祖辈的建设扎根在这里,或是顺着西部大开发的浪潮来到新疆寻求发展。他们性子直爽,为人朴实。在和他们的交谈中发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无一例外的都会为发生在这片土地的变化感到自豪与震撼。
初见团场时,无边的沙漠与团场密密麻麻的胡杨、白杨形成对比。滴灌带铺设在沙漠公路两旁,梭梭、红柳在沙漠腹地茁壮成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奠基人王震将军曾写下诗句,“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在70年的岁月里,无数兵团人生活在风头水尾、沙漠边缘,铸剑为犁,把戈壁变成了良田,将荒漠变成了绿洲,“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落地生根、攻坚克难、艰苦创业”的老兵精神在边疆大地上构建了不巧的精神丰碑。恰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深感荣幸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去到兵团,深入了解到这段震慑人心、令人敬佩的历史。
我目前服务于第一师阿拉尔市三团甘泉镇,负责新闻宣传工作。工作日常便是辗转于办公室和田间地头,上午下连队采新闻,下午在办公室奋笔疾书。由于工作需要,我开始拿起相机,学着使用它定格记录画面。团场是基层单位,经济发展以农业产业为主,因此拍摄的内容多是围绕着农时农事。8月,团场覆盖面积达7.5万亩的核桃成熟;9月,紫红紫红的杏李、香脆的库尔勒香梨挂了满园;10月,雪白的长绒棉吐絮丰收;11月,金黄璀璨的胡杨在整个塔里木盆地肆意绽放它的魅力;12月,鹅毛大雪在这个雨水颇丰的年岁悄然而至。我曾和同事调侃,“我应该是志愿者里面,见过团场最多美景的人”。
此外,第一师阿拉尔市所在的阿克苏地区,是浙江的对口支援地区。通过相机镜头,我也窥见了浙江援疆工作的一角:在经济发展上,“湖鲜疆养”为团场酝酿出了白玉蟹、乌鳖养殖等特色养殖产业;在文化教育上,幼儿园、中学处处都有浙江援疆的身影;在医疗卫生上,医院、养老院的新建落成都和援疆力量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是宣传工作的魅力。
当然,宣传工作要求的及时性也使得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秋种秋收和节庆日使得九、十月份几乎每天都在加班。7点半下班,但是加到11点是常态,最晚的时候是在凌晨的3点才出了单位门。
这段时间里,不时的,我仍会对未来的生活感到迷茫,对何去何从感到焦虑。但是这段经历的意义之一就在于遇到不同的人。他们是我的同龄人,面临着相同的困境,但却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我说,我非常担心在结束服务期的时候无法无缝连接地找到下一份工作。他们说,如果你觉得向上生长缺乏底气与动力,那么不妨先扎根,然后涵养自己,积蓄能量,奋力一跃也好,有底气去选择也好,只是不要害怕去尝试。正是因为在这里遇见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是离开了学校,还是有一帮好友可以聊着生活的琐事,在有烦心事的时候来上一场“寝室夜聊”。
在这方距离浙江3000公里的土地上,三个宁大人的碰面也很有意思。一位是和我同一届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研究生在读;另一位则是毕业后选择进入兵团工作的学长。在这个边陲小镇遇见,真有一种“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感触。在陌生的环境、生疏的岗位上,是他们用着“过来人”的经验开解、指导,才使得略显苦涩的工作困境得以缓解。每到干饭的时候,我们就会回忆起学校的事情,大草坪、操场、食堂、教学楼……下班的时候看看黄昏,会感叹宁大的晚霞特别特别好看。离开校园后,才发现是多么的想念它。
岁月因青春慷然以赴而更加岁月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因为不想留有遗憾,我来到了这片光荣的土地,选择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的事情!
-end-
作者丨王柯潞
编辑丨沈淑蓉
校对丨钟圣兰
审核丨周洁钰
宁波大学历史系本科生党支部:打造触动心灵的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