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环境科学:泰国动物类群微塑料污染的系统综述:现状剖析、生态影响与研究展望

文摘   2025-01-22 08:30   浙江  
2025年1月,来自泰国玛希隆大学的Weerachon Sawangproh在《Environmental Sciences Europe》期刊发表了名为“Thailand’s animals in peri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microplastic contamination and its ecological consequences”的文献,该文献通过系统回顾2016 - 2024年泰国动物微塑料污染研究,揭示污染现状、特征、影响,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应对策略。
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其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广泛存在于各类生态系统。这些微塑料来源多样,如大型塑料垃圾的分解以及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微珠等,它们在海洋、淡水和陆地环境中均有发现。微塑料不仅自身难以降解,还因其微小尺寸和多样来源,在监测和管理上面临巨大挑战。对水生生物而言,微塑料及其化学添加剂会带来严重的毒理学风险,例如导致氧化应激、肝脏损伤和生殖功能受损等。在野生动物中,微塑料的积累会引发免疫抑制、内分泌失调和基因改变等问题,还会作为有害物质的载体在食物链中传递,最终影响包括人类在内的高营养级生物。泰国拥有漫长海岸线和丰富生态系统,但同时面临严峻的塑料垃圾问题,研究其动物微塑料污染状况对保护生态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   
微塑料(MP)污染是一个影响全球生态系统的关键环境问题,对野生动物和人类健康具有重大影响。本系统综述调查了2016年至2024年泰国各类动物类群中的微塑料污染情况,强调了微塑料在不同栖息地的广泛存在,尤其是在底栖环境中,其污染占比达55%鱼类,特别是鲤科鱼类,受影响最为严重,其次是像贻贝和虾这样的滤食性动物。该综述确定了常见的微塑料类型,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酯(PES),其中纤维是主要形状。微塑料的摄入对野生动物构成直接的物理威胁,并且作为有害化学物质的载体,引发了对食物链中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的担忧,最终通过海鲜消费影响人类健康。尽管研究活动日益增多,但在微塑料污染的长期生态和健康影响方面仍存在显著的知识空白。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微塑料摄入的生理影响、营养级转移的动态变化以及废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增强检测方法以及评估微塑料污染的区域和季节变化,对于全面理解这一问题至关重要。解决泰国的微塑料污染问题需要多学科的方法,将科学研究、公众意识和有效的政策实施相结合。本综述强调了制定针对性缓解策略的迫切需求,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免受微塑料污染的普遍影响。    
据报道在体内检测到 MP 的泰国动物的饼图,按分类群分类    
泰国的动物分类群报告受到 MP 的污染,按栖息地分类。底栖栖息地 (55%)、中上层栖息地 (24%)、底栖栖息地 (13%)、陆地栖息地 (5%)、珊瑚礁栖息地 (3%) 和中层水域栖息地 (< 1%)。
   
据报道,泰国的动物分类群被 MP 污染,按其营养公会/级别分类,右上角的图表说明了初级和次级 MP 及其添加剂如何通过直接摄入和通过猎物进行营养转移进入食物链
附:动物类群中微塑料(MP)的检测方法
在泰国动物类群中,微塑料的检测和分析运用了一系列显微镜和光谱技术,每种技术都为研究这些污染物提供了独特的优势(详见补充表S1)。立体显微镜应用广泛,它能够基于尺寸、形状、数量和颜色对微塑料进行可视化评估,是进行初步观察和定量分析的基础工具。在进行更详细的分析之前,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该方法依据微塑料的物理属性对其进行分类整理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包括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micro-FTIR)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等变体,通过测量分子振动模式来识别微塑料的化学组成和聚合物类型,在微塑料检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于分析较小颗粒至关重要,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则能在样品制备要求较低的情况下进行分析。
荧光显微镜通过使用荧光染料增强对比度,提高了微塑料定量和分类的准确性,从而提升了检测精度。拉曼光谱则通过分子振动为聚合物组成分析提供更多信息,辅助复杂聚合物的识别,是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有力补充。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提供详细的形态学信息,它所拍摄的微塑料表面高分辨率图像可以揭示其他技术难以观察到的结构特征和降解情况。总体而言,这些技术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的框架,可准确检测和分析环境及生物样品中的微塑料,涵盖了微塑料污染的多个方面,包括物理特性、化学组成以及潜在的生态影响。
Sawangproh, W., & Paejaroen, P. (2025). Thailand’s animals in peri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microplastic contamination and its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urope*, 37(14). https://doi.org/10.1186/s12302-024-01043-z

关注“新污染物监测与分析”公众号,回复250122获取原文
声明:本文仅供科研交流使用,文中所有观点均来源于已发布的论文,如有侵权或重大问题请通过后台与编辑联系。
欢迎高校、科研单位以及监测同行的朋友们投稿!邮箱6514064@zju.edu.cn感谢您的点赞、转发、在看,您的鼓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添加编辑微信 xwrw1234 加入读者交流群,与大咖在线交流

继续阅读?点击链接阅读合集内推文

#抗生素#微塑料#全氟化合物
纳米塑
#有机磷酸酯
#新污染物分析技术
#内分泌干扰物
#新污染物处理技术
#科研动态
         

 

   

新污染物监测与分析
“新污染物监测与分析”致力于探索和分享新污染物研究动态、前沿热点以及最新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科研人员、学者、管理者搭建一个专业的信息交流平台,共同关注和应对新污染物带来的环境和健康挑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