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的课程结束了,我觉得就是tortured but enjoyed。我很感激张老师一直的鼓励和鞭策,无私分享给我们经验和会议内容,我仿佛又找到了以前自己小小的口译梦。
从一开始上课的磨皮擦痒,腰酸背痛,到第二天有点想放弃,觉得大半年没压力了,突然压力来了,有点累,第三天开始慢慢习惯到第十天晚上的不舍得和不习惯。这个过程当中,我有个好伙伴,陈庆阳。特别佩服庆阳在医院陪护家人还坚持走完了这段旅程。但是每次我坚持不下去,看到庆阳都在不断坚持,我觉得我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啊?后来和庆阳组成了小队,每天的作业我们都会互相听彼此的录音,指出错误。有时候听到对方的译文,都觉得好笑,这也带来了许多的快乐。Sometimes, a good partner matters a lot.
一.梦想
其实每次上课,被老师抽到,都很紧张。老师的认可和赞赏都会给我莫大的鼓励,我也觉得超有成就感。能得到张老师这样级别的认可,我真的很荣幸,再加上自己就是这种鼓励型选手,听到有人夸我就跟食人花遇到猎物一样。
我是从大三开始喜欢上口译的,我觉得能够做口译特别威风,那时候就是这样看口译的。后来上了老师的课,我知道口译并不只是一头扎进考证的狂热中,不敢去争取机会,也不是表面的光鲜和耀眼。我知道自己的问题,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有时候我订了一个计划,要听听力、跟读、试着做同传、单词、笔记…但是过两天就抛之脑后了。后来读研也争取考了这个专业。现在面临找工作,遇到疫情,我有很认真思考过,我到底要做什么?我喜欢做口译之后的成就感,喜欢它给我带来的挑战性,但是我想了,遇到现在的不确定性,风险有些高。但是像张老师跟我们说的,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尝试。在一群弟弟妹妹中,我老是觉得自己上这个课上的太晚了,庆阳告诉我:什么时候都不晚。
二. 英语这个怪兽原来是utterance
我一直觉得自己听力不好,有时候自己在听时,要费劲去弄懂讲者说什么真的让我心好累。英语句子又像王婆的袜子一样,又长,又不受人待见。
之前疫情在家天天看刘欣CGTN节目,心情好的时候跟着做一下同传,没人给我指出问题,我只觉得自己翻出来了,真棒!但我发现我尽管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刘欣和采访的中国专家说话,我跟着不费劲,邀请的外国人说话,我就停下来努力听了。直到遇见了张老师,他说不要等讲者一句话说完了再去跟,一定要大胆自信地往上跟,往前预测,一句一句,呼吸停顿的地方就是一个utterance,抓住utterance就译!太奇妙了!我从来不知道自己可以跟着老师课堂14.16分钟的视频一直做下去,以前做一会就“算了,好累,我不行。”现在发现我是可以的。像老师说的,经济学人一篇要好久才能看懂,我以前可能要一整天,一个比一个词查,查了慢慢看语法,结构,积累句子,读完了,一扔,感觉自己学到了什么,又什么都没学到。我觉得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摸出点门道了。我也实验了,昨天找了篇经济学人读,讲中国盲人参加高考,可能就1小时我就在6-7分钟内搞定了。
我觉得自己的问题在于现在有方法了,关键在于怎么把基础巩固好。多听听力,不让一些简单低级的“can和 can't”这样的音听不出来造成翻译失误,有时候甚至影响理解不知道在说什么;积累背景知识,多看新闻,其实我对新闻挺感兴趣的,但是因为现在碎片化时代,信息太过碎片化了,有时候点开关闭,就这两步操作,很难静下心来;注重词汇的对应,翻译时我特别容易受到听入语的理解,有时候不自知又没听懂时,甚至会跟读,老师说了,我们译出基本上要做到动宾结构出和词汇对应。好久没背单词的后果就是,一句话像枪林弹雨一样像你打来,听到的只有我懂的那些词,真的有时候很绝望。在课表结束后,我发现有时候家人跟我说一句话,我都想在脑海中过一遍。有点走火入魔,但是这两天不上课都觉得有点不习惯,可是一想啊,我连这个课都坚持过来了,还有啥不能坚持。
三.中文原来暗藏玄机
在张老师带领下,我们不仅对e-c进行了剖析,c-e也被我们干掉了。以前遇到中文要翻译成英文,我就心想直接翻呗,但我可能从来没想过自己翻出来的到底是什么。从老师告诉我们c-e要把注意力放在英文的输出起,我觉得真的太对了。英语不是我们母语,有时候不知道自己说出来的一句话有多少个谓语,多少个语法错误,还在努力去弄懂中文什么意思,导致译出质量极低。更不用说语速快的时候,跟不上,漏信息的问题了。
光是听上去简单的定语,我们就有9种方法,状语也是如此,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为什么要那么僵地全部译为“…的…的…的…”呢?我平时习惯性说话就有很多不好的习惯,随时都在说“那个”“这个”“的..的…”,能够把定语处理成一句话,不用思考刚刚自己到底说了什么,岂不是很轻松?
这几天,我也在不断收集老师说的B1, B2, B3句子,以前只觉得这是语法问题,后来发现把这些用熟,英文输出溜多了。形成肌肉记忆之后,以后中译英还不用刻意去想,我刚刚怎么一直在说“we should…we should”啊,该怎么改呢,还在翻译过程中分了心。
四.个人展现
口译这活儿似乎不仅仅只关乎于你的能力,还有你的交际(与客户和与其他译员之间)、变通、底线。
以前带耳机就觉得,入耳的舒服就行,后面张老师说这违背了人的本性,人本来就要听到自己的声音才正常。开始慢慢尝试非入耳式或头戴式,其实任何东西不都是习惯了就好嘛。老师跟我们分享的不仅仅是书本的知识、可行的办法、实践的经验、还有为人的表现。我们听到了有趣的故事,我也从故事中反思,如果是我,我怎么做?我觉得自己其实比较懦弱,有时候客户压榨了我,我也不敢得罪他,就自己觉得委屈。如果遇到了强势的译员,我信心可能会大减,所以,心里和身体素质一样重要啊。当然还有着装、举止仪态问题,原来箱子并不是让你躲起来的好地方,是有人在看你的;原来你也不是只管翻,讲者也在听的。去年底为大运会筹备委员会做击剑项目交传,有个主席英语基本是母语水平,一直在听我们翻译的内容,中途会打断,我当时真的觉得压力特别大。好在顺利完成了翻译任务,但是这是交传,如果是同传,时间紧张,我要怎么处理呢?我不禁在考虑这些问题,我觉得要做好一名像张老师这样优秀的口译,需要perseverance, dream and hard work,缺一不可。
这短短十天,让我对同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喜欢这有挑战的任务。我真的打心底里感谢张老师!老师的敦敦教诲,无论是人生还是翻译,我都会牢记于心,然后带着这颗心,不断努力向前!
谢谢老师!这段时间辛苦了!很荣幸成为您的学生,很幸运遇见了您!!!
首先,想向张光波老师说一声大大的感谢!在报名同传课的时候,完全没想到家人会在开课同一天突然做手术,又因为疫情期间只能一病一护,只有我做了核酸检测能在医院陪护,本来想换课,但是上了两天觉得老师讲的太有用了!真的舍不得放弃,最后在医院的过道上上完了十天的课!如果老师前两天的课程没有吸引我,可能我就放弃了,真的非常感谢老师!
在跟老师学习同传之前,我自己平时练习时,心里有个很大的疑问或者烦恼就是,明明同一篇材料,我做交传完全没问题,但是同传就说的乱七八糟呢?并且我对同传译出好坏的评价标准也一直停留在交传的译出标准,不知道什么样的同传才是好的正确的,因此,进步一直很慢,也不知道要怎么样进步。老师的课,不仅让我对同传的整体框架、练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有了完整的了解,而且还让我更加清楚自己的问题,找到了进步的方法。可以说,在上课之前,每次练同传都很挣扎排斥,经常录音录到一半就想中断,译不下去,觉得做不到边听边译,但在上完老师的课之后,竟然会很期待练习,想看看这次跟的怎么样,语速有没有快起来。
让我觉得mind-blowing的地方真的有太多,这里就主要挑几点:
1. utterance的划分/信息局部处理/局部成文。
在老师提出了utterance这个概念之后,我觉得我同传时的注意力一下子就从“期待听出整个句子的意思”变成了“期待听出utterance”, 取得的效果就是,能够在听到一块信息之后就能张嘴了,而不是要等听出整个句子。
2. 语速的重要性!!
我从来没有意识到我原来自己说中文这么爱拖沓,老师给我指出的问题真的很精准!虽然之前也知道,讲者说得快时,译员也要快,但是只是想当然的以为只要到时候译的简洁一点,应该自己就能快得起来,所以没有把语速的练习当成是一个重点,而只是像交传一样,只关注信息译出的准确度。我会谨记老师所说的“快了可以慢下来,但是慢的人无法快”。
3. 大胆出错!大胆预测!大胆翻!
虽然之前也知道,译员在翻译时,要有预测能力,但是我一般仅仅是预测整个演讲的主题、大概要讲一些什么,没有具体到每个句子可能后面会用什么动词和宾语。所以,老师所说的大胆预测、大胆翻,对我来说是很鼓励人的。因为我就是存在一开始不敢开口的问题,经常发言人一开口,我就很容易被甩下来,译出犹犹豫豫,总想往后听听再翻。当自己犹豫困惑时,老师能给出直接、恰当的建议,太解决问题啦!今后的练习,会好好落实!
4. 中进英时,中文的meaning进英文不同的结构(B1,B2,B3)
老师对于B1,B2,B3的划分,让我觉得整个框架和方法非常清晰。之前,虽然也知道,用前置、插入和后置的方法,可以让一个句子包含更多的信息,但是我一直以为这需要自己的语感更好,或者对英语的掌握更好以后才能做到,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有意识的去主动把中文的不同部分译成英文的B1,B2,B3。有了这种主动性之后,在读外刊时,也会更加知道去主动积累句式,学习好的结构,翻译时也感觉更有方法了。
5. 中英词汇的输入/对应
在上课时,我发现的另一个深刻问题就是我中英词汇的对应反应不够快。老师指出我们平时学语言花的主要精力都是去做英文的输入,但是却忽视了中文的输入,我觉得太!对!了!(疯狂点头)。我的中文输入就是很不够,而且也一直没有引起我的重视,没有发现这是我的一个问题。而且在平时做练习时,我也是更加关注英文,忽视了中文也要做到脱口而出,同一个话题要让自己可以中文英文都可以去讲。
6. 套路打完之后,要把单项能力不断推高
这十天的笔记都会是我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宝贵财富。老师所说的中进英与英进中时的各个难点,让我知道了练习的重点与方向。之前我知道同传难,可是也具体说不清楚具体难在哪里,总觉得难点都揉在一堆,理不清楚。但是现在,我知道英进中难点在于speed, subject matter, accent,句式,词汇,语域等,中进英需要好好处理主语、长前置定语、状语等等,以后的练习也更加有了方向!
当然,值得说的还有很多很多!除了同传的框架、技巧、练习方法,老师在我们练习时做出的点评或者说的一些话也让我觉得很鼓励人,比如“跟速度时跟的跌跌撞撞也要跟!” “翻的时候别管听众反应跟周围状况,就专心翻!” “对自己狠!” “拔高练习难度!”等等等等。十天的课程真的受益良多!再次感谢老师的指导,我一定会好好继续练习的!最后祝愿老师工作生活万事顺意!每天都要开心呀!!!
张光波老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上过他的交传班,学习了一些交传的技巧以及口译的原则,还有大名鼎鼎的KISS原则。课堂上也接受了大量的练习和训练,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张光波老师的交传课,打磨了短时记忆和口译的技巧,这不仅使我在与威斯敏斯特大学口笔译傅冰老师的面试中能被老师看好,拿到offer,也使我即使是在平时的阅读、听新闻的过程中也能保持着努力把握文章脉络的习惯。
张光波老师是我接触的第一位资深译员,他的沉着镇定以及对工作认真的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了解了一名好译员应有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