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师说》主要讲述的是人从师的重要性,这里的“师”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求教,它并不局限在课堂上。“师”与“生”之间的关系也是平等的,正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一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和谐关系。
读完这篇文章,我再次深受启发,并从作者的理念中读出了它对现代人的教育意义,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我们。古人的学识往往超过现代人,但他们仍以学习为乐,以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去求教。现代人犹不足,若以耻学师的话难免会更愚。在文章中,面对师,作者的观点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就体现了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值得我们学习。
谈感想之前,我首先分析文章。在韩愈的《师说》中,开篇第二句就提出,师者,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再由“人非生而知足者,孰能无惑?惑不从师,其为惑,终为惑”指出世人从师的意义。
第二段主要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表明自己择师的观点,进而引出下文。第三段,分析当下“圣益圣,愚益愚”的现状,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区别在于一个以从师为荣,一个耻学于师,进一步表明以师为荣的重要性。第四段,通过分析当下学堂里“师”与“生”二者的不足,教孩子念书的师只会断句,而忽略了传道,解惑,当学生的只请教学业上的困难而不去请教疑难问题,就是一种“小学而大遗”的教和学。
第五段,从学堂跳脱到了生活中,用巫医、乐师、百工和士大夫的学习态度对比,前者不耻相师,后者耻学于师,故有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奇怪现象,这是反面举例。第六段是正面,通过孔子师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的经历来证明即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也需要虚心求师。又指出,师者和学者的关系是平等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对文章进行分析后,我发现里面的内容很有深度,无论放在学堂上还是社会上都是一篇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作品。最终它体现的道理都是劝谏世人要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择师观和谦虚态度去向生活中那些优秀的人学习,要以好学为荣。
生活中,我身边就有许多好学的长辈。记得初入大学时,偶然间认识了大方县医院的李静叔叔,当时就被他谦虚的学习态度感染了。后面的联系中,李叔叔依旧是这样一个好学之人。还有复读那年的老师老袁,老袁教的科目虽是数学,但他酷爱文学,每个月发工资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书,也喜欢读写结合,经常在公众号里写文字。还有杨镇江叔叔,除在课堂上教学外,他在笔耕不辍的同时,也关注和学习了许多和当下有关的热点,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优秀的人,这些学习精神无形中也给年轻的我们做了榜样。
再联想小学时,我们就学过一篇《孔子拜师》的文章,它讲述的是年轻时就已远近闻名的孔子嫌自己学识不够渊博,不畏路程艰险从曲阜到洛阳拜老子为师的故事。忽而发现,从古至今,越优秀的人往往越谦虚,这主要因为他们能正向看待师生关系,故将之当作一种平等的交流和学习。而那些“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士大夫类的人就放不下身段,将之看作一件羞耻的事,从而不及百工。通过二者对比也能总结出,一个人如果身居高位但耻于学习,那么最终他反而不如那些虽为平民却始终保持好学之心的人。同样,人在年轻时如果不多学点东西,用更包容开放的心态去求教的话,也将会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再读《师说》,是从《古文观止》这本书上,我的认知也比初读时提升了一个层次。与此同时,我也将带着从书中获得的启发去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后做一个谦虚好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