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 校园来风 | 散文游记 |
诗词诗歌 | 小说故事 | 移风易俗 |
“天下奇峰聚,何须五岳攀”。被誉为中国最美峡谷之一的南太行,可与泰山日出比壮观,能与华山险峻争高低,敢于衡山秀丽相媲美,更与恒山雄伟共比肩。她从古老的《山海经》而来,精雕细琢至今,每一斧,都砍得恰到妙处。
有幸生于太行山下,年少时便数访南太行,见之云海奇观,赏之天瀑千尺,览之云峰画廊,穿之挂壁公路,睹之红叶满山,赞之雾凇冰挂……然人近中年,琐事缠身,已有十年未踏足太行,每每梦回,都决心抽时间,探她此时之绝色。
十月初,携子同游,先打卡至王莽岭。
未满十岁的儿子在坐缆车去王莽岭极致观景台的路上,已经欢呼雀跃、情难自禁。时而蹦出几个成语来抒发内心的感慨,时而隔着大巴车的玻璃向外千呼万唤,时而手舞足蹈、洋相滑稽……而真正站在极致观景台玻璃栈道上,儿子反而收敛起了先前的激动,只静静地望向远方,将所有美景尽收眼底。儿子说,这是他见过的最美风景,呼吸的是最新鲜的空气,连脚下踩的石头,都写满了故事。“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云海翻腾的高山之巅,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最珍贵馈赠。亲爱的儿子,我们的太行之行,才刚刚开始。
盘踞在山壁之畔的锡崖沟挂壁公路,是锡崖沟村民苦战三十多年用血肉之躯开凿出来的人文奇观。大巴车里,一遍遍播放锡崖沟挂壁公路的由来。车速很快,惊人心魂,盘旋在险峻的山路上,司机师傅娴熟得如同行驶在平路一般,泰然自若。车辆在山体的隧洞中爬行穿越,狰狞的石壁包裹在周围,瞬间伸手不见五指。儿子更加亢奋,说这比在公园坐过山车刺激一百倍。可亲爱的儿子,你一定也感受到了,这雄奇险峻的7.5公里挂壁公路,每一寸都涂抹着锡崖沟人辛勤的血汗,每一寸都写满了锡崖沟人坚韧的顽强精神。
十月中下旬,随孟州作协队伍,我和儿子打卡至八里沟和天界山。此处更是一步一景,景景生情。
初访八里沟,儿子的表现并不兴奋,反而埋怨我又带他来爬山涉水。但越到景区深处,儿子越焕发出新的活力。碧水在山间悠闲流淌,时而湍急,时而轻缓,顺山势形成各种各样的瀑布,或如珠帘垂挂,或如银泻九天,或细腻柔美,或气势磅礴,仿若随性的精灵,爱怎样就怎样。水中隐隐有鲤鱼游动,或红或金或黛,不知是它们点缀了山水,还是山水神化了它们。儿子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重复地说这一趟来得真值。
而让儿子倍感不枉此行的是踏上天界山。
坐大巴车沿回龙挂壁公路曲折而上,一路惊险,一路惊呼,只为邂逅更美的风景。全程8公里的云峰画廊,宛如一条长龙缠绕在红崖绝壁之上,很多同行者望而却步,选择坐观光车游览。但儿子,毅然选择徒步。
我们走在悬崖挂壁栈道上,没有吓得腿软,反而怡然自得,因为这一路的景,美到心颤。俯瞰青墨色的山谷,渐变为姹紫嫣红,黄栌和黄连木交相辉映,形成了气势磅礴的红叶景观。极目远望,峰峦叠翠,绵延不绝,美不胜收。我们卯足劲,行至归真台上观云海峡谷,站在试胆台上拍下了“双佛卧太行”。这一路,走的不是路,而是行在云端。儿子说,他仿佛腾云驾雾在山里游了一番。最后的2500米,儿子体力可能已经不支,大声地哭了起来,哭声回荡在山谷之间,我又心疼,又庆幸,庆幸他哭着也要走到终点,心疼他第一次徒步走这么远路。幸得同行老师鼓励,儿子一鼓作气,成功达到终点,不仅收获了南太行的一路美景,还收获了迎难而上的精神财富。
南太行之行,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路上。她精雕细琢的妙处以及美轮美奂的绝色,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写完写尽,她的风景或是人文,每一笔都值得我们毕生去探索,去追寻。
朱莉娟,孟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孟州市朗诵艺术协会理事。愿与文字共欢喜,愿借文字抒忧愁。
主 管:孟州市文联
主 办:孟州市作协
主 编:王 夏
本期编辑:汤红军 何金草
文字校对:吕武成
本期排版:武荣平
投稿邮箱:mzszjxh@163.com
在线投稿:点此投稿
来稿管理:编辑管理
【来稿请留下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