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丰宁古生物科普研学 | 2024“地学旅游创新案例”(6)

文摘   2024-09-18 16:30   北京  

编者按:2024年3月,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征集2024“地学旅游创新案例”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即日起,我们将陆续选登“案例”与大家分享,敬请关注!

一、案例简述

河北省北部的丰宁满族自治县(下称“丰宁”)热河生物群古生物化石资源物种丰富、保存清晰美观。其地理位置优越,紧邻京津、交通便捷,具有开展古生物科普研学活动的自然条件。但目前河北省内对古生物资源的科普利用程度较低,多为博物馆静态展陈。

本世纪以来,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河北省地学旅游研究中心)在丰宁先后开展了8个古生物调查评价项目及研究项目,出版两部古生物相关专著,掌握大量古生物科研及科普资源。为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模式,撬动社会资金发展古生物科普事业,2022年,以前期项目为基础,区调院与丰宁旅投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云慢疏林大草原景区布设了古生物科普展厅,先后开展了6期共计200余人次的古生物科普研学夏令营活动,辐射人群为4到14岁不同地区青少年。经过探索实践,使河北丰宁的古生物资源发挥出了更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科普研学课程简述

课程总时长为2-3天。室内课程是以云慢疏林大草原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为依托,以“重返恐龙时代”为主题,以认识中生代生物、化石的形成、恐龙灭绝及鸟类起源为主线。设计并制作了《恐龙档案》古生物科普影片、热河生物群演化历程科普展墙趣味讲解、古生物化石标本及恐龙模型参观学习、古生物知识拓展游戏大比拼等环节。

野外实践课程主要包含3个部分:一是在云慢疏林大草原区内开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研学课程,具体环节主要包括景区内游览,探解稀树草原地貌成因及“滦河蛇曲”现象的形成,在景区天然沙坑内进行宝石挖寻鉴定和认识草原生物系统等;二是在古生物化石产地进行化石标本采集与鉴定,探索生命演化奥秘;三是穿越化石点附近义县组火山岩地层,寻找玛瑙,了解火山喷发过程和玛瑙的形成。
最后,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回顾与总结,并就学习情况进行感悟演讲。这个环节将回顾全程,串联知识点,锻炼演讲及表达能力。

(二)科普研学课程大纲

第一天:探索化石的奥秘

上午:室内课程(2-3小时)

1.观看《恐龙档案》微电影,介绍地球的形成过程以及丰宁热河生物群化石演化历程及在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性。

2.参观科普展馆,观看展览化石及展墙讲解。

3.带领学生进行火山喷发实验模拟。

4.以游戏形式巩固所学内容。

下午:室外实践(2-3小时)

化石挖掘现场教学:带领学生前往化石挖掘现场,指导学生正确挖掘和保护化石。

晚上:(1-2小时)

化石鉴定与修复:教授学生如何鉴定和分类化石,解析化石背后的地质历史故事。并对采集的化石进行修复。

观看科普视频

科普展馆趣味性讲解

第二天:寻秘矿石与玛瑙

上午:(2-3小时)

1.通过《“多才多艺”的孔雀石》《会唱歌的石头》课件,讲解矿石特点和分布规律,并对丰宁特色玛瑙进行讲解。

2.景区沙坑寻宝活动

下午:室外实践(3小时)

组织学生前往玛瑙产地,指导学生进行实地采集。

晚上:(1-2小时)

对采集的玛瑙和矿石进行分类、鉴定。

野外火山岩学习及寻找玛瑙

野外化石采集、鉴定

第三天:地形地貌以及蛇曲的形成

上午:室内课程(2-3小时)

1.通过《河流为什么要走“弯路”》课件,为学生讲解滦河蛇曲形成过程、特点。并详细介绍丰宁疏林草原地貌特点。

2.带领学生进行河流弯曲原因实验。

3.分组拼出滦河照片拼图。

下午:室外实践(2小时)

1.带领学生前往蛇曲地貌区和云慢疏林景观区观赏实践。

2.体验沙地越野。

晚上:(2小时)

用岩彩颜料画出云慢疏林草原中的滦河蛇曲。

野外地层与岩石知识讲解

景区游览与疏林草原地貌认识
二、地学特色(或地学服务特色)

丰宁地处燕山北麓和内蒙古高原南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研学地外沟门云慢疏林大草原景区更是资源富集,以下是其主要的地学特点:

古生物化石丰富珍贵:热河生物群是生活在距今约1.35亿至1.12亿年前的古老生物群,丰宁是热河生物群古生物化石的富集区,拥有丰富的化石资源。截至目前,县域内发现化石资源17个门类,222属、318种,其中宏观化石147属233种。包含腹足类、双壳类、昆虫、蛛类、虾、叶肢介、鱼类、恐龙、鸟类、兽类、螺类、无颌类等古动物化石和真厥、苏铁、银杏、松柏等古植物化石。热河生物群化石对研究鸟类起源、哺乳动物演化、早期被子植物和昆虫等生物类群的进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资料。化石产地紧邻云慢疏林大草原景区,为研学提供天然科普场地。

恐龙骨骼模型科普讲解

拥有丰富多样的地貌:丰宁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状增高,分为坝下、接坝、坝上三个地貌单元。北部处于内蒙古高原南沿,南部属于燕山山脉山区。这种地貌南北气候差异大,导致了该地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丰富。云慢疏林大草原景区以滦河河道、生态湿地、疏林草原、山丘绿林、天然沙丘为生态依托,将山川、河流、草原、疏林、沙漠、丘陵、森林多样环境有机组合,融汇贯通。

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拥有独特的大面积榆树疏林草原生态地貌,并发育杨树、柳树、山杏、羊草、针茅、冰草、沙蒿、大籽蒿以及各种花卉植物。它们在四季更替中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地,吸引了众多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昆虫前来繁衍生息。园区内配有动植物博物馆,通过收集、保存和研究当地的动植物标本,向公众展示草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沉积岩与火山岩地层交叠发育:景区周围,义县组火山岩地层与富含化石的沉积岩地层交互发育,火山岩地层记录了古代火山喷发的活动历史,并孕育了大量的玛瑙资源,其颜色丰富、质地细腻、纹理独特,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实地了解地质变迁的天然课堂。

标本鉴定与包装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将地学特点与研学课程相融,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规划研学路线。

1.室内课程的地学特色

(1)《恐龙档案》大电影:通过详细的研究和科学解释,将地球历史的变迁生动地展现出来。综合了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内容,探讨了恐龙的演化、灭绝假说,以及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

(2)科普图册: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对化石进行分类和描述,促进了化石知识的教育和传播。科普图册不仅是一个学习工具,也是培养地球资源保护意识的传播媒介。

(3)科普展板:通过生动的复原,展示了热河生物群的物种繁盛、火山喷发、物种灭绝和化石形成的过程。结合了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知识,是对古生态系统的一个全面展示。

(4)游戏环节:游戏环节将科普知识与趣味性结合,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孩子们对恐龙分类和鸟类起源的理解;通过互动和团队合作,提高了孩子们的记忆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强化了对地学知识的学习。

恐龙分类贴画游戏

2.室外课程的地学特色

(1)稀树草原地貌成因及“滦河蛇曲”现象的形成:通过讲解稀树草原的形成过程,可以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演变和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其知识点涉及地质学、地貌学、生态学和气候学等多个领域。

滦河蛇曲现象是指滦河在流经内蒙古和河北交界处时形成的独特蛇形弯曲地貌。这种地貌的形成与河流的侵蚀、沉积以及地壳运动等地质作用密切相关。

(2)化石标本采集与鉴定:在化石产地进行化石标本的采集和鉴定,可以延申室内课程,探索在不同地质时期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变化,提高学生探索能力。

(3)穿越化石点附近的火山岩地层寻找玛瑙:火山岩地层是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和火山活动历史的关键。玛瑙是一种由火山喷发过程中携带的硅质物质在地下水作用下形成的玉石。通过穿越火山岩地层,可以了解火山喷发的过程和火山岩的分布特征。

景区内矿宝石模拟挖掘
三、营收情况
2022年暑期示范性地开展了6期古生物科普研学夏令营,共直接服务200余人次,活动总时长18天,每位营员消费为2500—3500元,为景区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约50万元,并为其顺利通过“景区品质提升工程”和“A级景区”的申报验收提供了助力。该项合作得到了丰宁旅投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高度认可,2023年双方在此基础上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四、社会效应

(一)探索并示范了事业合作的科普运行模式,为今后地学成果转化、科普研学工作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工作模式。

(二)通过科普活动及线上宣传,使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并热爱地球,有助于地质资源的保护与地学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地球科学普及;通过区调院公众号、河北旅投集团相关抖音及视频号、河北省地矿局公众号、地学之窗、共青团廊坊市委线上评比等平台,项目成果累计阅读达1万余人次,社会效益显著。

(三)与旅投企业合作建设了古生物科普场馆,为古生物资源保护、地球科学普及和地学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宣传平台。
五、品牌故事
古生物科普场馆位于云慢疏林大草原自然生态区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内。这里与国家一号风景道皇家御道沿线、大滩京北第一草原、千松坝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相邻。丰宁满族自治县的母亲河—滦河,在景区内蜿蜒穿越十二公里,河面宽阔,曲流发育,像是巨龙腾跃,营造出壮观的景象。

景区周围,多个古生物化石分布点和玛瑙分布点散落,它们是地球历史的见证,也是自然的馈赠。丰宁热河生物群古生物化石以其数量大、种类多、分布集中、保存完好、物种珍稀而著称。2004年,季强教授在丰宁外沟门乡发现的“华美金凤鸟”震惊了中外古生物学界,为中生代鸟类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坚实的证据。2023年9月,产于丰宁1.3亿多年前“热河生物群”植食性恐龙化石发布问世,其中一只为新属种,属于较为原始的角龙类,全身骨骼保存近乎完整,填补了角龙类恐龙演化发展的“断链”;另一只属于剑龙类,骨骼、皮肤印痕保存近100%,其保存面积和完整程度为世界之最。
这些地质遗迹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地球历史的机会,更使这里成为了一个天然的科普教育场所。科普课程结合当地自然景观和珍贵地质遗迹,使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历史和生命的演化,达到科普研学的目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公众对地球资源的保护意识。在这里,每一块化石、每一段故事都在提醒着我们,珍惜地球资源,保护我们的家园。

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
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的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