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以巴马瑶族自治县旅游地质调查为例 | 2024“地学旅游创新案例”(10)

文摘   2024-10-16 16:00   北京  

编者按:2024年3月,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征集2024“地学旅游创新案例”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即日起,我们将陆续选登“案例”与大家分享,敬请关注!

一、案例简述

巴马瑶族自治县(下称“巴马”),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云贵高原向桂中平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在过去3.8亿年的地质发展史中,因地壳结构变化、岩浆运动、古生物进化等因素,在现如今巴马留下的许多独特的地质地貌和化石群。与此同时,巴马还拥有着远近闻名的“长寿村”和深刻的“红色烙印”。独特的地貌和丰富的人文构成了巴马的亮丽风景。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遥感中心运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对巴马的自然景观和地质地貌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在401个调查的旅游资源单体或集合体中,已开发资源38处,表明了巴马地学旅游的巨大潜力。

二、独特的地貌景观

巴马拥有着许多独特的,具有美学价值、科研价值和教育价值的地质景观。这些景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相对分散的格局。其主要的地貌景观可大致分为地上部分的山峦石林、天坑,以及地下部分的溶洞。

(一)山峦石林

1. 八卦田园

小河与周边的农田构成一个太极八卦图,远看犹如太上老君的太极八卦阵,弯曲的小河构成太极阴阳分界线,而小河两边分别构成太极的阴面和阳面,栩栩如生(图2-1)。八卦田园的峰丛景观主要有“老龟西游”和“如来神掌”双龙挂壁(图2-2.2-3)。


图2-1 八卦田园鸟瞰图

图2-2 老龟西游(左)和如来神掌(右)

图2-3  双龙挂壁
2. 地龙湾
位于巴马甲篆镇百马—拉高村一带,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生物焦灰岩。峰丛地貌与田园风光相结合,距离巴马县城又近,是巴马不可多优质旅游资源点(图2-4)。

图2-4  地龙湾

3. 天柱群山

云雾天气时群山犹如“天柱”,故命名天柱群山。六月下伏绿油油稻花香四溢,适合各年龄段在春夏之季游玩,在旅游资源中有重要地位,具有“十里画廊”的开发价值。在巴马旅游地质中占有重要位置(图2-5)。

图2-5  天柱群山

4. 龙田石林

龙田石林形态变化万千,景色秀丽,大中见巧、巧中见奇、奇中见幽。这里的石头与众不同,它如一首优美的诗,把大自然来谱写与赞美。其美,不雕不饰,天然浑成,让人感受真正的大自然的鬼爷神工(图2-6)。

图2-6  龙田石林

5. 龙甲石林

村屯北部还分布着许多高大的巨石,最高者约有5米之高,这些巨石同样千奇百怪,有如巨兽,有如巴掌,有如火焰(图2-7)。

图2-7  龙甲石林奇石

6.弄田石林

在石林中发现有大量的海绵、腕足、珊瑚等化石(图2-8),此点不单是石林的其特色,且具科普意义。

图2-8  弄田石林(左)和(右)
7. 坡丰石林
岩层层理分明,如许多石头堆砌而成(图2-9)。参差峥嵘,千姿百态,巧夺天工。

图2-9  坡丰石林

(二)天坑

世界10个最大的天坑群,中国占据9个,其中在巴马仅有35平方千米的龙田台地上,就分布着12个大小不一、姿态迥异的天坑。这些天坑恢弘壮丽,体现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中最为著名的天坑有交乐天坑、好龙天坑等。

1. 交乐天坑
南北长750米,东西宽400米,最大深度280米,总容积6700万立方米。天坑的崖壁上有金猴望月、睡美人、小马过河等象形景观(图2-10)。坑底的阴河成湖,水质清澈,波光粼粼,郁郁葱葱(图2-11)。更神奇的是一条石英斑岩脉,成东西向贯穿天坑。风华后遗留的裂缝和天坑,组成了一个巨大的中字。

图2-10 交乐天坑三维图(左)和平面素描图(右)

图2-11  交乐天坑的美景

2. 好龙天坑
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600米,最大深度约为510米,总容量约1亿立方米,天坑四周绝壁环绕,岩壁陡峭,形如刀削,宏伟壮观,站在坑边缘俯瞰,万丈深谷令人眩晕,透过薄雾,隐约看到天坑底有泉溪、河床、农田(图2-12)。

图2-12  好龙天坑

(三)地底溶洞

巴马地区早起形成的碳酸盐岩,历经海水侵蚀和地壳抬升,形成了大量地下溶洞和天生桥景观。

1.地龙宫

位于好龙天坑底的地龙宫,洞口宽约2米,高约1米。距洞口倾向下约十米处有一个仅容一人的椭圆形入口。进入下伏溶洞中,其规模很大,四通八达,未见人为破坏,完整性较好,在旅游地质资源中占有科学普及价值(图2-13)

图2-13  地龙宫示意

地龙宫内有琳琅满目的岩洞景观,如“石瀑布”、“荷包蛋”、“莲台”等(图2-14)。其中最具特色,当属神奇画廊,主要为同沉积构造产生的裂隙,经后期充填方解石形成的同心花边栉壳状结构组成,这些栉壳状方解石构成千奇百怪的象形图案许多如“开山神斧”、“火凤凰”、“天马行空”、“载歌载舞”(图2-15)等。

图2-14  地龙宫洞内奇景

图2-15  地龙宫洞的神奇画廊

2. 天生桥

位于西乡山弄烈村德肥屯,是一座大自然雕琢的天生桥。桥洞成圆弧形,跨径28米,宽7米,拱高12米,桥背厚24米,崖壁陡直,雄伟壮观。

图2-16  天生桥

(四)河流地貌

盘明河的河段景观主要以水与石的交融组成了经典的河流流经碳酸岩地区所形成的河流景观,有地表的万马奔腾有流经地下的暗流涌动;灵岐河则为水与土的交融,形成的景观主要为天然的河段景观。

1.命河

位于巴马那社村,河道蜿蜒曲折,俯视酷似草书的“命”字,且字形走笔洒脱不羁,飘逸天成,让人称奇,是世界上最大的“命”字天然景观(图2-17)。命河与1960年的航飞照片对比命河曲流形状无明显变化,说明命河是天然曲流形成的不存在人工挖掘现象,是大自然赐予巴马的“命河”。

图2-17 命河

图2-18  命河前世今生

2.盘阳河
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是西江红水河段右岸支流,发源于天峨县纳直乡拉里村西北400米处,于巴马甲篆乡坡月村露出地表成明流。河水清澈见底,水质优良,富含天然矿物质,被誉为“长寿水”(图2-19)。盘阳河沿岸的自然景观优美,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河流两岸分布着茂密的植被、石灰岩山体以及溶洞,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图2-19  盘阳河风光

3. 龙洪河
流经巴马的山地和丘陵地带,河流两岸的自然景观十分丰富,为当地的农业生产、生态保护以及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图2-20)。

图2-20  龙洪河

4. 赐福湖
赐福湖景区内青山常绿,碧水常驻,湖山映衬,相得益彰。游龙戏珠、蛇王出山、虎纹宝剑等十多处新的环湖旅游地质资源点(图2-21)。赐福湖是旅游地质资源综合体。

图2-21 赐福湖风光

三、化石大观园

在广西巴马的山水之间有海洋生物化石群。包括海绵、有孔虫、珊瑚、腕足类、腹足类、藻类、海百合茎等。丰富的古海洋生物化石,具有很高的科普价值,可作为古生物化石科普基地。典型的是大长生贝类化石群落(图3-1)。此处出露的长生贝类约有4-5个种,出露的长生贝有的空腔内充填方解石,有的空腔内充填灰泥,形态完整。单单是通过这些遗留下来的化石,普通人一眼便很容易在脑海中复原出2亿多年前这种古生的物样貌。

图3-1 长身贝化石群落

四、丰富的人文风貌

巴马还以其丰富的人文景观而闻名。这里享有“世界长寿之乡”的美誉,被誉为“养生天堂,长寿巴马”。巴马的百岁老人比例远远超过了世界长寿之乡的标准,是唯一百岁老人数量逐年增加的地区,其著名的“长寿村”更是举世瞩目。

这片土地还承载着一段激昂的革命历史,邓小平、韦拔群、张云逸等革命先辈领导的红第七军。已成为了游客瞻仰和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红色旅游胜地。香刷洞景区和红七军二十一师师部旧址(图4-1、4-2)等地,见证了那段难忘的岁月,是了解和传承革命精神的宝贵场所。


图4-1  香刷洞

图4-2  红七军二十一师师部旧址

五、结语

广西巴马拥有极为丰富的旅游地质资源以及丰富的人文风貌。从山峦石林到贝类化石群落,从河水潺潺到层峦的梯田,再从“长寿村”到革命圣地,游客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通过科学解释理解这些地质奇观的形成过程,也能体验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独特魅力。

地学旅游模式作为一个创新型的旅游模式,改变了景区景点的传统认识,从地质科学方面进行了解释,从科学层面对景区景点的科学内涵和品位进行了提升,科学性得到加强。同时我们了解到巴马还有着极为丰富的旅游地质资源尚未得到开发,为下一步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储备资源,表明巴马有着发展地学旅游的极大潜力。在地学旅游的推动下,巴马的乡村不仅可以保留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风貌,还实现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实践“两山理论”的绝佳平台。

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
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的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