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介绍
“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是全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城市学领域最高学术奖项,是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发起,联合相关权威学术机构共同组织的学术评审活动。钱学森先生是城市学的倡导者,开辟了以系统论统领城市研究的全新领域。为纪念钱学森先生在城市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弘扬钱学森城市学研究的理念与方法,推进新时代城市学研究,特开展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组织者对征集作品经过初选、初评、通讯评审、集中评审和复核审定5个环节,全过程匿名评审,保持评审的公平公正。
作者介绍
邹永华
邹永华博士是公共管理、城市规划和住房政策学者,他致力于从跨学科的视角推进新兴的中国城乡公共治理学科的发展和进步。他的学术成果发表于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Public Management Review等公共管理国际顶尖期刊,也包括见于十数种SSCI期刊的独立作者论文。他的研究兴趣包括:
- 创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工具如何结合政府再造和制度重塑来更高效地达成集体行动和实现公共价值;
- 资本流动、政府战略转型、公私伙伴关系如何在全球、国家和地方尺度上创造和修复更利于财富积累、更健康、更适应气候变化的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
-ESG、包容性发展和以AI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如何助力更公正的住房政策、更可持续的社区运营、更稳健的投融资策略和更负责任的房地产行业。
邹永华博士目前是浙江大学研究员(tenured,长聘教职)、博士生导师。他获得美国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 Philadelphia)城市研究博士学位(主修住房政策),他的博士论文探讨了全球大衰退背景下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政策如何影响住房市场和包容性城市发展。在此之前,他获得印地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公共事务硕士学位、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和重庆大学工学学士学位。他曾在中美多个学术机构从事房地产金融和住房政策研究工作,也曾负责多个知名地产项目的投资、规划、开发等实务工作。他是中国房地产中青年学者30人论坛成员、九三学社浙江省经济专委会委员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
邹永华博士是2023年度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成就奖的获得者。
邹永华博士团队长期致力于从跨学科的视角推进新兴的中国城乡公共治理学科的发展和进步。近年来,团队不仅在PAR和PMR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学术成果,而且,团队研究生屡获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北大-林肯研究院学位论文奖学金、中国城市治理学术年会最佳论文、全球华人城市治理与政策学术研讨会最佳论文、中国房地产学术年会最佳论文等学术奖项。此次组委会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授予团队,是对团队在学术研究、智库建设和学生培养等方面的肯定和鼓励。
作品介绍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维持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先决条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医疗设施作为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之一,其空间分布的公平性不仅影响居民的健康权利,也关乎公共健康危机治理能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通过完善卫生健康体系。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要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应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科学测度城市群医疗资源的均衡性与可及性水平,揭示各地区推进医疗公平的既有基础及薄弱环节,对于因地制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内医疗资源的均衡性与可及性均存在一定的空间失配现象,医疗资源均衡性在东西方向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医院可及性在南北方向上呈现出“南北低、中间高”的空间分布特征。依据医疗资源的均衡性与可及性指数可将长三角城市群内41座城市分为“高可达—高总量、高可达—低总量、低可达—高总量和低可达—低总量”四种类型,为后续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策略提供参考。研究还揭示了长三角城市群的医疗资源总量与可及性存在“不同步”的现象,因而在追求医疗公平时,应考虑医疗资源总量与空间布局的科学合理性,兼顾医疗资源的均衡性与可及性。
本研究通过科学测度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尺度的医疗资源总量与可及性,从均衡性和可及性两个视角评价了当前长三角城市群医疗资源配置的空间公平性,有助于明晰当前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为提升城市群医疗公平性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